李啟認為,這些凡人渾渾噩噩的生下來,再渾渾噩噩的死去,一輩子就過完了,這也是李啟的看法,人死之後,就真的死了,輪回也不再是先前那個人了,這也是大多數巫覡們的看法,在李啟最初讀《祝書的時候,就說了鬼已經不是原本那個人,而是另一種組成,隻不過擁有相同的記憶而已。
所以他一時之間沒有轉過彎來。
但他理解能力還是很強的,經過釋迦紮巴的提醒,他馬上意識到了一點。
佛門並不認為死亡是終結。
他們認為生命是不斷的輪回,轉世重生依然還是你自己。
所以……
這些人,這些事,這些不斷重生的生命們,實際上都隻是他們漫長人生的驚鴻一瞬罷了,是很短暫的一刹那。
李啟突然意識到,佛門的‘慈悲’從何而來。
這西天之中,所有人……不對,所有生命,包括那些牛羊,包括那些頑強的小草,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在佛陀的注視下,所有生命一概平等,所有存在一視同仁,他們現在此刻的形體都隻是暫時的,他們將會在無止境的輪回之中,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擁有嶄新的生命。
無止境的嘗試之中,最終有一天,他們會開識,意識到自己處於輪回之中,並且在每一世都保持著記憶。
然後繼續,他們最終將會‘成果’,獲得初果,也就是抵達‘須陀洹果位’,暫時脫離輪回,得到長生,真正的踏上修行之路!
所以,這些凡人的苦隻是暫時的,他們很有可能下一輩子會變成牛羊,又或者變成草木,也有可能變成妖怪,但這無所謂。
這些變化都是暫時的,隻是無儘輪回的短暫組成,一世生命根本無關緊要,隨著輪回的進程,他們都會一點點的進步,最終踏入修行的大門。
這一切的一切,隻是為了,開識,覺悟。
“何謂開識?”釋迦紮巴說道:“認識到世界的真實,看清楚此刻的虛妄,覺醒前世宿慧,將無數輪回的記憶融為一體,牛羊貓狗是你,蟲豸蝴蝶是你,樹木雜草是你,妖鬼惡孽是你,男女老少是你,奴隸苦工是你,王侯將相是你,智者賢士是你,最終的開識者,也是你。”
“眾生平等,眾生皆是你。”
“能讓這般恩賜降臨在西天所有人的頭上,前輩,難道這還算不上‘慈悲’嗎?若這都不能算是‘慈悲’,這世間還有能被稱為‘慈悲’的舉措嗎?”
伴隨著釋迦紮巴的反問,李啟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看向外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無數凡人,以及那些生靈們。
經過一位真正的佛門修行者的講解,他真正意識到了佛陀們的手筆。
不愧是一品,這才是真正的大手筆!
李啟完全能夠想象得到,這樣的開識者,或者‘初果’者到底有多大的優勢。
六道輪回,將所有轉世的記憶結合,造就出來的‘開識’,經過這麼一套流程產生的修行者,天然的就適應長生。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無數輪回的結合,他們自身能夠輕易的駕馭長久的生命,並且擁有超乎常人的眼界和智識。
這個常人,指的可是其他的七品。
比如李啟,現在也不過一百來歲,在眼界之上,恐怕真的比不上這樣成長起來的七品,怪不得禪智和尚那麼強,能夠以一敵三打爆廣陽的所有七品,甚至連山水大陣也能強行給鎮壓下去。
都是有緣由的啊。
“確實,佛門……有點東西。”李啟點了點頭:“你說的很對,我也開了眼界,那……我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這樣的人,是被他們稱之為‘朱古’是吧?”
釋迦紮巴雙手合十,馬上愧疚的答道:“確實如此,不過這個名字也不過是胡謅而已,當不得真,如今連開識都做不到,有豈能稱佛?不過凡夫俗子的吹捧。”
李啟擺擺手,並不在意這些,而是問道:“名字如何且不談,按照你這個說法,‘朱古’,也就是說,你的前一世,也是修行者?”
釋迦紮巴點頭:“是,輪回轉世,總要一世比一世好才行,我前一世踏入修行之路,成就九品,得以保留一部分記憶,死前指定了方位,讓寺廟尋來我的轉世身,就是如今我正在用的這副軀殼。”
“隨著我們修為的提升,就能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己的宿慧,我如今已經能觀看到自己的前十世,還能隱隱約約的感知到自己的下一世存在於何處,能夠指出轉世身的方位,方便其他人尋找自己。”
“隨著修為的提升而覺醒前世記憶……也就是說,胎中之迷對你們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咯?”李啟問道。
這東西可就厲害了。
眾所周知,就連很多大能者都無法窺破胎中之迷,導致記憶喪失,轉世之後導致無法重新修行。
而佛門,卻讓這幫人九品就能窺破一部分胎中之迷嗎?
釋迦紮巴則解釋道:“這便是開識之意了,何為迷?便是眼前混沌不清,所謂胎中之迷,五蘊之謎,皆是如此,所謂開識,便是打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與阿賴耶識。”
“其中,眼耳口舌身著五識,代表了基礎的觸覺,開啟這些真識,便能窺破虛妄,得見真法,末那識則如本性,開末那識,則能見真我,前世的我,今生的我,來世的我,都是真我,若能見真我,是哪一世又有什麼區彆呢?”
“至於阿賴耶識……前輩請恕小僧愚鈍,我自己都不曾打開,又如何向前輩描述呢?”
李啟聽完,沒有強逼,而是讚歎的同時又問道:“佛門之法,確實神妙,所以你們隻會進步,不會退步?”
聽見這個問題,釋迦紮巴搖了搖頭:“怎麼可能?陷入輪回之中,無數迷惘,無數苦痛,若是不能見破,陷入某一世之中,那便是著了相,認識不到真我,自然也就退步了。”
“其實,小僧許多同門都是如此,陷入了今生今世的虛妄之中,認為前世不可信,來世不可靠,專注於今生享樂,荒廢了修行,甚是可惜啊。”
“原來如此。”李啟點頭,算是徹底明白了如今西天這個情景的緣由。
確實……神奇。
佛陀菩薩們,真是厲害,雖然李啟還是覺得人死就死了,新生者已經不是最初的那個自己,但佛門顯然對‘自我’有著另一重看法。
就和李啟有一個‘我之為我’的答桉一樣,佛門時時刻刻麵對著天魔的侵擾,所以任何佛門修行者,從一開始就會去思考‘我之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