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攔截(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8316 字 10個月前

遊覽諸天,說實話也隻是為了增長見識與底蘊而已,並不摻雜彆的東西,李啟的真正目的已經達成了。

當然,這裡的諸天,實際上隻是佛門的諸天而已,實際上其他地方也有諸天,否則就不會有‘諸天萬界’這個說法了。

諸天是諸天,萬界是萬界,外麵的世界群和這些諸天們,才形成了已知的這一切。

道門出名的三清天,就是禹餘天,大赤天,清微天的統稱。

還有諸如大羅天,神霄天這種統稱,以及下麵的赤明和陽天,元明文舉天,顯定極風天這種實際性的地名。

而神道天庭,尤其是神道的諸多星官們,也有屬於自己的諸天,譬如有氣無形,承擔著帶三垣二十八宿的‘宗動天’,宗動天之外,還有元際天,常靜天,月輪天等等。

巫道也有,是對應四時的蒼天,昊天,旻天,上天四重天。

魔道那肯定也有,那就是著名的欲界,也就是他化自在天,又稱天魔天。

當然,這些,李啟都去不了。

他去的隻有佛門諸天,從荼吉尼天出發,一路經過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

再轉而向上,遊覽如意天,威德輪天,光明天,威德焰輪光天,智慧行天。

每一層的天人都有不同的快樂,都有各自的興趣愛好,但快樂本身是不變的,他們享受著昔日自己得來的福報,一直到福報耗儘的那一天,再徹底墮入苦痛之中,待到苦難受儘,又進入天下,作為凡人,以決定自己的下一世是否還有福報,如此循環。

或者,他們可以在這無儘的輪回之中,開識覺悟,選擇修行,以修行的方式來脫離這無儘苦海。

如來有大業,其名為‘覺世’。

如來要世人都覺悟,都自願自發的產生修行之願,不再甘於人世間的苦樂,轉而擁有更高級的追求,人人都成為真正的,絕不退縮的,具備大智大勇和堅定恒心的逐道者。

世人為萬般虛名,為一些毫無意義的金屬塊去拚命,而他們所拚的‘命’,還有那些金屬塊或者虛名,又真的具備實在性嗎?

所以,通過輪回,來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一時之間苦樂的虛妄,認識到自己生命的虛無,以此來錘煉他們,讓所有的佛門修行者都擁有堅不可摧的‘道心’。

不再桎梏於俗世因緣,不被虛妄迷眼,不被魔念掌控,不被情緒和妄念影響,一步一步,永遠進步,這便是他們的目標。

李啟懷揣著這樣的感想,閱覽諸天,有些地方不能去,他便不去,主要的是觀察諸天的運轉情況,以及天人們的生活。

這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就好像他曾經對交人說過的那樣。

“什麼樣的珍奇場景,又比得過交人一族千萬年來沿襲的傳統?”

一族傳統尚且如此,那如今這堪稱亙古長存的諸天和其中的天人呢?

大道,就存在於這種平常的東西啊。

將這些東西全部寄存於心,在巫道的修行之法之中,他開始在自己的人身小天地裡‘凋刻’出一座座佛門諸天。

這算是巫覡的一種修行方式,通過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深化自己的人身小天地。

原理也很簡單。

既然大道就存在於這些平凡的事物之中,那我直接搬過來,雖然不一定能夠領悟其中的大道,但總能照貓畫虎,複刻一些神異出來。

當然,李啟複刻這些佛門諸天還不夠完善就是了。

昔日,他將整個廣陽塞入體內,那是因為那一場大祭之後,那時候他已經對廣陽了若指掌,其中的山水脈絡,人文常景,都在他體內化為了實質,成為了他人身小天地的組成部分,所以對廣陽的能耐,他能發揮出十成十。

而現在,對著佛門諸天重複了一遍廣陽的操作之後,但是對諸天的了解,肯定不如對廣陽的了解,所以複刻出來的諸天肯定也不夠還原,很多神異也無法複現,大概有九成九都理解不了吧。

但是,廣陽和諸天怎麼比?哪怕李啟無法複現九成九的力量,剩下1%也夠他受用了。

如今廣陽在李啟的體內隻不過是小小一座了,不再是那個幾乎撐滿他體內的龐大地區,可複刻出來的諸天,僅僅隻是這麼一點殘片,就已經讓李啟感覺到鼓脹無比,快吃不消了。

但,能吃撐,說明有的吃啊,總比沒得吃好。

不過,這一切的複刻行為,都得是在荼吉尼天的默許之下才能完成。

若是隨便哪個巫覡來西天搞這套,真當佛門金剛們是沒有忿怒伏魔相嗎?少林十八銅人了解一下,想下山得闖銅人陣的。

雖然李啟其實不知道諸天之中到底有沒有銅人陣,但他並不想試試。

閱覽完整個諸天之後,已經是兩年過去。

這比李啟想象的要花時間,儘管他已經儘可能快了,但還是用了很久。

如果是悠哉一點的話,花個四五年都很正常。

天人鄰居們都覺得很奇怪,覺得這是一個怪人,完全理解不了李啟為什麼要在擁有長久生命的情況下依然那麼拚命,那麼搶時間,甚至完全不休息。

不過李啟也懶得解釋,就這麼做著自己的事情。

閱覽完佛門諸天之後,李啟準備收拾行李回家了。

他沒有去拜彆白辰狐王菩薩,因為他知道,按照長生者的時間觀念,他們要不了多久就會再會的。

李啟很快離開了諸天,重新返回了凡間。

伴隨著冥想和青煙,他睜開眼睛,已經來到了天下的西天之域,就在他之前坐下的那座荼吉尼天菩薩像麵前。

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