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逆轉(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10619 字 10個月前

但她卻根本沒有考慮這些。

沒有必要考慮。

她的心情很平靜,她隻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然後去做就行了。

道心澄澈,就是如此。

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然後去做,至於後果,那是做了之後的事情,無所謂。

若是擔憂後果,就更改自己的行為,那是凡夫俗子們做的事情,他們最喜歡一會一個主意,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堅守。

兩刻鐘很快過去。

蓄力結束。

探測器亮了起來。

一道莫名的波動,掃過了許許多多的世界群,緊接著,這個波動開始往回彈。

此時此刻,正在世界群之外,一道術法之中。

在那裡,約莫有十來位巫道五品,外加上好幾個拖拽於後方的世界。

但是……他們迷路了。

沒錯,迷路了,雖然說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在域外迷路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域外如此廣闊,而且沒有地標,黑暗一片,沒有前後左右,更分不清上下,你根本無法判斷此刻是在往什麼地方走。

對於很多初次嘗試域外飛行的修行者來說,他們甚至沒有辦法判斷自己是否在前進。

是的,你壓根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在動,因為你不管怎麼動,都沒有任何參照物給你,你無法確認自己的狀態,因為沒有重力,你也找不到上下。

在域外,除非有‘大火’這種域外奇觀作為指引,否則的話,旅行者既無法確認自己在移動,更不可能確認自己在朝著什麼方向動,四麵八方完全一致,上下左右都呈現出絕對的黑暗與冰冷。

你哪怕飛上十年,周圍的景色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而且隻要最偏離一點點航線,比如偏個一兩毫米,最終經過長久的旅行,就會差之千萬裡。

在域外飛行,就好像蒙著眼睛之後,將一粒沙子丟出去,要準確的從南極丟到北極,精確的穿過一個針眼。

這不是誇大,甚至可以說是貶低了難度,因為以域外的廣闊程度,世界可比針眼小太多太多了,至於那顆沙子更是無法看見的那種。

這中間錯誤一點點,都會導致迷路,甚至再也找不見自己的方向。

為了解決這種事情,都需要用到‘星圖’這種東西,以某些域外奇觀作為指引,將一些大型世界群的相對位置標注出來,接著通過計算世界之間的相對運動,以精確到小數點後麵十位以上的相對坐標運算,才能夠在域外保持正確的航向。

但是,永遠不要懷疑文明的智慧,無數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解決了域外航行迷路的難題。

對於巫道而言,他們有一萬種方法能夠確認自己在域外的相對位置,並精確定位自己的目標,哪怕讓飛舟自動航行都不會迷路。

可是……如果,有大神通者,以偉力攪亂引力,封閉天時,扯碎所有航線的相對位置,將世界群的移動速度弄快了那麼一絲一毫……

那麼,域外虛空本身,就將成為最可怖的牢籠。

在這裡,你是自由的,你可以前往任何地方。

隻是,任由你怎麼走,也等同於原地踏步,不可能找到物質,沒有世界,沒有光,唯有域外之中永恒的孤寂黑暗與徹骨寒意。

這就是巫道援軍沒來的原因,哪怕有十幾個正經的巫道五品,卻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摸清楚自己的相對位置。

偏偏他們又不能和無頭蒼蠅一樣亂撞,要是亂撞,鬼知道會跑到什麼地方。

於是,隻能等待。

等待破局的那一刻。

比如——

一道強烈的波動掃過。

探測器掃過了許多世界群,同時也讓許多世界群觀測到了探測器本身。

通過媒介進行的觀測本身就是相互的,你看見光,是因為光跑到了你的眼睛裡。

當你看見光的時候,光已經碰到你了。

當探測器的波動掃過這些世界群的時候,這些世界群也隨之看見了探測器。

這個探測器,成為了新的‘域外奇觀’。

域外虛空的巫道援軍飛舟之中,其中的操作者大聲喊道:“找到地方了!不知道那裡是不是戰區,但有明顯的觀測跡象,去那裡,最起碼可以確認我們的相對位置。”

“運氣很好,距離非常近,如果全速航行,直接報廢飛舟的話,最多一個時辰就能趕到。”

一個時辰趕到,這當然不能算近。

因為,巫道的飛舟是非常非常快的,這可是巫道內部,戰爭時期使用的專用飛舟。

這種飛舟以直接報廢的代價強行飛掠,能把速度的天道極限提升到千萬倍,一個時辰足夠掠過一個世界群了。

但是……確實運氣很好。

畢竟,還能飛到。

很多時候,千萬倍你也飛不到的。

“這種速度,對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全員做好準備,放棄飛舟。”一個領頭的巫覡如此說道,看他的樣子,應該是一位祝人。

至於其他的,都是祝卜宗三脈以外的巫覡,比如行人,舞雩,之類的。

既然祝人發令了,那眾人也就直接聽令,舍棄了飛舟。

這艘飛舟是五品法寶,並且還是品階很高的那種,都能過載到報廢的程度,可以相信其出力有多麼的迅猛。

虛空之中,光速被扭曲,上限得到提升,然後,飛舟以一種要融化自己的可怖速度,在域外虛空急速掠過!

同時……

在巫道戰區的後方大本營,李啟也一邊吐血,一邊支起身子。

現在可不能倒下呀。

雖然贏了,但沈水碧還在危險之中。

哪怕腦仁都快被燒著了,神魂也已經開裂受損,李啟卻從昏迷蘇醒的那一刹那,就離開起身。

吞服丹藥,深呼吸,汲取血祭之力。

然後——

將真知道韻融入其中。

這就是‘我之為我’的答案,這是道途對神通的影響。

李啟領悟的‘我之為我’,答案是因果線上獨一無二的交織點,這就是‘我’,是因果之中的唯一,不因為記憶,肉身,或者彆的什麼東西而改變。

通過這個答案,就可以延伸出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組成的因果之網。

事物間的聯係,一動便相互牽扯,今日栽樹,明日乘涼,如此種種牽絆,便是因果,有因就有果,果又成為新的因,因果流轉,生生不息,任何事物都必然在這張因果大網上與其他事物相關聯。

於是,想要成為天意,便可以從這方麵入手,追溯因果之網,

李啟再度依靠自己強大的算力深入其中。

他要用‘天意’來救下沈水碧!

哪怕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已經不行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