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起身離開。
他並沒有去拯救仙天的那些苦難者,因為沒有必要。
時至今日,李啟已經不是在廣陽時候的熱血少年了。
如果此刻的李啟,回到當初的廣陽,那麼他大概率會選擇袖手旁觀,隻有在最後禪智和尚出手的時候,他才會出手。
至於之前的事情,什麼廣陽的鬥爭,吞天妖主想要競爭,鼠王要搶奪香火,乃至於本地人的各種麻木,李啟恐怕是不會去管的。
也不為什麼,完全是沒有必要。
是的,沒有必要,這些都完全處於很自然的狀態,本身就是這樣的,談不上多好,但也沒有多壞,沒必要去強製改變。
強行去改變,就好像記錄片的攝影師跑去把小海豹從北極熊的嘴裡救出來。
這是好事嗎?
恐怕未必。
唯一不那麼合適的,恐怕就是禪智和尚的降臨,所以李啟會阻止這個,但對於其他的會放任不管。
仙天的事情,自然也是如此。
長久以來的生命,近萬年來的曆練,已經讓李啟脫離了往日的那種熱血沸騰的狀態。
他依然會追逐自己的道,但不會那麼強烈的去乾涉外部世界了,因為他知道,那些事情的本質其實是相當虛無的。
越是強大,就是越是能體會到一件兩件事對世界的影響。
影響就是,基本等於無。
當你的視角放得越大,個體的苦難就越是渺小,李啟並非冷漠,也不是失去了正與義,而是他的目光已經更加高遠,他想要解決的是更加深入的問題。
比如,就好像之前在仙天的凡間一樣,他沒有去伸手幫助任何一個凡人,沒有去救任何一個苦難者,好像隻是默默旁觀。
但一千年後,那些凡人們已經從被修行者豢養的畜生變成了人,甚至還有資格去‘發善心’。
發善心,可是很昂貴的,畜生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善良的。
不知不覺間,一切就已改變。
這才是李啟現在所做的事情。
當然,這是典型的巫覡視角,也就是從整個天地的平衡角度去看待個體的得失。
對人道而言,天地的平衡是什麼鬼?很明顯,每個人都值得拯救。
他們是乾出過幾百萬倍力量拯救一支小隊的事情的,如果一個人道九品在域外落難了,通過終端發送求救信息,很有可能是個七品過來救他,完全不在乎成本。
當然,前提是,你得是人。
至於魔道或者天演之道那種,你就彆指望有人來救你了,順其自然吧。
所以,李啟沒有去乾涉這種困境,要解決這種事,所依托的必須是更深邃的道,足以改變仙天真世已有道路的道。
而李啟連真世已有的道都沒摸清楚呢,談那些還是為時尚早了。
至於讓所有人都幸福這種事……
那李啟可做不到。
因為,幸福的本質不是享樂,再多的享樂,也總會膩歪,會覺得平平無奇。
真正能讓人感覺到幸福的,是落差。
與其他人對比的落差,與自己過去生活的落差。
從高落到低,再爬起來,會很幸福。
以前吃糠咽菜,現在吃白麵饅頭,這種差距會讓人很幸福,甚至比那些一輩子錦衣玉食的人更幸福。
高低的落差越大,幸福感就越強烈,而落差之後,便是習慣,習慣之後,再好的東西便也不覺得幸福了。
讓所有人幸福,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除非讓所有人不斷的上跌下落。
甚至於,上跌下落這個過程,也會習慣,最後隨便跌落隨便上升都會麻木。
就好像打遊戲上段位一樣,第一次上王者的晉級賽,有些人會手腳發麻,渾身緊張,成功上了之後的喜悅充斥全身。
但第二次,這種感覺就很難複刻了。
多來幾次,每個賽季都是王者,就算是開小號從零開始上分,那也不會有什麼感覺了。
哪怕是用藥物強行去化學極樂,也必須用越來越大的劑量,才能維持。
所以說,所有人都幸福,是不可能的。
李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也不會去追求這種虛無的事情。
腳踏實地吧,畢竟此次來的目的不是拯救萬民,而是拉攏仙天,本質上李啟依然是在做祝人的事情。
希望李啟所做的這一切,能讓仙天選擇加入‘巫道’陣營,幫助巫道抗擊人道。
於是,在另外一邊——
在泠瀟的幫助下,李啟親手寫的邀請函傳到了城市裡每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的手中。
誰都知道了,一位通天境,想要舉辦一場宴會,邀請了許多人到場。
除了上層的宴會之外,他甚至還在場地之外布置了流水席,誰都可以來吃,不限數量,隻是不許帶走而已。
誰都搞不清楚這位通天境想要做什麼。
但不管怎麼說,來是肯定要來的。
李啟去準備宴席本身。
而泠瀟則在發完所有的請柬之後,被一眾人圍在了內裡。
卻見一位六品忙不迭的問道:“泠小姐,你是城主的侄女,想來是和我們一邊的,在那位通天境前輩麵前也待了這麼久,可曾看出他的目的?”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是啊,那位前輩所欲何為?”
“瀟瀟,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修為如何?戰力怎樣?若是和宗主相比呢?”
“宗主也是通天境,想來是不會差太遠的,但此人怎麼獨自行走,他沒有自己的徒子徒孫嗎?還是說孤家寡人?”
一堆人七嘴八舌的問著,明明是一群六品,已經證得長生,仙福永享的人,此刻卻婆婆媽媽的像是一堆鴨子。
泠瀟也對這種場景相當的不悅,於是她抽身飛退,說道:“各位,離遠點,還是講些體麵,一個一個問,我自然知無不言,不要湊成這樣。”
“那是我等失禮了,就站在這裡問吧,不如這樣,泠瀟你且站在那裡,其他人將問題寫成紙條交給城主,由城主逐一發問。”這時一人提議道。
到底還是六品,基本的組織力還是有的,提議得到一致通過之後,由此地城主走出,坐到了泠瀟旁邊,其他人則快速寫出自己的問題,交由城主。
所有人都很想知道具體的情報。
泠瀟知道他們的想法,這些人很在意那位通天境,但他們也很忌憚自己周圍的人,生怕有人能夠利用到那位通天境,去打破某些僵局,所以他們才圍攏在這裡,說是問詢,實際上就是逼問,自己可走不出這個地方。
必須將所有答案都掏出來,才能出去。
就連自己的舅舅,那位城主大人,此刻坐到了自己的麵前,眼神裡雖然有笑意,但同時也在忌憚著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