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四章 前進本身,文明傳承(8K大章)(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18375 字 10個月前

李啟長舒一口氣,說道:“當然可以,我們可以先說說外麵的情況,然後……就該你們了。”

————————

在地底。

李啟和這位指揮官說了實話,包括他是個外星人的事情,以及廢土之上密密麻麻的封建王國,還有一些地方保持著血祭的傳統。

有大量的人信仰血肉之卵,認為那是力量之源,所以會時常以俘虜去‘喂養’血肉之卵。

但也有一些科技公司,還有包括李啟在內的諸多勢力。

李啟逐字逐句的說著這七十多年所見證的一些。

指揮官聽著李啟的話,表情不斷的變化。

這位代號是‘絕地’的指揮官,聽完了李啟的話,一直沉默著。

最後,李啟說道:“差不多就這些了,對於你們現在的文明,你怎麼看?”

絕地沉思了一會,隨後起身,鄭重的對李啟行禮,認真的說道:“謝謝你,如果不是你的話,他們恐怕已經不是我們的後人了吧?”

“他們始終是你們的後人,無論他們是不是繼承了你們的文明,不是嗎?”李啟笑笑。

絕地看著李啟,他似乎想要說什麼,但剛剛從冬眠之中蘇醒就要麵對這樣的世界,還是讓他憋住了。

激烈的情感醞釀在他的胸膛之中,可他卻無法發泄出來,有太多太多的話他想要說了,可他卻說不出來一句。

他已經得知了自己沉眠之後,整整七十多年的事情。

這七十多年,文明已經覆滅,而外麵的世界,已經變成了原始時代,封建時代,一堆高科技原始人拿著過去的設備玩冷兵器對戰,拋棄了文明的榮光,和野獸一般為了一口吃食而活。

他眼前好像浮現出過去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鬱結在他的心裡,讓這個能夠指揮五品艦隊的男人不知道該說什麼。

最後,他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情緒最終還是迸發出來,邊哭邊笑。

如果按照以前的李啟,那這時候,他應該一句話不說,靜靜的等著對方。

但此刻,李啟卻主動開口,說道:“正如你所見,他們靠自己的力量,又建立起了一個嶄新的文明,雖然和你們以前的沒什麼關係。”

“但不必悲傷,這是值得開心的事情,因為你們的子孫,他們所延續下去的並非隻是你們的習慣和血脈,而是前進本身。”李啟如此說道。

這話讓情緒本來就很激烈的絕地呆住了。

甚至在外麵守著大門的沈水碧都聽愣了。

換做以前,李啟絕對不會說這種話,以前的李啟,會沉默著注視著一切,然後陷入沉思,不會理會這些人的任何事情,隻會將這件事作為自己的‘見識’,當做自己思考之火的柴薪,而不會關注他們本身。

但此刻,李啟卻主動說了這種話,甚至於,他居然沒有陷入沉思,而是認真的和眼前的指揮官溝通著。

隻是,就這一句話而已,李啟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個代號叫做絕地的指揮官,聽了這話之後,似乎是逐漸平靜了下來。

然後,他打開了自己的腕表,輸出了一串密碼。

很快,他的麵前展開了投影。

李啟看了一眼,這應該是那艘五品飛船自帶的掃描能力,將外麵的東西成像出來。

於是,李啟也跟著看。

這位指揮官,看著外麵的事情。

封建製的國度,他看見了一些簡陋的,利用一些廢品自我組裝出來的低級機甲,大概也就說不入品水平,在前進聯盟屬於兒童玩具的水平。

但正是這些自己造的低級機甲,正耀武揚威的壓迫著末世的農民們。

農民們也很滑稽,他們拿著舊時代的各種雜貨,像什麼衣架,機器人的外殼,欄杆之類的東西改造而成的農具乾農活,時不時的畏懼敬仰的看一眼那些穿著機甲的‘騎士老爺’。

騎士老爺們監管著農民。

繼續調整位置,他看見了一個奴隸製神權國家。

一個穿著滑稽,穿著舊世界浮誇的藝人服裝,正在接受無數人的膜拜。

這似乎是一場原始的祭祀,許多人抬著一台巨大的戰艦,這是一個手工製作的玩具,由木頭和金屬片拚接而成,就是前進聯盟的戰艦,這似乎是他們的‘神像’。

有錢有勢的宗教高層坐在這木質框架的戰艦裡麵,接受萬人膜拜。

而他們的膜拜也很滑稽,他們在模仿前進聯盟的藝術大遊行,把藝術遊行的車隊也變成了宗教儀式,用木頭和草以及鐵皮搭建的“神物”,其實就是各種各樣的前文明雜物,包括了洗衣機,飛行車,飲料杯等等,當然最矚目的還是那艘戰艦。

他們在念誦經文,在他們的宗教傳說中,曾經的時代是神明眷顧的黃金時代,隻要大家足夠虔誠,就能夠回到那個時代。

隻需要不斷膜拜讚頌,為祭司們獻出自己的一切,就能在等到那一天,等到重新回到遠古的黃金時代,老人能重返青春,不再有病痛,不用種地會有吃不完的食物,而且無數的古代遺物會降臨人世間,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每個人都虔誠的相信這一切。

他再度扭轉視角,這次的掃描來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是保存戰前技術最多的地方,但大部分都隻有殘片,畢竟整個世界的工業體係和基礎科學已經完全遺失了,他們現在保留的技術,哪怕是他們自己,也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他們知道這些設備該怎麼用,卻不知道這些設備為什麼有用,但他們依然在很認真的學習怎麼使用這些古老的,早就該更換的設備。

他們已經失去了製造這些大型設備的能力,也失去了認知解析這些設備的能力,他們所能做的,僅僅隻有修修補補,勉強維護著這些古老機械的運轉,用他們自己編出來的歪門邪理為指導,用各種方式使用。

甚至包括了塗聖油,用不同的節奏敲打,亦或者用不同的語言念咒之類的。

最初的這些科技公司還能認知這些造物,但現在他們的後人基本上隻會用了,而且還是以極其彆扭的方式使用,就好像是拿榨汁機攪拌機油一樣。

也不是不能這麼用,但使用方式明顯是有問題的,可他們覺得這一切都很正常,因為他們接觸自己的父輩的時候,父輩們就這麼用。

這些科技公司仔細的維護著自己僅有的設備,將之視為傳家寶進行傳承,用自己認為的最好的方式保養著這些設備。

然後,再看看他們的外麵,大量的人體實驗,這些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將自己視為‘高等’,將外麵的人視為‘蠻夷’,這導致了他們對外界普遍充滿了蔑視,並且時常將他們抓回來進行實驗。

雖然,時至今日,這種實驗本質上已經變成了一種例行公事,他們並不知道實驗什麼,也不知道要記錄什麼,這隻是純純的折磨而已。

這位指揮官看不下去了,然後,他再度轉換掃描的視角。

這次,他看見了一個最普通的難民聚落。

這是沒有人願意收留的荒野難民集群的地方。

而這個地方,還在石器時代。

他們打擊石器,亦或者撿拾一些金屬片綁在木頭上,依靠身體去狩獵,他們完全是文盲,甚至有些連語言能力都退化了,隻能說簡單的單詞。

這不是因為他們變笨了,而是因為沒人教,他們隻能自己發展語言,而現在……發展過程還比較艱難。

他們完全沒有文字,和野人基本沒有區彆,這些人也是兩代人就變成這樣了。

不過,他們身體普遍比較健壯,寄生體在他們身上融合的很好。

倒不是說野外有什麼力量能讓身體變強壯,隻是因為不夠強壯的都死了而已,自然篩選就是如此。

他們捕獵,吃生肉,住在簡單的巢穴裡,隻會使用簡單的工具,而且還會被科技公司們捕捉作為試驗品。

明明七十年前,大家都沒什麼區彆。

這才三四代人啊。

七十幾年啊,這才七十幾年。

整個世界就已經變成了這樣。

但是,絕地並沒有停留在這裡,他繼續把視角拉遠。

視角拉到了天穹之中,他可以俯瞰整個世界。

整個世界,不僅沒有變的荒涼,反而充滿了勃勃生機。

各個地方在屬於自己的城市,各自建設不同的東西,有的是農田,有的是神像,有的是道路,有的是皇宮。

無論他們在做什麼,做的是好是壞,但不管怎麼說,他們是在做事。

整個文明,在被突入而來的戰艦打斷了腿腳之後,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蠕動著,或者說……爬行著,以極其難看的姿勢,艱難的朝前麵爬去。

前進聯盟,為什麼叫做前進聯盟?

當初,整個聯盟七品都不到的時候,就點燃了自己的世界,在虛空之中步履艱難的遷徙了數十萬年,最終抵達了幻實域,最後在幻實域內達到了如今的成就。

是的,這些前進聯盟的新一代,沒有繼承之前的文明所擁有的技術,他們一點都不像是後代,科技斷代帶來的不僅僅隻是完全的退步,還有徹底的失憶。

曆史在這裡截斷,所有的記錄都已遺失,如果不是李啟找到了這艘戰艦的話,前進聯盟或許會很久很久之後才能再度重現世間。

但是,這些後代們,在廢土之上,依然在前進。

絕地看著這一切,似乎有些釋然了,他說道:“是啊,我其實很欣慰……你看看他們,看看這些孩子,文明的一切都覆滅之後,他們竟然獨立發展成了封建時代,甚至形成了新的習俗!還有——”

他說到這裡,一時語塞,再無他言,隻是沉默。

畢竟,這一切太快了。

七十多年而已,太快了。

當初,李啟說前進聯盟很快,或許可以幫助他觀看凡人的視角。(詳情見第七百零四章)

要知道,七十年,其實隻夠李啟閉個關而已,之前他打個盹就過去了。

如今再看,前進聯盟確實是一個很‘快’的文明,李啟來這裡也不過這麼點時間,卻見證了一個五品文明的巔峰,衰落,以及如今的現狀,七十年的時間裡,一個五品世界快速的經曆著許多事情,快的令人目不暇接。

李啟卻站起來,拍了拍指揮官的肩膀,說道:“好了,現在,該去教教你們的子孫了,告訴他們,你們的文明本來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你們的榮光到底在什麼地方,告訴他們,你們曾經建立過怎樣的一個世界。”

“多謝……”這位指揮官道謝,似乎是想要說些什麼。

但李啟擺了擺手,示意他沒必要再說。

李啟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了。

這些年,李啟的工作強度非常大,他雖然看起來好像地位尊崇,但工作量卻比奴隸更多。

堆起來好像山一樣的文件,他二十四小時無休息審批,但隻見多不見少。

出門永遠都在打仗與救災,整個營地的發展都得交給他,這些事情以他的智慧來做並不困難,但很麻煩。

麻煩的原因在於,李啟不能施施然的,用自己的生命去緩慢的思考,每件事都是十萬火急,每件事都關乎一大批人,所以他都是緊趕慢趕,睡覺都在辦公,為了這個風雨飄搖的末世,他基本沒有生活可言。

這些人,曾經的李啟是直接忽略的。

比如他在仙天的時候,動輒百年過去,多少人的興亡生死化作黃土?

那時候的李啟,從來沒有理睬過這種事,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隻要最終完成‘改天換地’,那麼這些都是有價值的,他不需要插手太多。

他是天意,他要控製的是最終目標,靜默的將整個世界扭轉,這才符合他的力量。

但這七十多年裡,他學會了不再關注那些龐大的,宏偉的目標,轉而去處理這些雜事。

當初,彌信對李啟說:“不管一個事物有多宏大,最終都必然是由更微小的部分組成的。”(見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啟以前自以為自己理解了,知道了要慢慢來。

但如今,他才真正理解。

什麼叫‘微小的組成部分’,他觸碰到了那些真正的微小部分。

如果看不見微小的部分,那麼宏大的部分,便也是虛無的了。

這七十幾年,就是李啟踐行這件事的第一步。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