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再會心明(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9870 字 10個月前

西天佛國,呾叉始羅國之中。

呾叉始羅國,周二千餘裡,國大都城周十餘裡。

國內王族絕嗣,酋豪力競,往者役屬迦畢試國,近又附庸迦濕彌羅國,地稱沃壤,稼牆殷盛,泉流多,花果茂。

氣序和暢,風俗輕勇,崇敬三寶。伽藍雖多,荒蕪已甚,僧徒寡少,並學大乘。

李啟和沈水碧就在這裡小小的休息一下。

實際上,李啟是跟著第六感的指引來的,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落到這裡,但這就是巫覡。

巫覡做事一向如此。

這是一個比較蠻荒的國度,隻有一個八品僧人,不過還有許多八品武者,甚至還有一些原始的巫覡,或者叫做薩滿,國度內部征戰殺伐,亂戰不斷,佛性全無。

正如之前所說:風俗輕勇,伽藍雖多,荒蕪已甚,僧徒寡少。

但畢竟是在佛國所在,還是常有僧人路過傳法,因此此處信奉的不是佛魔雙修,而是大乘佛法。

沈水碧和李啟,就在現在的這座大乘佛寺之中短暫休憩。

主要是沈水碧剛剛從推演之中蘇醒過來,陷入和以前的李啟一樣的狀態,就那種時不時發呆,偶爾又開始沉思的樣子。

怎麼說……

不愧是夫妻啊。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倆突破之前的征兆都是如此相像。

“那麼,二位施主就在這邊歇息吧,貧僧告退。”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僧對李啟雙手合十,如此說道。

李啟立刻起身,從沈水碧身邊離開,來到門前,說道:“多謝大師收留。”

“施主不必多禮,不過借宿一段時間而已,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對了,每日早晨,中午各有一次鐘響,鐘響之際,可以前往大殿用些齋飯,寺內僧人過午不食,不過對香客並無此規矩,所以晚上若是饑餓依然可以去。”老僧對李啟說道。

“那就麻煩大師了。”李啟行了個佛禮。

老僧回禮,說道:“隻是施主有女眷,所以最好還是離後院遠些,那邊都是些年輕弟子,心浮氣躁,還是需要小心些。”。

說話間,他看了一眼沈水碧。

好漂亮的女施主,那些小和尚看見,免不了心神動蕩一番……所以最好還是讓那些小子彆看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想著這些,他幫李啟關上了門。

李啟也就回頭,看向了沈水碧。

兔子還在發呆,處於節能狀態。

“玉兒。”李啟拍了拍她的頭。

兔子勉強讓自己清醒過來:“嗯……怎麼了?噢,現在已經出了荼吉尼天是吧?”

“嗯,我找了塊僻靜的地方,可以暫時歇歇,這裡還在佛國,比較清靜。”李啟說道。

“那就好……對了,荼吉尼天,她讓你去找舍利弗是吧?”兔子問道。

“對。”李啟點頭。

“那此行應該就是我們兩個去了,隻是我現在這個狀態……可能還需要等一段時間,我起碼要找到一個線頭才能平靜下來……”沈水碧如此說道。

“慢慢來,彆著急。”李啟摸了摸她的頭發:“有的是時間,我們在這裡歇幾天,你就當在家裡,不會有事。”

這種情況,確實需要找到線頭,不一定要找到答案,但起碼要有一個思路。

否則的話,大概任何一個修行者都不可能保持平靜吧。

這可是突破的契機啊。

沈水碧還找不到思路,她正在嘗試從無儘的亂麻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根線。

這還是需要一些時間或者靈感的。

有些修行者被困在這一步,瘋瘋癲癲渾渾噩噩,最後流落紅塵的也不在少數。

當然,在一些傳聞故事中,他們還有可能被某個年輕人無意間的言語點醒,然後一朝頓悟,再度升天,修為突飛猛進,品級也得以提升。

當然,這兩種人肯定都是少數。

最多的,就是沈水碧這種,認認真真的思考,將曾經的底蘊和思考全部化為此刻前進的動力,最終找到自己的答案。

如果找不到的話,那自然就是浪費了此次契機,少俠下次再來過吧。

當然,也有些會類似李啟這樣,他們太聰明了,所以會冒出來一大堆的答案,全都擺在麵前任由選擇。

這種時候,反而問題很大,這也是天才們所遇到的最困難的事情。

這麼多岔路?哪條才是對的?

要是走錯了,道途斷絕可不是鬨著玩兒的,到時候隻能冒著徹底沒救的風險,投胎重修才能解決。

舍利弗這次就是如此,魔王子通過辯論擊敗了他,讓他意識到自己修行上的問題,最後直接投胎去了。

不過還好,李啟暫時沒遇到這些事情。

沈水碧沒有回話,而是認真的繼續思考。

李啟則在佛寺之中休息,捐了一些香油錢,總不能白吃白喝白住。

再之後,他就在周圍轉悠了起來,不過依然隨時隨地注意著沈水碧那邊。

隻是,走著走著,李啟突然看見了一個老和尚。

說是看見,倒也不是那麼準確,實際上對方正在遠處,大概二百裡外的山中端坐,李啟是通過氣息感知察覺到的。

那可真是個……老和尚。

一身佝僂,骨瘦如柴,身上的塵埃幾乎凝結成了石頭,上麵還長出了一些植物之類的地方。

可見,這個老和尚在這裡盤坐了最起碼得有一百年了。

李啟輕輕一躍,來到了那個老和尚的旁邊。

這個老和尚,李啟認識,是曾經見過的人。

曾經,在百越,有一個年輕的小和尚自稱說要去西天佛國,但是路過了一處妖魔與人族戰鬥之地,為死者超度。

他的名字李啟不知道,但法號是‘心明’(詳情見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初的那個小和尚,如今真的走到了佛國,而且還在這裡陷入了沉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