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啟的出現,將舍利弗的法身拿走了,這恐怕是次生天魔的安排,他認為,將舍利弗的法身拿走,自己就能夠徹底拿下舍利弗。
但當李啟察覺到自己做的事情之後,他就立刻將計就計。
首先,主動將智慧找到手,製造一個次生天魔擅長的場景,引誘對方前來,給他一個讓舍利弗徹底入魔的機會。
然後,將舍利弗的法身中的力量提取出來,放入幻夢之中,等待次生天魔成功。
在那之前,李啟會嘗試和次生天魔戰鬥,如果能贏那就最好,如果不能贏,那就直接將法身的力量與佛性,道心,智慧三者一起送給次生天魔。
這很有可能讓舍利弗入魔……但也有可能,讓三者合一,重新複蘇。
他相信舍利弗,這位佛子絕對不可能死在區區次生天魔的手裡,哪怕三者蒙塵,但隻要在法身的幫助下重新聚合,那麼舍利弗定然可以真正複生。
因為李啟覺得……
若是智慧蒙塵,那佛性便可擦拭。
若是道心入魔,那智慧可以重新指引方向。
若是佛性灰暗,那道心和智慧都可以重塑佛性。
這是李啟的看法,也是他敢這麼做的底氣。
當然,也有可能是次生天魔贏,三者合一並沒有什麼變化,舍利弗徹底沒掉。
李啟承認,他有賭的成分,不過結果已經顯現出來了,他賭贏了。
舍利弗沒有讓李啟失望,他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聚合再生,並且……突破了四品。
經曆了和魔王子的大戰,以及這次突破了次生天魔的限製而進行了徹底的轉生,看起來他也有所悟。
這個世界上,天才很多的呀。
妖萬池聽見李啟的答案,笑了笑,所以他所做的事情就很明了了,妖萬池隻是讓次生天魔彆跑的太遠而已。
跑得太遠了,舍利弗不好回來。
反正……次生天魔已經是必死的了,跑那麼遠到時候平白多一堆事情,倒不如留下來,讓次生天魔死的近一點。
但這個時候,李啟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他突然看向妖萬池,問道:“前輩……按照我的想法,舍利弗應該是三者都徹底入魔,被次生天魔吞吃,最終在體內融彙,借助次生天魔的軀殼重生,破魔成就果位……”
“次生天魔,就好像是他的繭一樣,他從中破繭重生,以魔心為基礎,奠定自己四品道基。”李啟猶豫著,說出了舍利弗的四品道基。
這本來是犯忌諱的。
這種事情,應該是秘密的,儘管李啟的感官太過敏銳,真知道韻的強度也高的離譜,所以他在這一瞬間看出了舍利弗成就四品的道基……但看破不說破,他不應該說出來的。
但是吧,李啟有個不得不問的問題,必須要詢問妖萬池。
他說道:“前輩,這種情況,舍利弗……會和天魔扯上關係嗎?”
是啊,從次生天魔之中破繭成蝶……
那不就是從天魔的觸手之中誕生?
孔雀佛母,之所以叫做孔雀佛母,就是因為佛祖曾從孔雀佛母的肚子裡出來,所以才成了佛母。
而如今舍利弗從天魔觸手之中重生……
那,舍利弗是天魔的觸手嗎?
這個想法,讓李啟冷汗直流。
妖萬池聽見李啟這話,笑了笑,說道:“你猜?”
語罷,他不等李啟繼續追問,這個化身直接潰散。
顯然,他並不準備告訴李啟。
李啟看向虛空之中漂浮著的那一輪黑日。
世界環帶所縈繞著的巨大歸墟,其質量簡直難以計算,不知道吞噬了多少物質,不知道存在了多長時間的原初歸墟。
就這麼靜靜的懸浮在虛空之中,不知何起,不知何終。
李啟有一種感覺。
自己從未接觸過對方,之前的對話隻是一場幻夢。
就好像一個凡人,可以遙遙眺望天穹之上的神殿,他當然能夠看見,甚至如果有機會登山的話,這個凡人可以爬上最高的山,走近其中的某一作神殿,但那並不代表他距離神殿近了半分。
對方遙不可及,鄉巴佬。
走進了皇宮裡,不代表你距離皇帝的距離會變近。
和李啟在旅行期間和許多人都打過交道,這些人或許會和李啟談笑風生,但他們並不能真正靠近李啟,也不能理解李啟是怎樣的存在。
而現在,李啟自己就感受到了這種差距。
妖萬池和他見麵了,並且還和他說話了,但其實和沒說沒區彆。
他們不是同道,所以見麵之後,依然沒有任何的牽扯,甚至都談不上有因果一說。
不過……雖然妖萬池沒有,但是舍利弗卻是有的。
李啟看向那邊已經晉升到四品的舍利弗。
舍利弗也回望李啟,行了個佛禮,隨後一步踏出。
“多謝施主成全,若無施主幫忙,恐怕我很難走過這一劫,更彆說突破四品,證得果位,此番恩情,舍利弗銘記在心。”舍利弗的身軀佛光收斂,出現在了李啟麵前,麵帶微笑,語氣柔和的說道。
普普通通的身材,清秀的麵容,雙目有神,雙手很長,如果伸直的話,幾乎要垂到膝蓋處,不過此刻正雙手合十,所以感覺並不突兀。
李啟端詳著眼前的舍利弗。
這就是和自己齊名的佛門天才,佛祖的弟子,許多佛子之中最著名的那一位,以智慧著稱的‘舍利弗’。
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嶄露頭角,出身於域外的他,在八歲的時候,就在自己的國度參與辯論,與各方學者談古論今,很多人都覺得他年少無知,但舍利弗卻義理周詳,語驚四座,通過自己的智慧震驚了在座所有人,開始在自己的世界聞名。
到了二十歲的時候,他已經超越了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最智慧的學者也禁不起舍利弗的追問。
他那個時候,傲然的以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他更有智慧的人,恐怕再也沒有人夠資格做他的老師。
不過,一番機緣巧合下,他結識了阿舍婆耆,從他口中得聞了佛法,頓時感覺到天崩地裂,以往的智慧在佛法麵前像是皓月熒蟲一般。
於是,他便拜入了佛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