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佛魔之彆(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9788 字 10個月前

如是我聞: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觀自在,見如來,一切由心,自由自在。

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此是為如來心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這是佛祖的原話。

因為“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指在世尊如來座下聽說的,隻能用在這個情景之中,這是舍利弗在對李啟明確表示,他在佛前聆聽到的這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但實際上,一切由心,並不代表心由一切,所謂的‘心’的自由,是有限度的。

而心的邊界,便是自由的邊界,而自由的邊界,是由智慧所定的。

‘心中如來’並非是唯一主觀,而是自身的主觀。

換而言之,我的主觀不是‘天魔’,而是‘我自己’

這是個很通暢的邏輯。

如果真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心’也就是自我意識是最大,最極致的自由,那麼……天魔是怎麼被封印的呢?

所以,天魔的自由,實際上也是需要天魔運用智慧去斡旋出來的自由。

哪怕是‘一切現實的總和’,‘諸法之末’,天魔認為自身便是一切事物,萬物的都是他的一部分,但他自由的邊界卻依然是自己的‘智慧’。

天魔想要追求絕對的自由之心,成為一切的完美事物,所以……天魔卻達成了絕對的不自由。

看似自由的天魔,看似‘一切由心’的天魔,因為佛陀所闡明的這點,進而導致了佛魔之間的絕對分彆。

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這句話的意思是,混沌如同汙濁的水一樣,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呢?誰又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

誰都不能。

世界是混沌的,一切都將處於變化之中。

所以,“道”不會自滿,正因為‘道’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保持進步,不斷的革新出嶄新的現實。

這才是自由,以‘道’驅動的世界,這般變化的世界,才有進步的動力,因為滿足智慧本身,才會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去完成曾經無法完成的事情。

所以,佛門選擇了去教導眾生學會思考,學會利用智慧尋求本心,最終得到智慧與自由。

佛與魔的區彆,便是如此,這是對自由的定義。

佛坦然的承認了‘自由’的邊界,和‘心’的局限,佛不像是魔那麼貪心,並不將自己認定為‘終極’,不是什麼都要,反而因此得到了自由。

魔,將‘心’擴展到了一切的邊界,讓‘心’成為了所有一切的原因,成為了所有事物的根基,卻因此而將自己的心束縛在了‘所有’之上。

既然‘心’是‘所有’,那麼‘心’也就綁定在了‘所有’之上,所有之上,就什麼都沒有了。

但佛將心的束縛完全解除,佛的自由,是人在覺悟之後達到了大智慧,從所有苦因中解脫之後的自由。

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佛祖是如何壓製天魔的。

是的,佛,就是魔。

因為……佛是心,魔也是心,在這一點上,二者是等同的。

但通過佛陀的輕巧一點,於是,‘佛心’和‘魔心’便有了區彆,每個人都有的佛心,和萬物唯一的魔心就分離開來了。

佛魔一體,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難以理解。

永離妄想執著者,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是謂佛陀。

魔,就是極致的妄想,極致的執著,妄想自己的心是所有的現實,執著達到完美之上的完美,隻有放棄這樣的執著,澄清迷惘,撇空嗔癡,才能成佛。

夫法性無邊,豈藉心之所度?

真如非相,詎假言之所詮,是故眾生浩浩無窮,法海茫茫何極?

天魔所謂,猶如鏡裡求形,悟法無生,一念超越,豈在繁論者爾。

此乃般若波羅蜜,即:彼岸智慧,或者叫做,終極智慧。

佛門有真經,名為《般若波羅蜜心經》想來就是如此了。

當然,天魔肯定自己是不認可這個結論的,但隻要這個結論能說得通,便能夠證明佛與魔的之差異。

經過佛陀這麼一看,這麼一講解,李啟突然覺得……天魔,似乎隱隱有些可憐了起來。

所以他才忍不住讚歎佛陀。

這就是佛祖的智慧嗎?

舍利弗所講解的一切,在此刻徹底被李啟所理解。

舍利弗見狀,雙手掐訣,背後法相升起,他的法相不是人形,而是一顆菩提樹。

菩提樹上生百千萬片葉,被微風吹動,風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清暢哀亮,微妙和雅。

再看葉片之上,有百千萬佛國,佛國各自吟唱功德,讚頌舍利弗。

李啟目睹菩提樹,聞其聲,嗅起香,觸其光影,頓時隻覺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諸苦頓消。

看見李啟的表情釋懷,舍利弗微微一笑,隨即又念:“施主聽我言,須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莊嚴故,恒令身輕安心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匪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怨儘滅,無能壞者,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大海尚可鬥量,深淵尚可窮底,眾生應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耶?汝等自思惟,自當知,清淨法,汝應自攝。”

這話讓李啟本來都閉上的眼睛都再度睜開。

清靜法!

他可是知道的,佛祖在無色界天壓製天魔的法門,就是清淨法!

而現在,對方所說的,便是清淨法的重點。

李啟立刻坐下,認真聽取其中的道之真意。

因為這些話語隻是‘原理’而已,而知道了原理,想要法門,就需要觀看演法,這也就是舍利弗展現出法相的緣由。

李啟觀摩法相,其中微妙術法開始運轉。

與此同時,這些術法,開始形成一座法場。

舍利弗雙手合十,突兀的,他的麵前浮現出諸多鬼魂。

有怨靈,有凶鬼,毫無意外,都是意外橫死的。

這些鬼魂都與李啟和舍利弗有因果上的聯係,其實……他們是被李啟所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