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活的,洞天是死的,將世界殺死,就是製作洞天的一個方法。
正常來說,在這種情況下,世界本身以及其中的造物都會隨之死去,世界失去生機,步入死亡,甚至代表了這片區域的天道意識的死滅。
此刻,腳下的大地,將會變成失去一切生機的鐵灰色荒漠。
世界的死亡,即宣告著連同棲息其上的生命一起消亡。
但是……
邱直依然屹立,周圍的一切自然與生靈都已經毀滅,但邱直卻還活著。
人,並沒有隨著世界一起死亡。
四周的世界,傳來了巨大的恐懼,那是來自‘神靈’的恐懼,被殺死的地靈們,在死前顫抖了起來。
地靈們沒有通常意義上的神智,他們是有靈無識的,他們哪怕被殺死也不會有任何的動靜和想法。
可是,地靈們會坦然的接受死亡,卻無法坦然的接受眼前恐怖的事實。
那個人類……那個誕生於自己身上,殺死了自己,卻依然存活的人類……
這個人類,超越世界的死亡而繼續存在著!
這一事實,讓地靈們感到了恐懼,某種灰暗的絕望和恐懼之火在他們的屍體上燃燒起來,將地表燒灼殆儘。
在這地靈的恐懼之中,在這自然神祇的死亡之中,一個‘人’,屹立於大地之上。
為了人的目的而去破壞自然,是為了守護人類而毀滅世界的人類的生存方式。
為了保護人類而使得世界滅亡,這就是人類對待世界的態度。
邱直站在死亡的大地之上,
李啟緊蹙眉頭。
作為巫覡,他對自然的態度當然不可能是人道那樣,在他看來,萬物與自然本身應當是共生的,互相繁榮的,相輔相成的。
像是眼前的人道所做的事情……他很難接受。
為了人,所以殺死了自然本身,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存續。
“你不覺得羞恥嗎?天下孕育了你,而你卻在此刻弑殺天下本身。”李啟慍怒,他被這絕望恐懼的灰色之火逼退,無法靠近。
他已經看出來了,這來自地靈死亡之時的恐懼所化作的灰色之火,是地祇一脈的克星。
地祇是孕育萬物的神靈,對地祇來說,自己孕育出了生命,但又被生命所殺害,這並沒有沒什麼特彆的,作為‘大地母親’,他們會坦然的接受孩子的弑殺,坦然的接受死亡,然後枯竭,與其上的生靈一同走向滅亡。
大地死亡之際,大地之上的一切生靈都會滅絕。
巫覡作為自然的均衡者,會阻止這種事情的到來,他們會強盛天地大源,會讓世界繁榮,但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了,巫覡也會順應著一齊死亡。
死亡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巫覡並不抗拒,死亡之後,將會有新生。
所以,這地祇死亡的灰色之火,可以侵蝕李啟的道……或者說,這本身就代表了李啟無法抗拒的死亡。
他作為巫覡,若是被火焰擊中,那將無可避免的與世界同死,他有能力抗拒,卻不能選擇抗拒。
選擇抗拒的時候,他就已經違逆了自己的道途,靠攏了人道。
這就是邱直的戰法,是人道針對所有巫覡都有效的戰法!
但人道不一樣。
人類比自然更加偉大。
自然死了?沒事,人依然能活下去,哪怕這種存續會付出代價,但人在可以在萬物都死亡之後依然存續。
超越死亡的大地,超越死亡的天空,甚至超越死亡的宇宙本身!
自然毫無意義!人類才是意義!從來就沒有什麼共生可言,要創造人的幸福,全靠人自己,唯有脫離了自然,脫離了宇宙給自己的桎梏,脫離了基因,肉體所有的束縛,成為的自然的‘失控機仆’之後,自己用自己給自己創造所需的一切,如此才可稱之為‘人’!
失控機仆超越了自己的創造者,人也是如此,人超越了創造自己的自然,達到了嶄新的境界!
人皆偉大,人最偉大,人比一切都更加偉大!
長戈攜帶著地祇的死亡與人道的驕傲,襲向李啟!
李啟無法和以往一樣格擋,他甚至不能讓長戈沾染上自己一分一毫,所以隻能被迫撤退。
邱直並不在意李啟躲避,他隻是繼續前進。
而隨著他的前進,畫卷徐徐展開,灰色的火焰開始隨著他的腳步蔓延,他每踏出一步,腳下的大地就會多死亡一寸。
這是陽謀。
李啟啊,若你是地祇一脈的祝人的話,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地靈的死亡嗎?能就這麼看著自然本身被摧毀嗎?
直麵我吧,但那樣代表著你將會直麵自身道途的死亡。
如果你繼續逃的話,隻會導致大地的死亡無可避免。
這樣極端的戰術,如果是正常情況的話,邱直恐怕已經遭受天道的天罰了吧。
但此時此刻,人道太師,已經強硬的壓製了天下的天道,阻止了這片地區的天罰出現,此時在戰場之上,唯有李啟和邱直,不會再有其他乾涉了。
麵對著咄咄逼人的邱直,李啟的表情難看的嚇人。
果然,人道的力量和手段,和域外的那些修行者比起來,根本就不是一個手段的。
官位的力量太過於澎湃,以至於他無法從正麵壓製對方。
那灰色的火焰是地靈死亡的哀嚎,是李啟難以抗拒的死亡召喚,但卻被對方當做了武器,絕對不能碰到。
他不斷的閃躲著對方的長戈,但對方每一次揮動,都會將更多的地靈殺死,他身上的灰色火焰也就愈發濃烈和熾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死亡的地靈會越來越多,他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強盛,李啟總有一下是躲不過的。
情勢壞的難以想象,甚至可以說,李啟從修行到現在,從來沒遇到過這麼棘手的狀況。
不愧是鎮南府的都尉……
李啟深吸一口氣,必須想辦法,而且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十五秒……
十五秒之內,必須拿出解決辦法。
該死,他最不擅長的就是臨場決策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