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那些魔君暫時沒辦法,那就趁這個機會,將這座夢想之城,重塑一遍吧。
畢竟……怎麼說呢。
發生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這世上並無虛妄,儘管一切可以重來,但那些信息是真實不虛的。
李啟對世界的認知,已經再度加深了一層。
最開始,他以為這個世界是真實不虛的,所以一直很努力。
然後,具備了實在性之後,他覺得這個世界是虛無的,因此他的態度也虛無了起來。
而如今,他知道,哪怕世界本身可以被改變,但發生過的一切,就是發生過了,這不會因為被更改而變得虛假。
就好像是,愛上一個人,然後失
憶了。
哪怕你不記得那時候的心情了,可這份感情是真切確鑿的,絕無虛假的,哪怕所有人都不記得了,你自己也不記得了,但那也是真實存在的。
景霧臻其實說的也沒錯,雖然這個答案充滿了‘獨立"的感覺,但那是沒有錯的。
儘管人這一生的道路從頭到尾都長滿了雜草,但也隻有自己是自己這一生的見證人,哪怕自己都不曾記得,也唯有自己才見證過。
隻是,李啟加了一些理解進去,
不是隻有自己見證……而是,和所有人一起見證。
當你尋找生命的意義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答案,比如夢想,道途,愛情,親情,但無一例外,這些答案……都不在自己的身上。
你不可能單純的從自己身上找到意義,想想看,一個人從生下來,誕生意識,一直都待在一片絕對虛無之中,那這個人可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嗎?
周圍都是絕對虛無,他什麼都感覺不到,哪怕他誕生了意識,他又能找到所謂的‘意義"是什麼嗎?
所以,李啟覺得……生命的意義,從來就不在自己的身上。
李啟曾經悟出過‘因果"為何物。
萬般行為,皆是種因,日後必會得果。
因果大網,就好像無數縱橫交錯的弦,飄飄揚揚,有聚有散。
這些弦時而相交,其中的交點就具現為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是人與人的‘接觸"。
這種交點,就被稱之為「緣」。佛教的根本教義,是「緣起」,其本意就是說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而誕生出來的。有緣,故而有了一切你所見所聞所感的事物,有了可以觀察、可以總結、可以思考的規則,這種規則稱為法。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是絕對獨立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在隱形的琴弦之網上其他事物相關聯。事物間通過各種法則聯係,一動便相互牽扯,譬如你今年栽下樹木,明年他人就可以在此乘涼。如此種種法則的牽絆,便是因果。有因就有果,果又成為新的因,因果流轉,生生不息。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緣起緣滅之間,便是這紅塵萬丈,古今始終。
所以,也可以應用到這裡。
生命的意義,是‘緣"之中誕生,而‘緣"必然是和其他的‘真實"有所交錯的。
「是啊,因緣,因緣,佛陀有大智慧啊。」李啟感歎道。
越是接觸魔道,就越是能夠感到佛門對魔的克製。
這就是和天魔魔君交談之後,給李啟帶來的諸多啟示。
天魔魔君想要用自我的存在和萬事萬物的虛無來論證魔道的正確性,這樣把李啟拉下水來,但李啟卻反過來通過時序和自身的認知,通過聯係佛門的‘因緣"而確認了外界客觀世界的存在。
如今的李啟,已經不再會被‘虛無性"所迷惑了,他從這片如同幻夢,隨時可以被大能者抹消的虛幻現實之中,牢牢的抓住了存在的根基。
「存在的根基嗎……這是比實在性更加實在的事物……還是說,實在性是在這根基之上的依存呢?」李啟不知不覺的思考著。
或許……更深的答案,就在其中。
————————————
李師薇回頭,看了一眼魔王子的飛舟。
然後,她對魔王子行禮,說道:「那麼……摩叔叔,我告辭了。」
「雖然你不討人喜歡,不過,禮數還是很周到的,就這點上,我不討厭你。」魔王子站在飛舟門口,如此說道。
「禮數……嗯,父親從小就是這麼教我的。」李師薇如此回答道。
在小時候,李師薇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但是就禮儀和儀態這方麵,她確實無可挑剔,從挺直的脊背,乾練有效的舉動,還有優雅的體態都能看得出端倪,她其實是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孩。
不管道途如何,起碼在這方麵,李啟把她教的很好。
「既然你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自己去吧,我也得抓緊時間了,不能讓李啟走得太快啊。」魔王子說道,然後關上了飛舟的門。
下一刻,飛舟消失無蹤。
看著魔王子毫不猶豫的離開,李師薇歎了口氣。
她感覺心裡塞塞的,不過……既不開心,也並非失落,難以言喻的感情。
但她很快就把這些感情拋之腦後。
現在,是直麵魔道的時候了。
於是,李師薇則轉身,看向了旁邊的天魔魔君,問道:「所以,現在要去什麼地方?」
「星門在這邊,跟我來就行了,我們要……回天下。」天魔魔君如此說道:「我不會逼你,你隨時都可以反悔,不過你要知道……當你出發之後,連我都不能反悔了,你恐怕隻能在心裡懊惱了。」
「不會,決定是我自己做出來的。」李師薇說道,然後往前踏出一步。
她很幸運了。
有的人走錯一步就會萬劫不複——
而她,正在下墜,下墜。
隻是,她有下墜的餘地。
還有希望,回到最初的原點,她不想讓父母對我搖頭歎息,也不想看到鏡子前的自己頹廢而絕望。
所以,必須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