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百家(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8514 字 10個月前

而道門顯世派的,則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門顯世派的手段,那剛剛的法家手法又是怎麼回事?

這人莫非和自己一樣?

戰鬥繼續。

數皮秒之後,已經是數十招交手,雙方各自施展神通,創造各種各樣的極端環境,試圖讓對方的道途出現應對上的破綻。

不過,暫時還沒有分出勝負。

李啟思索著對方的情況,判斷著雙方的跟腳和克製方式。

李啟的道途混雜,難以琢磨來曆,各種手段都用得,這是他的劣勢,容易被人抓住問題影響體內的平衡,但也是他的優勢,手段繁多,更有可能對彆人造成傷害。

而對方,似乎也有這個特性。

對方的道途,也是雜亂非常。

對方的手段也極其之多,佛,道,儒,法,陰陽,名,理,武,各種派彆,各種類型的手段層出不迭,好像沒有儘頭似的。

還好,李啟也接得住。

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而他們的戰鬥就是無數的人生,各種各樣的選擇,各種各樣的困境不斷在眼前展開。

膨脹的宇宙將他們的力量蔓延出去,一出又一出的極端環境把環境弄壞了一遍又一遍,許多個因為光速壁壘而造成的可觀測宇宙因此而出現了迥異的變化。

“噢……我懂了,人道,雜家。”李啟終於摸清楚了對方的來曆。

如果是雜家的話,那麼這般手段就能夠理解了。

雜家,人道百家之中的一家,號稱“百家歸流,兼容並蓄”。

以兼容並包,吸收人道其他分支,甚至包括其他道途的特點,對他們的思想特點以及乃至於功法都兼收並蓄,納為一體。

無所謂手段和思想是來自何處,隻要是對我的現狀有用,那我就直接學來,如果不讓學,那就偷,甚至是騙,隻要達到目的就好了。

當然,能夠自成一家,光靠偷搶是不行的,必須具備自己的理念才行。

而雜家的根本理念就在於,隻要能夠達到以人代天的目的,那麼手段是不重要的。

在李啟或者儒家之類的看來,想要完成目的,就必須用恰當的手段。

主持正義就必須用正義的手段,如果用邪惡的手段來維護正義,那就本末倒置了。

同理,想要追逐人道,自然也要用人道的手段,如果為了追逐人道而選擇使用巫道的手段,那麼你追逐的到底是什麼呢?

就好像是,為了逐道而賺錢,因為錢可以幫助逐道,最後卻沉溺在錢眼裡,反而被錢束縛住了,無法去逐道了一樣。

但這些在雜家眼裡,這些都不是事兒,糾結這個簡直是浪費時間。

宇宙萬般,皆為人用。

天下億數,皆為人生。

這個宇宙的東西就沒有不屬於人的,自然也就沒有不能用的。

這個給李啟的感覺,就像是那些凡人世界,沒有超凡力量的‘劍聖’一樣。

雜家就是那種凡人劍聖,不入品的那種,把自己的理念和劍術吹得天花亂墜,分出來一大堆流派,簡直通過練劍能體悟人生,練到巔峰都能羽化登仙,可上了戰場,用劍是不可能用劍的,五米長的大槍用的一個比一個溜,渾然忘了自己頂的劍聖的名號。

說可以這麼說,做不能這麼做。

嘴上都是以人代天,但實際行動裡,他們手段可下作了。

光是在這場戰鬥之中,李啟就有了深刻的領會。

眼前的雜家三品,真是難纏——

戰鬥繼續持續,李啟也忍不住終於開口,和對方交流了起來。

“雜家,到底是怎麼保持不入魔的?你們這種方式,很難維持自身道統吧?”李啟傳遞了信息過去。

沒想到的是,這位雜家三品居然回複了。

她用輕快的說道:“和李啟你比起來,我這點手段算什麼?我可一直都很好奇你怎麼還沒死的,要說雜亂,你的道統比我雜太多了,我一直想學學你的手段呢。”

遣詞造句和語氣,還有聲音,都像是個女人發出來的。

“你已經學了吧?我看見了,你應用了終極之道的想法,而且,這個想法的來源,魚藻,是嗎?你是魚藻嗎?不對吧,我感覺不一樣。”李啟如此說道。

魚藻,是雜家的人造人,是像搭積木一樣出現的雜家試驗品。(詳情見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個天賦,身體,全部由雜家控製而製作出來的‘人’。

雜家老祖認為,人不一定得是天生的,人也無關於種族,那麼……直接一開始就創造完美的人不就行了?

所以,魚藻這個試驗品就誕生了,她正常的在長安生長,在太學裡讀書,和李啟當過一段時間的同學。

從眼前的雜家修士的碰撞之中,李啟感受到了魚藻的那種‘拚湊’的氣息,進而認出了這是來雜家的。

“魚藻?噢,你還記得啊,我就是魚藻噢,怎麼,李啟?”對方突然換了一個聲音。

確實是魚藻的聲音。

李啟微微搖頭,說道:“彆裝了,我看出來了,你是魚藻,但魚藻不是你,雜家的人造人計劃……成功了啊,真是厲害,居然是以三品為原型構造的嗎?”

她是魚藻,但魚藻不是她。

意思就是,雜家的人造人計劃並不隻是單純的為了創造完美的人,他們甚至將三品的意誌貫穿到了人造人的軀殼之中。

人造人作為軀殼,並不一定非得誕生自我意誌,如果造的足夠精巧,那麼作為三品的消耗品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依照那種人造人的架構……

“人造人,疫君……人道馬上要用這套來填補自己的底層戰力嗎?怪不得。”李啟馬上意識到了什麼。

人道不需要凡人們繼續填線。

那麼填線的恐怕另有其人。

“真難纏啊,剛剛見麵就被你猜出來了。”那位雜家三品如此說道:“在長安留過學,就是不一樣。”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