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的母親出身江南大家,故而南邊不時有東西送過來。
阿琇謝過了三太太,接過盒子打開了一看,裡邊裝著的就是六姑娘頭上戴著的那種珠串。說名貴算不上,勝在樣式精巧,正適合阿琇這樣年紀還小,梳起發髻卻鋪排不開太多釵環的小姑娘來戴。
“又偏了你的好東西。”溫氏笑道,“有這個,給五丫頭六丫頭戴吧。”
三太太便道,“幾個丫頭都有呢,這是阿琇的,我特特給送過來的。”
“那就多謝你了,對了,正有事要問問你呢,阿琇,昨兒你父親不是給你帶了一副新的九連環來?帶姐姐弟弟一起去玩玩。”
阿琇就知道溫氏這是和三太太有話說了,忙請了五姑娘六姑娘去她的小院兒一起玩,臨走時候沒忘了把藏在床上企圖偷聽的初一給提溜走。
她們出去了,三太太就問:“嫂子這是有什麼事?”
“也沒有什麼,就是近來不少人跟我打聽阿珎阿珠。”溫氏啜了一口茶,方慢慢地說道,“上回去安郡王府裡頭賀壽,戶部李侍郎的夫人跟我問起了阿珠。李家跟咱們府裡素無來往,我也不大知道,這不是忽然想起了,你娘家小姑姑,是不是就嫁到了李家?”
“小姑姑是嫁到了李家沒錯,不過和李侍郎家裡已經是兩枝兒了。就不知道,李侍郎夫人那邊,想說給阿珠的是哪個兒子?”
“是他們家裡的大公子。”
三太太想了一下,笑道,“要說這個人我倒是聽小姑姑說過。李夫人膝下隻有幾個姑娘,幾位公子都是庶出。不過大公子從小養在嫡母名下,李夫人也是當做親兒子一樣養大的。如今十七八歲的年紀吧,已經中了秀才。”
六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兒了。李侍郎如今也不過是四十出頭年紀,已經坐到了這個位子上。再熬幾年,尚書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想一下的。這樣的人家,李大公子念書又有出息,就算是庶出,也和嫡子沒什麼差彆了。何必求娶阿珠?
溫氏有些想不通。
三太太見她垂眸思索,歎道,“也就是大嫂子你了。”
阿珠什麼性子,府裡頭人誰都知道。就溫氏進門這幾年,也沒見阿珠對嫡母有多孝敬。換了她是溫氏,管她什麼名聲好不好呢,橫豎是不會為了個對自己不那麼敬重的庶女費心呢。
溫氏笑了笑,“不管是阿珎還是阿珠,嫁個好人家,對我又有什麼不好呢?”
她沒進門的時候就知道,靖國公已經有了嫡女庶女。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姑娘們在閨閣裡嬌養,長大了後嫁出去,也都是家族的助力。
“再者說了,女孩兒們一輩子的大事,做長輩的多打聽多費心,總不好盲婚啞嫁的,等過了門再知道有什麼不好的,豈不是誤了”?
“總之是嫂子你好心。”
三太太答應回娘家去問問她的小姑姑,再好生打聽一下李家大郎。
溫氏又鄭重謝了她。
小跨院裡,五姑娘六姑娘不肯進去坐,隻在海棠樹下的石桌上坐了。
風出過,海棠花瓣紛紛落下。
六姑娘搖頭晃腦地說道,“怪道人家寫詩說海棠雖豔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呢。九妹妹這院兒裡的兩株樹,真真是好看呢。”
“這有什麼?兩棵樹到底還是少了些。我就喜歡那大片大片的花樹,一起開花的時候才好看呢。哎對了,清明就要到了,咱們求了老太太或是母親帶咱們去鐵梨山吧?去年外公帶我去過,,那山上的梨花每年開起來的時候,整個山頭都好像被雪蓋住了呢,正經好看。可惜我們去的晚了些,梨花都要開敗了。今年咱們趕花期過去,肯定更好。還有那鐵梨庵裡專門有人養蜂釀蜜呢。”阿琇提議。
初一連忙附和,“對對對,花蜜兌了水喝可甜啦。”
五姑娘六姑娘平常出門也就是跟著三太太回娘家或是往幾個交好人家裡走動,長了這麼大,還沒有出過城。聽阿琇和初一說了,都有些意動。
五姑娘猶豫,“萬一老太太不同意呢。”
“所以咱們得求求呀。”
四個孩子湊到一起,頭挨著頭,商量了一會兒,初一打頭,阿琇和兩個姐姐隨後,一同去磨顧老太太了。
顧老太太也是個愛玩愛動的,聽阿琇一說,拍掌而笑,“鐵梨庵我倒是去過幾次,那個梨花蜜也喝過,確實不錯。倒是沒趕上過梨花開的時候,既你們願意,那咱們就去看看?”
鐵梨山也不遠,帶著孩子們去玩玩,就當是踏青了。
阿琇笑眯眯的,膩在顧老太太懷裡,偷著朝後邊的五姑娘六姑娘豎了個大拇指。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為了看攏龍,我忘了設置存稿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