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梨山上的梨樹既有野生的,也有後來種植的,密密匝匝早就數不清到底有多少。此時正值花期,一場春雨過後,梨花層層疊疊,如雪似玉,暖陽映照春水,梨花倒影翩躚,當真是說不出的好看。
尤其在春風之中,陣陣梨花香氣撲來,便叫人頓覺心曠神怡。
要說這美景,國公府裡也有。但是,那多是人工雕琢而成,遠不及鐵梨山上這種野趣。不但初一圍繞著梨樹都要跑瘋了,就連一向穩重的阿瑤,也禁不住提著裙擺跑到了梨樹下,喃喃道,“這裡的景致真好。”
“二姐姐頭一次來,自然覺得好了。其實,更好的是鐵梨庵後頭的三株老梨樹。我聽人說,那都是活了幾百年的老樹,花開的時候,真正的萬朵齊放,如雲似錦。最妙的是,其中最粗壯的一株,竟是半邊枯半邊榮。”
“九妹妹,你說的這麼好,定是見過的了。”四姑娘羨慕極了。她知道阿琇這兩年經常被定康侯帶著出去,見識自然和府裡頭的姐妹不一樣。她本來就隻是國公府裡頭二房的姑娘,又是庶出,就算有出門的機會,嫡母也多是帶著二姐姐。
阿琇不好意思地揪了揪一側的小辮子,“我也沒有親見過,上次跟外公來的時候梨花都開敗了。這都是聽人說的。”
“又是聽你外公說的?”阿珠神出鬼沒地在阿琇身後出現,冷不丁一聲,差點嚇到阿琇。
阿琇就皺起兩道小眉毛,“什麼叫又是我外公說的?我的外公,難道不是三姐姐的外公嗎?”
“我可沒這麼說。”阿珠說話不妨,被阿琇抓到了漏洞,趕緊辯駁,“我自然也是叫外公的。不過我就沒你那麼好的福氣,才不得跟外公一同外出見世麵呢。”
早在定康侯剛回京的時候,靖國公夫妻兩個就帶著幾個孩子一同去拜見過了定康侯。不過這人自然都有親疏,阿琇從一出生就記在了溫氏名下,又與定康侯投緣,定康侯待她更好些也是人之常情。
和阿琇時不時就能被定康侯帶出去玩耍相比,阿珠對於自己隻得到過定康侯兩件見麵禮當然就很不滿了。再加上她本就是那種小性子的人,好容易離了顧老太太的眼,得了機會自然就要酸上兩句。
“那是,我自來就有好福氣。就連祖母和母親也都這麼說我是個小福人兒哪。”阿琇向來在嘴上不饒人,一句話就把阿珠給噎住了。
阿珠就真沒有見過這麼上杆子誇自己的,一時之間被堵得竟然就不知道該怎麼還嘴了。又見四姑娘等人都湊了過來,怕再說話被人聽見告訴了顧老太太,索性轉身走得離人遠了點兒。
鐵梨山上不但梨花樹多,水也多。
阿琇和初一攛掇著,丫鬟們都還帶了許多的點心果子過來,選了一處小潭子,在潭畔尋了塊乾淨石頭,鋪好了墊子,將東西擺好。
阿珎阿瑤等人平日裡倒也時常湊在一起喝個茶賞個花的,不過都是擺在國公府的亭子裡花樹下,這跑到山上來還是頭一次,都覺得很是新鮮,圍著墊子各自席地而坐,四姑娘五姑娘和阿琇還拿了釣竿去潭子裡釣魚。
五姑娘性子沉穩,坐在釣竿後邊,身旁丫鬟忙遞上一塊帕子擦了手,拈了一塊兒點心慢條斯理地吃著。四姑娘就有些急躁,一會兒站起來探身向前看看有沒有魚咬餌,一會兒還要把釣竿提起來看上一看,沒一刻能消停的,叫跟著她的丫鬟都提心吊膽的,生怕她一個不小心掉到水裡頭去。
阿琇的位置離著四姑娘不遠,被她這麼折騰來折騰去的,哪兒還有魚過來?叫道:“四姐姐你嚇跑了我的魚!”
“胡說,你自己不會釣魚還元我啦?”四姑娘可不服氣,“要我說這潭子裡就沒魚,你看五妹妹離著那麼遠不是也沒釣到嘛?”
阿珎和阿瑤斯斯文文地站在一株臨水的梨樹下,阿瑤攀著低處的花枝輕嗅,向來有些個不合群的阿珎也笑著念了幾句寫梨花的詩,還跟阿瑤說哪,“二妹妹繡工最好,香囊上帕子上繡的花兒都真的似的,這回回去要是照著梨花描了花樣子,可得給我一份兒。”
“大姐姐想要,自然給你。不過,我真是喜歡這處,先不說景兒好壞,人站在山上,看得都高遠了些。我知道你好寫個詩作個畫的……”
阿珎抿嘴笑,“也給你畫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