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為研究荀子的當世(2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7265 字 1個月前

第三章《不苟,劉延年突然坐直,他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荀子說:君子治理有秩序的國家,不治理混亂的國家,因為混亂的國家已經違背禮義。那國家混亂就不去治理嗎?答曰:不要在混亂的基礎上去治理,而是直接根除掉混亂源頭,讓國家重新變得有禮義秩序。 劉延年回憶起前宋末年,那種混亂確實難以治理。

從範仲淹,到王安石,再到蔡京,都是在混亂的基礎上治理混亂。他們無法根除混亂源頭,因此必定失敗,而大明天子卻是推倒了重新來過。

讀著讀著,劉延年又皺起眉頭。

儒家都說“法先王”,荀子卻說“法後王”,劉延年認為舍本逐末了。

“法後王”被理解成周文王、周武王,那是清代才牽強附會出的東西,章太炎甚至認為後王是在說孔子。

從司馬遷一直到明末清初,“法後王”都是理解為學習近世君王。

近世君王有啥好學習的?

再仔細看注解,劉延年又開始點頭讚許。

因為他發現這裡的注解,跟前麵兩段的注解,都是朱銘親自動筆,直接標注有前綴“大明天子曰”!

朱銘特彆注解強調,《荀子原文是“審”後王之道,不是司馬遷說的“法”後王之道。

這一段的理解是,審視探究曆代君王,尤其是近世君王的得失,再去對照上古先王的做法。總結歸納正確和錯誤,弘揚正確的做法,摒棄錯誤的做法。

“妙哉!”

劉延年忍不住拍手讚歎:“陛下果然是當世大儒,這樣注解就暗合孟子之義了。原來孟子與荀子,雖說法不同,卻異曲同工。”

天色漸暗,劉延年挑燈夜讀。

剛開始還是看不慣性惡與禮偽,但他發現除此之外,《荀子的其他道理都說得通。

而且,說得非常好!

媽的,以前咋就沒發現呢?

難道人性真就本惡,禮真是聖人作的而非天生?

數日之後,劉延年作為皇帝行人,也可以說是欽差,帶著幾個官吏跑去江西拆族。

魏良臣這幾個月隻是丈田,等田畝徹底清查完畢,才陸陸續續拆族遷徙。遷徙日期,得等到秋收之後,否則地裡的糧食歸屬又要鬨糾紛。

一路上,劉延年都窩在船艙裡讀《荀子正義。

心態變了,思想傾向也會改變。

他即將前往江西做酷吏,學術思想也得符合這個身份啊。

官船抵達長江的時候,劉延年已經完成思想轉變,他覺得《荀子說得通通在理。

人性就是惡的,禮也是後天製定出來約束人性的。

否則孔子為啥說“約之以禮”?

如果性本善、禮出於天,君子追求本性即可,孔子沒必要用這個“約”字。

約束的約!

清江劉氏的主攻經書是《春秋,跟《荀子不存在衝突。

劉延年打算做一個研究《荀子的大儒。

這是一條儒學新賽道,皇帝似乎非常喜歡,劉延年認為自己可以脫穎而出。

因為,跟他同級彆的儒士,大多數都非常排斥荀子。

隻要他出山研究推廣《荀子,必然沒有同級彆的跟自己爭。

研究好了,就能獲得皇帝青睞啊!

抵達南昌,劉延年宴請幾位舊友,酒剛倒上就感慨:“昔日我錯怪荀子了,荀子是真正的聖賢啊。陛下親自注解《荀子,我拜讀多日終於入門,裡麵蘊含著天地至理、治國之道!”

老朋友們聞言愕然,全是一副見鬼的表情。

一個朋友說:“聽聞賢弟是受陛下之命,回來江西主持遷族之事的?”

“然也,”劉延年說道,“各族頗有不法之事,所以朝廷才要拆族遷徙。這暗合荀子‘審後王’之道。不是法後王,而是審後王。審是審查探究曆代君王得失,這個遷族古已有之,漢代就一直這樣做……”

接下來,劉延年大談特談“審後王”,把幾個老朋友說得麵黑如炭。

“砰!”

一個朋友狠狠撂下酒杯,怒斥道:“你這廝寡廉鮮恥、背信棄義,今日便與你割袍斷席。拿刀子來!”

仆從送來刀子,這人割袍而去。

其他幾個朋友,也搖頭歎息,紛紛離開酒桌。

劉延年大喊:“爾等不知荀子大道,改天與你們細細分說。”

領到拆族遷徙的苦差事,徹底摧毀了劉延年的人設,這廝已經有點精神不正常了。

或許,他是故意這樣的。

劉延年又跑去見正在丈田的魏良臣:“魏總督當麵,在下有禮了。不知魏總督可曾讀《荀子?”

魏良臣一頭霧水:“讀過。”

劉延年說道:“我近日讀官家所注《荀子正義,頗有所得,且來與魏總督探討一二。”

魏良臣道:“劉氏所學,難道不是一直非議荀子嗎?”

“那是我清江劉氏,一直對荀子有誤解啊。”劉延年歎息。

魏良臣心裡嘀咕:這人被陛下搞瘋了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