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物理大道】(2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6447 字 3個月前

朱銘繼續說:“顯諸仁,藏諸用。可緣用求仁,亦可以仁化用!”

陳淵讚歎道:“善哉,令尊真乃大儒也!”

朱銘又在夾帶私貨,他想搞出“實學”一派來。

道理藏起來是日用,百姓明白了就能做仁人君子。那麼多君子拿來乾啥呢?當然是化仁為用,即君子用自己掌握的道理,轉化成老百姓的日用。

化仁為用,可以是道德層麵的,教導老百姓懂禮守法、尊老愛幼。也可以是發明創造、興修水利,有了周易做背書,今後的雜學也是大道,並非什麼旁門小道。

“百姓日用即為道”,這是認識論。

“緣用求仁”,這是方法論。

“化仁為用”,這是實踐論。

朱銘繼續說道:“家父推崇農學,農學不是最大的百姓日用嗎?家父常說,耕種亦含天地大道。譬如花朵,分雌花與雄花,此非陰陽之道耳?雌花雄花交媾,結出糧食果實,此亦陰陽合和之道。從耕種而得知此理,這便是緣用求仁。如何化仁為用呢?那便是人工授粉,在天氣不好、蜂蝶不多的時候,以人媒促成雌雄花朵交媾。如此,糧食就能增收,仁便化為了用。”

陳淵驚訝道:“花朵也分雌雄?”

朱銘學著老爸的樣子,彎腰撿起小石子,在地畫圖進行講解。

陳淵讚歎道:“周易誠不我欺也,果真是顯諸仁,藏諸用。這耕種之道暗含陰陽,藏起來便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我輩當緣用求仁,從這些日用之中理解道理。曉得了農學陰陽之道,再化仁為用,讓百姓種出更多糧食!”

朱銘又說:“先生推崇造船,這造船亦有大道。”

“有何大道?”陳淵問道。

朱銘反問:“先生可知,船為何能浮於水麵?”

陳淵說道:“重者在下,輕者在。木輕於水,便可浮於水麵。”

“非也,”朱銘搖頭說,“取一巨石,鑿之為舟。隻要這石舟足夠大,也能浮於水麵。”

陳淵笑道:“此戲言爾,石舟沉重,怎能浮水?”

“石舟不好鑿,以銅舟代之可乎?”朱銘問道。

陳淵說:“可以,銅比石更重。”

朱銘再問:“先生家裡可有銅盆?”

“有……”陳淵突然醒悟過來,“銅盤便是銅舟,可浮於水麵!這是怎生道理?”

朱銘笑道:“這便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物俘於水,其中蘊含大道,以此大道造出船舶,便可通行江海以利天下。而天下之人,隻知其用,卻忽視其道。”

陳淵低頭苦思,他已經可以確信,物浮於水確實暗含大道,可又如何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朱銘說道:“這就要格物致知!”

陳淵忙問:“如何格之?”

朱銘問道:“銅錠沉於水底,銅盆浮於水麵,二者有何不同?”

陳淵回答:“銅之形不同。”

“然也,”朱銘說道,“是否可以得出,同樣重量的同一事物,外形展得越開越能浮起來?”

陳淵拍手讚道:“當是這般道理。”

朱銘又問:“那究竟該展開多少,能剛好浮於水麵呢?”

陳淵一愣,是啊,物體展開多大能浮起來?

朱銘說道:“這要用到算術。”

“算術?”陳淵問道,“能準確算出來嗎?”

朱銘問道:“先生可聽說過曹衝稱象?”

“自然聽過。”陳淵說。

朱銘說道:“曹衝稱象,以石代之,刻水為記。船沉到同樣的深度,石頭與大象的重量便相同。這是否可以得出,物能浮水,不僅跟展開大小有關,還跟其自身重量有關?”

“然也。”陳淵點頭。

朱銘說道:“便可將幾升清水,倒入大桶之中,投入銅錠,計算水漲了多少,以此算出銅錠大小。還可用同樣大小的銅錠與水,算出他們各自的重量……事物的大小、輕重亦是物之理也。計算、總結其中關係,便可得出物浮於水的大道,此亦格物致知。”

朱銘為陳淵講解浮力問題時,旁邊已經站了十多人。

一個老師,十二個學生,此刻聽得有些迷糊。

不是要探討世間大道嗎,怎麼又扯出來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