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監管(2 / 2)

她正在想著風寒和感染,就見孫思邈取出個油紙包,裡麵是個很珍貴的半透明琉璃瓶子,封口除了木塞外,還有油紙和泥封,封的嚴嚴實實。

薑沃接過來看了一會兒,再聞到一點熟悉的味道後,忽然反應過來:“先生,不會是把大蒜素做出來了吧!”

孫思邈端茶微笑。

薑沃佩服的簡直是要當場五體投地。

其實係統給出的醫書上,是有土法青黴素的製作的,但給出了‘極危險級’的評價。

何為土法青黴素,就是自製肉基或是糖漿培養皿,完全不經過現代工業裡的‘無菌環境’‘有機溶液萃取’‘跑膠’‘脫敏’等一係列複雜周密的工藝,直接天然養出來的青黴素。

以大唐現在的技術,能不能做到製備青黴素?

不可否認,是能的。

但這種青黴素的危險性,在某種程度上,不比毒藥差多少:首先在製備過程中,在沒有無菌操作台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確定這種‘土法青黴素’裡,到底是青黴素含量多,還是其他雜質甚至是雜菌多。

就像是一盆土裡,長出了些微的菜苗。但人根本分不出裡麵的菜苗,隻好把一盆土一起下鍋炒了一樣——裡頭有沒有菜,不可否認是有的。但能不能吃?那要是沒有麵臨這頓不吃就得餓死的情況,還是不要吃的好。

再者,沒有經過工業脫敏的青黴素,致過敏率很高。

這會子一旦抗生素過敏,可沒有腎上腺素能注射搶救,一旦青黴素過敏嚴重,那要命的速度比感染快多了。

所以係統在醫書上給出了‘土法青黴素’製備方,但標的血紅血紅的。

薑沃也是用紅筆抄的這一段。

把‘極度危險級彆’幾個字抄的大大的。

不過作為一代神醫,孫思邈還是沒忍住,對著方子親自培養了一下土法青黴素,也真的培養出來一點。

但他之前就跟薑沃說過,這東西,哪怕他做了,也不會拿出來見天日。除非是有瘡膿太重已經病入膏肓,其餘法子都無效的病人,或許才能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用一用試試。

比起青黴素,孫思邈倒是對醫書上另外一種‘天然藥素’更在意些。

【大蒜素】

大蒜,被稱為土裡長出來的抗生素。

就像現代醫學儀器分析過,之所以人參能夠吊命,是因為裡麵有些類激素成分一樣。

有些植物,天生就有些對人體有益的藥性。

孫思邈的《藥經》裡,也早就把大蒜寫入其中,知其能夠‘除風邪,殺毒氣。’

因此見到這‘大蒜素’,就對著試驗了很多次。

終於做出來後,這回來九成宮,就特意帶上——其實除了薑沃,他無人可分享,更要忍住不能去分享。

還太危險了。

與土法青黴素的製作一樣,若是不能讓世人明白危害時就把方子傳出去,那就如同把利劍放到小孩兒手裡,不能殺敵不說,得先砍傷自己。

孫思邈指著這個琉璃瓶,裡麵隻裝了三分之一不到的淡黃色液體,與薑沃道:“就這一點,用了得有幾十斤的大蒜吧。”

薑沃點頭,她也記得書上寫的,要想通過直接吃大蒜,能達到抗生素藥效,那確實得吃上幾十斤才行。

“難製是一回事,製出來又不知能存留多久,時間久了,隻怕也沒有藥效了。至於到底能不能拿來治病,且得小心的慢慢去試。”在確定安全性之前,孫思邈是準備把這個方子完全收起來的。

就算是他的幾個徒弟,也隻是幫著搬了幾十斤的大蒜,完全被他隔絕在培養藥素的試驗之外。

孫思邈喝了口茶。

“說來,老夫自己做了這兩種藥素後,覺得如今最要緊的還不是製作各種新藥。”

他頓了頓,看向薑沃,顯然在等她的回答。

薑沃:……啊,是不是做慣了老師們的人,都有一樣的習慣,喜歡提問學生。

不過她確實明白孫思邈的意思,於是接下去說到:“先生說的更重要的事兒,是監管嗎?”

孫思邈再次滿意摸摸胡子:“是,沒錯。”

以他的醫道,對著非常詳細的方子,製作這兩種藥素,都試了多次,而最後做出來的成品,是完全不敢用在正常人身上的,隻好當做一種‘無可奈何搶救試試’藥物仔細收起來。

那彆的人呢?能否有他這種認知?

若是沒有監管,是不是什麼五花八門的藥素都能出來,都要進人的嘴。他四方遊醫,見過經過的太多,很多藥鋪的藥材都是不合格的。比如人參這種吊命之物,因價貴有利可圖,就有黑心藥鋪,會把人參截斷根須,然後混上其他植物的根莖一起,賣與好不容易湊夠錢買參的百姓。

孫思邈實在不能不想:若是將來他試驗出【大蒜素】真有奇效,能夠像醫書裡所說的那樣,治療很多‘感染疾病’,那麼必是跟人參地位相同的珍貴藥物。

若是沒有人來監管,天下有多少人能夠抵抗住金錢的誘惑,肯像他一樣,不顧成本去真正提取大蒜素,稍微臟汙了一點的都棄之不要?

他看向放在桌上的小琉璃瓶:毫不誇張的說,這東西跟金子差不多貴了。

若是造假,必有暴利可圖。

孫思邈放下茶杯道:“等聖人回來,我就向聖人進言——京城自不必說,有太醫署就可以監管。天下各州,也可以加派監管‘醫館’‘藥鋪’的官員。”

薑沃點頭:“是,原本天下三百六十州,各州就都有京中太醫署考核過後,才下派的醫博士,再添上監藥官應該也不難。”

孫思邈雪白的須發,隨著風微動了一下。

他對薑沃深深點頭:“我常想著,有當今聖人,真是天下萬民的福氣。”

他是經過幾朝幾代,也經曆過亂世的。

從前各地哪裡有官方的醫藥機構,都是靠當地的醫道傳承,野蠻生長。

除非一地有大疫,鬨得各州控製不住,才會向京城求援,看能不能從京中太醫署調配大夫出來。

還是當今聖人登基後,在貞觀初年,河東有一次小型瘟疫後,就開始著手建立天下各州的‘官方醫療機構’,用來為民治病與提前抗疫。

到孫思邈入京的這一年,大唐天下共三百六十州,每一州都有了‘醫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學生十數人’,專門管各地的醫療事,將國家《醫典》傳達下去,同時會每年按照要求,製作一定的藥物存儲起來,以防有疫症流行。[1]

孫思邈曆經多朝,終於在晚年等來二鳳皇帝這樣的帝王,心中如何不替天下萬民欣慰。

他是醫者,但他知道,哪怕他一刻不停,輾轉各地開醫館,教徒弟,能救的病人也終究有限。

唯有能站在大唐權力頂峰的帝王,願意不嫌麻煩,在醫道上做出些政舉上的改變,才能真的影響到這遼闊國土上每一州甚至每一縣。

畢竟哪怕他常年遊曆四方,這天下也隻走了幾十州。

可現在,大唐的三百六十州,哪怕是‘戶不足兩萬’,被評為荒僻‘下州’之地,也都有了經過太醫署考核過的醫博士。

所以貞觀一朝,孫思邈哪怕依舊不肯入仕,但其實與朝廷的關係近了不少。也正是在貞觀一朝,他才覺得,或許可以停一停周遊四方的腳步,停下來,把自己數十年的所成,寫成留與後代的醫書。也願意為朝廷擬新的《醫典》。

因為他知道,這一份醫典,不在是被放在長安城中的束之高閣的書籍。

它會隨著成百上千的醫博士,走遍天下各地!

見孫思邈神色中的動容,薑沃也能猜到他在想些什麼。

她輕聲道:“先生放心,聖人已經做到的,太子殿下自然也會繼續承此仁政。”

“而且,這回若能添一個監藥官,將來……說不定將來三百六十州,各地都有各自的‘太醫署’和‘尚藥局’呢。”

孫思邈笑道:“各地都有……這樣的好事,隻消想想,老夫也立刻精神抖擻,恨不得再活個八百十年,親眼看著才好。”

薑沃也笑:“事在人為,先生好生保養,一定能看到這樣一天的。”

*

孫思邈依舊是由李勣親自送回長安。

然而李勣回九成宮後,卻直奔太史局,非常好奇道:“先生有沒有跟太史丞說,他最近在做什麼?”

薑沃一臉演技超群的茫然:“什麼?先生做了什麼嗎?”

李勣也不疑有他,就道:“也沒跟太史丞說嗎?那真不知道先生在神秘搗鼓什麼東西。弄了許多大蒜不說,還問我要了許多炭火、琉璃瓶,甚至人家酒坊裡蒸酒用的東西——我直接買了座酒坊,讓人拆了給先生送了去了。”

薑沃:啊,怪不得孫神醫這麼快做出了大蒜素,原來有土豪背後撒幣。

李勣帶著點百爪撓心的好奇,又有些擔憂:“彆的倒罷了,我怕先生又在用伏火硫磺法煉丹。”

他還不忘囑咐薑沃道:“聽聞李仙師也常在丹室中煉丹,太史丞可要提醒他,一定要小心。”

“之前孫先生用硫磺煉丹時就炸過煉丹爐。”

薑沃立刻抬頭:“什麼?”

李勣道:“孫先生的《丹經》,太史丞沒看過?之前孫先生按照古籍上,又自己改了煉丹的法子,叫什麼伏火硫磺法:煉丹的時候把硫磺、硝石、還有炭粉都用來生火煉丹。”

“結果丹沒煉出來,那爐子倒是炸了,整個屋子都炸的烏漆嘛黑的,很是驚人。要不是當時正好屋裡沒人,隻怕要出大事!那之後,先生倒是也把這法子放下了。但這回要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是怕先生又在煉丹。如今先生年紀也大了,可彆出什麼事才好。”

李勣擔憂莫名。

薑沃則在心裡默念了下方才的方子:硫磺、硝石、炭粉……先生,原來您不隻是神醫,還是火/藥發明的先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