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加無用的班(李勣大將軍放著我來)(2 / 2)

在座幾位老狐狸(加兩隻中狐狸),當然心裡都明鏡似的,陛下為何發落了一批東宮屬臣。

薑沃已經不太記得,自己第多少次感慨大唐武德了。

鐵勒諸部派出了數十名部落勇士,要求單挑---不知大唐有沒有勇武之兵!

裴行儉繼續往下講去一

英國公依舊是隻帶少量精兵離京,其餘兵士則由安西都護府調用。皇帝還令薛仁貴再次為李勩大將軍副將,帶兵前往助戰。

兩位尚書大喜道:“既有此捷報,陛下應當也會開顏!正好趁機去申請免掉繁冗公務。

兩月前,龍朔元年十二月,北境傳來緊急戰報:鐵勒九部反,集兵進犯唐邊。

許尚書忽的感慨道:“若是英國公在朝就好了。”尚書左仆射作為六部的頂頭上司,正可去向陛下陳情。

當然,英國公出征,又是他曾經平定過的北境,裴行儉從未覺得此戰會有第二個結果。

“薛將軍連發三矢,射殺三人,餘部虜氣懾,皆下馬請降。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

但此時都睜眼說瞎話,隻推給陛下心情不好。

李動數一數旗幟,見反叛的九部皆在,心情大好。

裴行儉已經讀完,便開講

‘鐵勒其實算是大唐對北境諸族各部的統稱。唐初,諸部中以‘回紇’和‘薛延陀’兩部最強。後來,這些分散的鐵勒各部就共同建立了一個汗國:薛延陀。

*

薑沃收起了自己的保心丹。

果然,北境戰事定,令皇帝沉鬱心境稍緩。

他對兩位尚書道:“我去,也隻會請我吏部事。”

可惜,英國公李勩此時不在長安。

其實比起率兵作戰,薛仁貴最擅長的還是作為先鋒武力碾壓。

裴行儉是上戰場打過仗的,對軍旅事最通,此時掐指算了算,奇道:“也太快了些。”

但若說起鐵勒諸部的前身,便令人耳熟能詳了一

捷報上還記載了後續,李勩大將軍率軍繼續掃平餘叛軍,安撫收編未反叛的部落去了。

剩下兩位尚書:

那還是一起去吧,人多力量大!

下詔:各衙署唯更其名,不易職守,已成文書不必繁改。

皇帝便允準。

深冬苦寒,皇帝原不欲英國公再赴北境,然而英國公十分堅持。

首領-夷男可汗。

而鐵勒諸部彙聚十萬大軍後,麵對兩萬唐軍,這回倒是沒有犯‘優勢在我錯誤,直接衝過來。

因此朝堂之上,一聽鐵勒九部犯邊,英國公李勳當即就請戰:真是反了他們了!

裴行儉接過抄送的捷報來看。

“尤其是為了趙國公之事,陛下近來心情極為鬱鬱不快,朝臣們動輒得咎,東宮屬臣都發落了一批了。”

此戰已定。

李勩大將軍連年都不過了,直奔北境故地重遊去了。

李勛與薛仁貴彙合後,帶兵前來,兩軍會於皚皚白雪的天山下。

終於不用漫山遍野一個個去找了!

三箭定天山啊。

但......

但不知他們是如何想的,搞起了‘個人英雄主義’。

說起鐵勒九部或許有的朝臣不熟。

反而是覺得‘人多才能壯勢,於是擰成了一股繩,聚眾十來萬,就在天山腳下,準備借人數並地利抵禦平叛的唐軍。

且說,叛唐的鐵勒九部也算是善解人意,並沒有分散開來,各自襲擾大唐邊境。

他隻是覺得戰事未免結束的太快:鐵勒九部是鬆散的聯盟,挨個打過去,也不是一兩個月能結束的啊。

時間往回倒撥一點。

正在相商麵聖細節,忽有胥吏來報:“北境捷報,鐵勒諸部已定!”

貞觀十九年高句麗之戰中,薛仁貴就是因為在陣前衝殺的太猛,而被二鳳皇帝在萬軍中挑選出來。

見辛尚書和許尚書有些畏懼觸怒龍顏,王神玉也不強求,展一展袖子起身:“那我自去請見聖人。”

王神玉見他看得入迷,就叩桌子道:“講一講。”

薑沃聽到這,就已經知道故事結局了。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醋_溜_兒_文.學.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