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三年後的萬壽前夕(1 / 2)

日月更迭,轉眼已是雍正八年秋。

離她生下六阿哥,轉眼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年,有時候薑恒回頭去看,不免覺得時間跑的實在快。

九月,圓明園開了大片的菊花。

薑恒從皇後的同樂院出來,一路向東南方向繞行。比起四年前,圓明園如今又擴建了不少,原有的園景也多整修過。在東南角的藻園中,種著一大片楓樹,秋越深,那楓葉越紅的似要燒起來一般,若是晨起掛霜,更顯得晶瑩漂亮。

“娘娘還是這樣愛逛。”秋雪跟在薑恒身邊,與她邊走邊說道:“隻是也就這會子娘娘還能偷點空了。再往後可就要忙了。”

“十月初二是咱們六阿哥的生辰,雖說宮裡除周歲外,不給年小的皇子公主做生辰擺戲酒,但各宮要送長壽麵和衣裳玩器來,娘娘前後總要應酬兩日的。”

“緊接著又是頒金節,頒金節後又是萬壽,哪裡得一點空呢?”

薑恒心有戚戚點頭,可不,方才就是為了這回萬壽節,皇後才特意將她叫去同樂院,一商量就是一晌午,直到這快午膳了才放她走。

說來,三年前皇上的四十歲整壽就被她混了過去——那時她在坐月子,隻聽人說外麵熱鬨翻了天也忙翻了天,她倒是把永和宮的門一關,躲過了各色應酬。

今年就不行了。

且今年雖是皇上四十三歲生辰,並非整生日,但因有兩件大喜事,今年萬壽隻怕比往年還要熱鬨。

頭一件就是十四爺要回朝了!

這一場西北戰事,打打停停足足拖了三年多,今歲終是以準噶爾頂不住求和為終結,至此準噶爾完全退守回老家,彆說放棄了原本偷襲的西藏和碩特部,連之前準噶爾汗國與青海接壤的大片土地和城鎮都割舍給大清了。

皇上便命傅爾丹、富寧安等人去接替十四和策棱暫駐青海和藏地。

艱苦的戰事打完,到了回來領功的時候了。

十四福晉近來紅光滿麵,簡直像是初生的旭日一樣在發光,已經到了一種在園子裡見到飛過一隻小鳥都恨不得抓下來告訴鳥兒,十四爺要回來的程度。

自打消息定下來,光薑恒被她拉著念叨十四爺要回京,就不下八遍。

據說十三福晉聽得更多——但人人都體諒十四福晉,這可是一彆三年多啊,難為她一個人在京裡撐著王府,大事小情都沒有落下。

薑恒和十三福晉都耐心聽她念叨,還祝賀她不日就要加封親王福晉了。

十四爺與策棱這一功,兩人的郡王升一級為親王是妥妥夠用的,大軍未還,皇上還沒下明旨,但已經有禮部已經在議封親王的流程,工部甚至在丈量恂郡王府周圍的土地,準備按著親王府規製往外擴院子了。

至於第二件喜事則是廉親王要回京接“安南布政使”的官印,安南自此歸屬於朝廷管轄。

其實早在去年,安南黎氏小國王就動了心思,想要直接加入大清算了。

且說安南在前任黎氏老國王手裡,是屬跳跳糖的。這樣小的國家卻敢招惹龐大的鄰國,暗戳戳占領雲南的土地和礦產,可見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一個國王了。當時對周邊諸如真臘、爪哇、暹羅等國也沒少騷擾侵略,搞得鄰居們都死煩安南。

這些年安南邊境頗不平穩(當然也有不少八爺和雲貴總督高其倬的功勞在裡麵),以至於這黎氏國王覺得甚至艱難,要沒有他如父如兄的大清廉親王在這裡坐鎮,常做好人,‘勸著’雲貴總督幫他威懾周邊各國,安南隻怕要遭受不少戰亂。

他思來想去,覺得背靠大樹好乘涼,直接投了吧!

廉親王深諳人心之道,在黎似跟他初次試探著提起此事時,廉親王立刻一口拒絕了——黎似顯然沒拿穩主意呢,要是表現的熱切了,安南隻怕還以為自己奇貨可居。

廉親王隻做出大清並不需要安南的態度來。黎似反有些急了,與廉親王道:“安南雖地小潮熱,但產的好米,稻米一年兩熟。”廉親王隻道:“大清偌大的南邊土地,多是雙熟田。”

黎似再找優點:“安南有許多佳果,王爺不是說過,大皇帝頗喜歡安南的芒果等物?”廉親王繼續駁回:“似此等果蔬,雲南兩廣之地也種得。”

把黎似給弄傻了,再要說安南靠海,方便與外洋來往,卻又想起之前來安南的大清九貝勒說起的廣州等大港口,那安南自是比不上。

廉親王最後還語重心長對黎似道:“你之前堅持稱我一句老師,跟我學了滿漢兩語,我心裡怎麼會不為你著想。但私下裡個人情分是一回事,國之大事又是一回事,安南於我朝並無多大益處,卻需加派兵丁來為安南鎮四方邊境,實在叫我難向京城皇兄開口。”

黎似跟著廉親王好幾年了,當真被他忽悠的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偏巧那陣子鄰國真臘又如草船借箭的東風來的一樣合適,跟安南起了邊境摩擦。

黎似不得不又求助於廉親王。而這回廉親王卻避而不見,不大想幫他,甚至說出自己準備回京,以後要讓黎似自己拿主意這種話來。

黎似簡直慌死了,他深覺自己是坐不穩皇位的,廉親王一走,可能自己就會被兄弟們掀翻。

為此他甚至還跑去找高其倬求情,想讓他幫著勸勸廉親王,甚至幫他上書大清大皇帝,請他收下安南,派兵入駐,他願奉上軍費。

當時高其倬都呆了:怎麼還有這上趕著賣身加賠錢的好事?

這就像有人捧著一堆珠寶,來到自家門口,然後道:“求求你們把我這堆破爛收了吧,隻要留我吃口飯就行。”

高其倬‘勉為其難’答應幫黎似說和。

又經過大半年的拉扯,今年廉親王才吐口答應黎似,願意上書皇上,請求皇上能夠額外加以天恩,在安南設布政使。

黎似再次將廉親王視作恩人:果然是我黑暗裡的一道光,先是幫一輩子被人輕視的我做了國王,後又肯替我籌謀,庇護於我——若是大清肯在此駐軍,在此設立布政使,那周圍的國家再打過來可就不怕了!

要讓薑恒說,這黎氏小國王就是那句標準的“他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1]

一國,要是期盼彆人的武力來保護自己,那必然會以失去自己的聲音和主權為代價。

黎似看不到那麼遠,他從小被忽視,都沒受過係統的文化教育,更彆提係統的做君主的訓練了。他的三觀其實被廉親王塑造的比較多,早就不知道歪到哪裡去了。

他坐在這王位上,那真是戰戰兢兢,凡有難事(在他眼裡基本都是難事),第一反應就是找廉親王幫忙出主意。每次聽人報有戰事時,他隻能愁的不得了卻腦袋空空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他就崽賣爺田不心疼,迅速把安南賣了,從此後他就可以做個安心享樂的‘國王’,隻管樂就行了,可以說是溥儀直呼內行了。

總之,比起西北的真刀真槍,廉親王這邊是懷柔幾年,兵不血刃拿下了安南。

而皇上也兌現承諾,將安南布政使之位給了廉親王,令他回京接旨。

於是這一個萬壽節,雖不是三年前皇上的整生日,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倒是比三年前更要緊些。

==

薑恒去看過了楓葉,順便完成了今日的運動量,這才準備回坦坦蕩蕩館。正好經行圓明園的四宜書庫,她就想著進去挑幾本書給兩個孩子。

跟著薑恒的太監早去叩門通傳令書庫開門,薑恒走到的時候,隻見四宜書庫的管事胡四飛奔出來:“奴才給貴妃娘娘請安!”

聽起來十分激動。

這是位老熟人。

在薑恒還是貴人,第一回到景陽宮拿書時,這位就是景陽宮書庫的管事。在她封嬪後,皇上讓她一並管著景陽宮,跟胡四打了不少交道。

圓明園占地麵積大,各處屋舍建造的也都比宮裡大。因經過明清兩代,紫禁城存放各色檔案的房屋越來越多,以至於空間漸不足起來,皇上就做主將許多藏書和每年印的新書都放到圓明園來。

胡四就到這裡來做了總管。

皇上很看重自家圓明園,在調胡四過來前,還在永和宮召見了他一回,突擊問了些關於書畫保養之道,見胡四都答得清楚,又問薑恒他素日做事可勤謹小心,薑恒據實點頭,皇上這才指了胡四過來。

自此景陽宮幾乎成了不進不出的一處庫房,就隻留了胡四的弟子看守著。圓明園這邊常進新書拓書庫——對宮內的太監來說,有流動才有進項,才有油水可拿,自然這邊差事更好。

因而胡四心裡是深謝永和宮貴妃娘娘的,隻是他自打到了圓明園,這兩年圓明園擴建,皇上與娘娘都未過來,胡四想請安都沒機會。好容易今年盼來了,又聽聞娘娘自打兩年多前正式冊了貴妃後,要協理宮務忙的很,皇後直接將太妃份例等事都交付貴妃了。

胡四就不敢上門,都過了幾年了,誰知道貴妃娘娘還記得自己這個尋常內監不曾。要是趕上娘娘忙碌,讓他攪擾了,討好不成反而討嫌。

於是隻殷勤往坦坦蕩蕩館送各部新書。

這日忽聽人報說貴妃娘娘到了,胡四簡直大喜,立刻飛奔出來迎接。

薑恒見了他不禁一笑:“胡總管,彆來無恙啊。”這種從貴人起就打交道的舊人,看著總比旁人親切。

胡四簡直要哭了,貴妃娘娘居然還記得他的名字!

圓明園的四宜書庫,珍本孤本未必比宮裡多,但勝在新書多,薑恒隻在今年的新書區轉了一會兒,就挑了十來部書。

秋雪上前與胡四寫了條子,做了取書的交接。

胡四殷殷切切送到正門口,還喜提一個荷包。

待貴妃娘娘帶人離開後,胡四抽開荷包的係帶一看,隻見裡麵放著一個迷你月餅型的金錁子。想來是貴妃娘娘中秋令人打了許多應景兒的金錁子,仍有剩餘。

胡四走進屋裡去,開了一個擦拭的乾乾淨淨的匣子,將這金錁子放進去,裡麵是永和宮賞過的各色金錁子,樣式不同,到時候他也可以拿著去向圓明園各主事比去——就像常青公公,就是宮裡收集永和宮各色金錁子最全的主事,令人羨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