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無措(2 / 2)

支撐她的不僅僅是自幼存在的過人天賦,還有她曾經獲得的種種成就、獎狀、獎杯。乃至到現在,她以自己的任性和本身的能力加入了三隊,所有的事務也從來尊重她的意見,並且她自己也做的相對而言令人滿意。

但這並不是陸遙完全成為能獨當一麵的警員的結果。

在取得成就和經驗以外,陸遙的身上還多出許多彆的東西,譬如不甘於任何出錯情況的包袱。

好勝心是大部分天才的共性。習慣了在事情中“取勝”的人,很難想象自己一旦出錯,會是怎樣的情況。

而越擔憂,也會越逃避,越逃避,也就越畏首畏尾,難以邁步向前。

陸遙不是容易畏首畏尾的性格,哪怕錯的再離譜她都回去自己試上一試,但這個前提條件是試錯的人是自己——不包括彆人。

也正是這種特質,讓她從畏首畏尾的尋常包袱轉向了另一種極端——明明性格開朗,卻在工作的情況下顯得更像一匹孤狼。

和宋喬雨的長時間搭檔也加劇了這一點特質,因為陸遙和宋喬雨的組合本身就是策劃者和執行者的互補,這是一種相得益彰,但同樣也是一種心理暗示般的習慣。

宋喬雨習慣於聽從一切指令,而陸遙擅長憑借自己得出最佳的執行策略。

這是一個令梁安頗為滿意的決策,同時又是令邵梓更加擔憂的舉措。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沉浸於慣性思維的陸遙很難及時得到正確的引導——一旦走錯,就容易找不到回頭路。

但恰巧,這個時候存在這樣一個契機。

這也是梁安這次行動的理由。

並不是讓陸遙從今往後不再獨自做出決策,而是讓她在隨手甩開自己作為的包袱的同時,不因他人與自己的不同而忽略了同伴的重要性,將自己置於與他人過遠的距離。

和麵對本就無心思考,全部依賴隊友的宋喬雨不同,對隊內的其他人,也隻有一個發掘了自己的梁安能讓陸遙第一反應是聽從指揮,而且在自行做事時也感到是不是應該征求彆人意見這樣的本能。

連同樣是老資格的邵梓都不能達成這樣的效果。這倒不是因為三隊出了名的左右逢源的邵副隊不夠聰慧,而是因為他實在是一個更慈和的形象,以致於如果剛才的同一處境是由邵梓出麵督查,陸遙也會自覺的以為又是自己這位師父有意鍛煉自己的能力。

這樣的情況下,陸遙仍然是以“一個人”的方式進行調查,始終意識不到自己應當交流的“無效信息”的重要性。

“我們的意思是,你可以不用顧忌這些無所謂的事。”梁安作出總結,“你在想什麼,你覺得有哪些不靠譜的猜測,直接說出來。”

猜測不需要證據。因為它就是得出證據的原初,沒有一個位置可能的假設,大海撈針的尋找地下的金礦無疑是自討苦吃。

“我認為……”陸遙舒了一口氣,表情凝重,“於宣儀並不是黎明,但黎明卻一定和於宣儀有很大的關係,而且兩個人親緣關係非常接近,因此才存在一種我們暫時沒有發覺的共同點——相貌,這就是我的看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