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女子的表率(2 / 2)

“何老爺一聽是您上門拜訪何姑娘,十分高興,表示何家掃榻相迎。”

趙如熙點點頭:“你通知魯伯和馬管家他們,咱們下午兩點半出發。”

下午,趙如熙便去了北寧。

馬午時中午已來了一次了,熟門熟路,騎著馬走在馬車前,直接就把趙如熙領到了何家。

何家就在北寧縣康時霖、趙如熙、吳宗的院子隔了兩條街的街上,三進的院落,大門和牆壁有些斑駁陳舊。

何家人估計早在門房等著了,趙如熙下了馬車,正打算讓馬勝再遞一次拜帖的時候,何老爺與其妻汪氏,何玉琪的大哥何執,還有何玉琪,一家四口就從大門裡迎了出來。

“末學後進何進書,見過趙大人。”何老爺一見趙如熙,就執了晚輩禮。

讀書人的規矩向來如此。

古人稱秀才為“朋友”,稱童生為“小友”。一旦進了學,哪怕是十幾歲的少年郎,相互間也一律稱“老友”;若不曾進學,就是八十歲的老翁,也仍是“小友”。

而秀才、舉人不管你歲數多大,到了進士跟前,都是“末學後進”的晚輩。

趙如熙除了是進士,比何家父子的學曆都高;她更已“功成名就”,被朝廷派了官。因此儘管她是女流之輩,還是十五、六歲的小女娃,是何玉琪的同窗,何老爺一家就會以這樣的這種方式來接待她,這是對功名和權利的尊重。

看到父親對趙如熙執禮甚恭,一向眼高於頂的大哥誠惶誠恐,何玉琪眼眸亮得驚人。

她很要強,一直不忿於父親對哥哥的看重,而輕視於她,覺得女子就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相夫教子,恪守婦道。

她雖然跟父親抗爭,去了北寧女子書院念書,又在母親的支持下進了報坊做事,但內心還是茫然而矛盾的。因為她不知道女子在這世道有什麼出路。她即便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讓父兄允了她去社坊做事,但不可能跟整個社會抗爭,最後的結局就是成親生子,過上跟母親、姐姐一樣相夫教子的日子。

即便趙如熙考上了舉人,近來又考上了進士,她仍是迷茫的,覺得趙如熙就是一個特例。畢竟除了趙如熙,彆人都不是寵徒狂魔枯木先生的徒弟,開明的綏平伯府的小姐,也不具有趙如熙那樣震驚世人的繪畫、書法、讀書天賦。

趙如熙的路,是不可複製的。她們所有的女子,依然走在母輩所走的道路上,看不到希望。

可此時看到父兄對趙如熙的恭敬與巴結,她終於清楚地認識到,女人想要獲得世人的尊重,隻要能乾到一定程度、取得一定成就即可。

回過頭來看看,男人不也是如此嗎?

無能的男人,就算有社會賦予他的身份地位,人家說起他的時候,也隻是敷衍,並不會發自內心的尊重。

所以無論男女,隻要能乾,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人家就尊重他(她)。她與其在這裡糾結男女的不平等,不如像趙如熙一樣,努力提升自己,取得成功。那麼以後不管成不成親,彆人對她的態度,終是不一樣的。

比如蕭夫子,比如崔夫人,比如那些進了紡織廠做女工的女子。彆人負她,她就有離開那個家、獨自美麗的底氣與勇氣。

自強,自尊,自愛,這才是女子真正的出路。趙如熙趙知微,給她們做出了一個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