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2 / 2)

穿越考科舉 桃花白茶 21184 字 1個月前

不過他們暫時不跟著去建孟府。

紀元他們年前回去,是為了給蒙師趙夫子過壽。

年後才是兩人補辦的喜宴,等到明年兩人再辦婚事的時候,會回去一趟,。

現在火車方便,不用太趕時間。

一直到十一月初一,兩人才踏上火車。

跟他們一起的,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

小黃。

小黃已經很老了。

牛活到這個歲數不容易,老的都有些走不動。

但還是想跟著他們一起。

小黃小的時候,就靈性十足。

如今更是如此。

從京城到建孟府,也隻用了一天多而已,紀元程亦珊稍作停留,跟在當地教書的李錦一家,周家,還有當時的夫子們吃了頓飯。

安頓好小黃之後,他們兩個又出去轉了轉。

紀元還跟程亦珊道:“當年我們幾個在府學讀書,沒錢在附近讀書,就住在郊外的棲岩寺,和尚們過午不食,李錦便張羅著我,白和尚,蔡豐嵐在他家吃飯。”

兩人此刻,正在往棲岩寺的路上走,他們走的並不快,也是閒聊。

“冬天天冷,又讓我們在他家書房讀書。”

“四個大男人,加上他家的小廝仆人,就擠在兩個屋子裡。”

程亦珊算了算:“你那會才十三,占的地方小。”

紀元忍不住笑,牽著珊珊道:“但我個子高啊,一樣的。”

現在回想起當年。

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紀元甚至摸了摸下巴:“我都三十五了,是不是該蓄須了?”???

程亦珊立刻道:“不行!”

程亦珊抬頭看著紀元的側臉,雖說兩人成親也有十年了,可紀元這張臉,卻是怎麼也看不夠的。

三十五歲的紀元,比之前更加成熟,但怎麼看也就二十七八的模樣。

這樣的臉,蓄什麼須啊!

兩人說話間,走到棲岩寺的山腳。

如今的棲岩寺已經不是當年冷清的模樣。

人來人往,遊客如織。

後山提供給貧寒學子讀書的地方,也幾近荒廢,更多像是景點。

因為建孟府的府學開了好幾個分校,學生們都有住宿的地方,朝堂每年發的補貼也到位了,不必再住到這裡。

但不少男女遊客口中念念有詞,站在紀元,蔡豐嵐,白和尚白法彬他們當年住的禪房前念道:“三位學神在上,保佑我一定考上官吏,保佑我一定通過醫學考試,保佑我科舉必中。”

紀元聽的好笑。

程亦珊也覺得好玩,跟著拜了拜。

誰料旁邊又有個女子道:“程議員您也保佑我吧,求求了,我真的想考上您辦的女學。”

她都沒在這住過!

這也能拜的嗎?

至於方才說的三位學神。

紀元不用講,天下學子,甚至海外學子,都以他為榜樣。

蔡豐嵐當年,先在肅州,後在整個西北都做過官,所在之地,各項科技全都居於領先。

之後各地起義,他也按住了西北那邊的局勢,甚至抽空協助當地指揮營,讓西北關外的蠢蠢欲動的異族安分些。

等正式的起義爆發,他更是穩住整個西北,讓各地平穩渡過這次變革。

白和尚白法彬。

從他考上進士之後,被分到刑部,之後外放做官,也是在刑部。

很早開始,他在紀元的提議下,便結合天齊國的實際情況,以及他在外做官的經驗,寫出如今的憲法。

白法彬因此,差點被多方勢力暗殺,幸好憲法寫到最後的時候,紀元直接把他安排到一處小廟的禪房裡,躲過多次毒手。

考試的時候,不拜這三個人,還拜誰?

程亦珊在棲岩寺逛的很是有趣,一直到寺門即將關閉,還有些意猶未儘。

當年的紀元,就是在這考上舉人的啊。

一晃神,紀元跟棲岩寺的高僧眼神對上了。

沉穩的高僧眼神寫滿吃驚:“紀元?!”

這哪是沉穩的高僧,分明是當年吃紀元他們糕點的小沙彌!

再見故人,紀元嘴角也是帶著笑了。

從棲岩寺出來,要去的便是東市第一街了。

此地如今大名鼎鼎。

也因為天齊國取消了宵禁,此地竟然也成了建孟府府城第一個“夜市”。

晚上燈火通明,不少學生都在這裡逛街。

這裡也跟當年一樣的熱鬨。

各家書坊的營銷活動看的人眼花繚亂。

裡麵最熱鬨的,還是書畫競技台。

如今的競技台跟之前大不相同,增加了不少位置不說,還設了門檻,隻要能上台的,基本都是優秀的作品。

可當年紀元一幅畫三千兩的奇跡,誰也沒能複刻。

這次來建孟府,唯一遺憾是沒見到殷博士。

殷博士全家已經回了江浙,隨著殷博士職位調動,以及如今火車的便捷,他們商議過後,還是在老家餘姚定居。

反正如今回家方便的很,全家老小也不必跟著他跑來跑去。

至於殷博士本人,他則在天齊國各地輔助辦學,各地的學校都搶著請他去。

在建孟府正榮縣裡,羅博士跟房老夫子也是這樣的存在。

但羅博士今年都八十八了,聽也聽不到,說話也慢悠悠的,大家隻能放棄。

差不多年紀的房老夫子身體依舊很好,他今年八十六,卻頗有些健步如飛的感覺。

估計跟他年輕的時候,走遍天齊國大部分地方有關。

如今年紀上來,竟然把剩下沒去過的地方都走了走。

錢飛還派人親自保護,好在老爺子身子硬朗,火車上也安排的臥鋪,讓他不會太累。

不過房老夫子知道紀元年末回來,這次也就沒走,就等著紀元呢。

這些年裡,紀元陸陸續續也回來過幾次,但這還是頭一次帶自己娘子回家。

沒想到的是,他還帶著那頭牛,小黃。

眾人圍上來的時候,房老夫子欲言又止,想說紀元讓他名聲大噪,引來不知多少人,又覺得在他媳婦麵前多說,反而不好。

再看紀元對自家牛兒都那麼好,心裡又軟得很,算了,自己的學生也沒做錯什麼。

等一起去了羅博士家中,見他悠閒的曬著太陽,誰說話都聽不到,房老夫子又笑:“這老頭,也不知道是裝做聽不到,還是真的聽不到。”

他們兩個,都因為學生的名聲,被騷擾的厲害啊!

紀元帶著珊珊。上前行禮:“羅博士,學生紀元帶著娘子回來了。”

羅博士的大兒子如今也是老頭了,驚喜地看著紀元夫婦兩個,不住的點頭。

這兩人,看著就般配,郎才女貌不說,相處的神態也騙不了人。

那邊羅博士慢悠悠睜開眼,明顯帶了驚喜。

羅博士,還真是選擇性的聽人說話啊!

他那性格,還跟當年一樣。

紀元在正榮縣,也見了不少以前的同伴。

錢飛不用說了,他早就接管家業,孩子都一群了。

許春,李勳,李廷,甚至還有跟他最開始不對付的劉嶸。

最後還趁著學生們上課,去了趟縣學。

縣學擴張了不少,但看著,還沒有記憶裡那樣大,就連他經常去的尊經閣,似乎都不算太大。

當時的他,卻覺得這裡已經是廣闊的天地了。

紀元跟程亦珊講了很多。

講在這裡練字,講當時給房老夫子做茶點,又講每次放假他們都會在門口吃碗麵,再加個雞腿。

還有抄書的時候,那字醜到不能看。

不過外麵的蹴鞠場,卻是他“畢業”之後新建的。

上麵依舊寫著,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

這字每年都會重新描寫一遍,已經成為縣學校訓了。

程亦珊隻覺得感慨,心裡更是覺得說不清的感受。

紀元就是從這裡出來的。

估計是看出珊珊的表情,紀元道:“還有最後一站呢。”

“我是從村子裡出來的。”

不管是這輩子的他,還是上輩子的他。

都是從村子裡出來的。

此刻也要回去了。

蒙師趙夫子的八十大壽在即,他要趕緊過去。

安紀村。

跟當年完全不同了。

水泥馬路,磚 頭修建的房子,還有整個建孟府最大的飼料廠,都在這裡。

可想而知,這地方的人有多富裕。

這些富裕都是那個小小年紀離開家鄉的紀元帶來的。

最初的青儲料。

如今的飼料廠,都是他的功勞。

小黃大大的眼睛裡,透著濃濃的疑惑。

靈性十足的老黃牛知道這地方是它家,但它家怎麼變化這麼大啊!

安大海跟安小河來接紀元的時候,臉上帶著止不住的興奮。

這真的是好久沒見了!

安大海已經是安紀村的村長,這個飼料廠就是他帶著建起來的,帶著整個村裡的人發家致富。

這也得益於他在滇州府當小吏那幾年。

見到最初的好友,紀元還跟珊珊介紹。

不僅如此,連安小河的母親李盼弟也過來了。

她當年靠著識字,一直給青儲料的買賣記賬,之後飼料廠開起來,更有她的幫忙。

可李盼弟記得,當時是紀元力排眾議,讓她參與進來的。

當時的她,甚至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現在,似乎明白了,也更感激了。

不止是她,安紀村很多人自發過來迎接,甚至來的越來越多。

這就是紀元啊。

不少人甚至有些愧疚。

當年的紀元吃了那麼多苦,他們為什麼沒能早點看到呢。

有人也說,當年大家都苦,所以看不到彆人的難處。

也看不到一個放牛孩子的痛楚。

隻有紀元是不一樣的。

他看到了很多人的苦,也知道很多人的難處。

然後決心改變。

比如當初冷漠的安紀村,他們隱約知道孤兒的日子,也隱約知道各家的不算好過的難關。

可都下意識選擇忽視。

因為自己都要為下一頓飯考慮,哪有功夫想那麼多。

但現在的安紀村,大家認字了,學習了,心也更軟了。

安紀村的養老院,救濟院,扶貧所,甚至是天齊國最早開設的。

好像終於有餘力,幫助更多人了。

意識到這些,不少人對紀元確實有愧疚,雖然知道,他根本不在意這些,可那份愧疚還是說不清道不明。

不過安紀村裡,還是有一個人不用愧疚的。

今年八十大壽的趙夫子。

趙夫子拄著拐杖,被孫兒一家扶著出來,臉上寫滿驕傲。

他的學生,他的學生,太讓人驕傲了。

當年紀元去考縣學,自己問他,讀書是為了什麼。

他沒有回答。

自己說,是汲汲於斯道,汲汲於天下,全看他自己。

誰會想到,他會交出這樣讓人歎服的答卷。

紀元,便是天下第一的好學生。

紀元朝趙夫子行了大禮。

這不是封建禮節,是他對夫子是真心感謝。

感謝他在自己剛過來的時候,開了那扇讀書的窗。

讓他跟小黃,有個容身的地方。

也感謝趙夫子的那個問題。

讓他找到了自己的道。

並且在以後讀書的日日夜夜裡,更加堅定這個想法。

如今做的雖有不足,可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會繼續寫這份答案,直到最後。

紀元起身,看著截然不同的安紀村,心裡的願望更盛。

這才哪到哪呢。

生命不止,奮鬥不止。

說不定等他老的時候,都能登月了!

航海時代他們要。

航空時代?

也要!

不過現在?

還是好好給蒙師過壽。

以及帶著自家娘子看看他放牛的地方?

在村裡安頓下來之後,小黃搖頭晃腦的,帶著兩個人往前走。

放牛的地方啊。

它記得!

曠野當中,隻有這一家三口慢悠悠走著。

十一月份的天氣霧蒙蒙的,路過不少人揉揉眼睛,感覺這一家好像很不一樣,有點不敢跟上去。

眾人忍不住繼續看向他們,看著他們走到變化堪稱翻天覆地的野外當中。

不變的,還是小黃慢悠悠的吃草,放牛的人淡定的跟著。

隻是周圍的房屋道路,以及前方的工廠,告訴大家,如今的安紀村,真的不一樣了。

不僅是安紀村。

正榮縣,建孟府,天齊國,都不一樣了。

以後的日子,會更好的。

不知道為什麼,村裡人看著紀元的背影,非常相信這件事。

這個放牛的人,會帶著他們,走向更好的生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