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人拿紙來當錢用?
劉徹看紙的目光已經不一樣了,要知道這會兒大漢可隻有他掌握了造紙術。
要是替代半兩錢,豈不是省略了以後出現的五銖錢?
他現在急切想知道,後人是如何操作!
【這個問題,宋朝人是經過深度思考,可換成拿來主義的明朝人變成了一個怎麼也想不透的問題,紙拿來刷上圖案怎麼就能當做錢來用?】
這一點朱元璋深有體會,他隻知道元朝時就有紙鈔,紙就是能拿來當做錢用,朝廷缺錢也無妨,放開了印就是,可是紙鈔為何不斷貶值,這是個連他也捉摸不透的問題。
此時朱標已經趕入宮中,朱元璋將他招呼到一邊,父子倆一同上這門經濟課。
【前麵說過紙鈔的誕生是鐵錢的兌換券,也就是說紙鈔麵值多少就有多少鐵錢、銅錢作為備用金。這個時候是不必擔心紙鈔貶值問題,因為隨時可以拿來兌換鐵錢、銅錢。】
光幕出現元朝不同時期的紙鈔,輕緩的音樂跟著響起。
【可隨著這種兌換券被宋朝朝廷認定合法,印刷權利也轉到朝廷手裡,宋朝朝廷發現,兌換券便利完全可以當做法定貨幣來使用,隻有一小部分人才會拿著兌換券來兌換備用金,大部分人還是直接使用兌換券交易,這就導致一部分備用金可能用不上,這時候宋朝朝廷認識到發一萬貫錢隻準備三分之一的備用金就可以,這也就是初步的超發。】
【隨著兌換券大量流通,這個時候宋朝朝廷已經認為紙鈔完全可以當做法定貨幣來使用,沒必要再有備用金,但是需要再準備一些銅錢用來回收市麵上的紙錢,防止紙錢泛濫出現貶值。】
【這個設定有毛病嗎?完全沒毛病,因為紙鈔的便利,令宋朝的商業繁榮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端,哪怕後來的元明清都未再重現這份繁榮。可問題是,隨著國力衰弱宋朝出現錢荒,已經無力回收紙鈔保證紙鈔能夠健康良好運轉。】
【到了元朝,吸收了宋朝紙鈔依托銅錢製的失敗經驗,元朝將紙鈔的錨點定在了金銀和絲絹等實物上。】
元朝的各時期貨幣出現在光幕上。
【經過兩宋、金開墾,漢人已經接受紙鈔流通,作為新生貴族的蒙古人並不認同紙鈔地位,仍然追逐金銀,元太宗窩闊台雖然下令印刷紙鈔,不過流通不廣,到窩闊台死後才過去兩年,紙鈔發行權利已經降至地方,也就是各道印各道的紙鈔,這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每個省都印屬於這個省的貨幣,這種紙鈔有些依托於絲絹有些依托於金銀,因為錨點不同,無法相互兌換,也就是自己內部玩,不能出各道地盤。】
【為了改變這種紙鈔割據亂象,元朝朝廷又設定了銀鈔相權,由中央發行“中統鈔”,這也是銀為本位可施行兌換的雙貨幣流通,也就是民間可以拿鈔換銀,銀換鈔。】
【可惜蒙古時運不濟,蒙古不到百年史基本上就是半部修黃河史,這條流淌了幾千年的黃河再次出現了泛濫。再加上打仗和
自然災害,導致朝廷準備的備用金不斷挪用?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到後期朝廷無力兌換。】
【無力兌換會出現什麼後果?市麵紙鈔一直增加,紙鈔泛濫就會出現貶值,畢竟人心裡金銀銅等貴金屬才是不貶值的錢,紙鈔就是一張紙。這時候能換金銀的換成金銀,不能換得也儘量藏著銅錢金銀使用寶鈔。】
【紙鈔不斷貶值,人手裡的財富也跟著貶值,原本一頓飯可能知道一貫紙鈔,紙鈔貶值後這一頓飯可能漲到十貫二十貫,這還不算結束,紙鈔貶值怎麼辦?】
【宋朝人已經給出了解決辦法,“交子”不行改成“會子”,蒙古人也這樣乾的,拋棄不斷貶值的“中統鈔”,改成新鈔“至元鈔”,當然禁止“中統鈔”流通,不代表百姓手裡的“中統鈔”就成為廢紙,這些“中統鈔”需要換成“至元鈔”再使用,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中統鈔”兌換成“至元鈔”還是原來的價值嗎?】
所有人心頭都浮現了一個答案,不會。
很簡單,這個時候的“中統鈔”已經貶值過了。
【本來能買一頭牛的“中統鈔”換成“至元鈔”隻能買一隻雞,這時候國家已經限製紙鈔兌換金銀,買金銀,相當於逼迫人持有紙鈔,顯然無形中百姓手裡的財富貶值了,而這種換鈔的把戲元朝足足玩了三次,相當於變相從民間劫掠了三次財富。】
【玩到最後當然玩不下去了,國家朝政製度崩潰,激起民變,也就有了各地紅巾軍起義,也有了開局一個碗的朱元璋出現。】
朱元璋沉默下來,他幼年時家裡就為地主種地,他爺爺那輩還能養活兒子,到了父親這輩連兒子都養不起,他才因為餓肚子跑去當和尚。
以前雖然知道是變鈔引起,卻稀裡糊塗不明所以,原來家裡的財富就是這樣被無形掠奪走,他又想到如今一片亂象的寶鈔,心裡很沉重。
因為不斷打仗,寶鈔一直在超發,他是不是走上了北元老路?
【紙鈔到了明朝,朱元璋發行大明寶鈔,他知道寶鈔的發行製度嗎?清溪打賭,他是不知道的,他隻是延續了元朝的做法。】
【不過這也怪不了朱元璋,從金朝開始,中原銅礦抵擋不住千年的開采,銅礦匱乏,而金銀在華夏大地本就是稀缺金屬,沒有銅錢作為主流貨幣,隻能使用紙鈔,蒙古最開始是流通銅錢金銀,可惜隻維持了幾年就因為條件限製不得不改為紙鈔。】
【明朝建國也麵臨這一窘境,不過明朝也很幸運,隨著鄭和七次下西洋,明朝中後期大量白銀流入華夏,挽救了明朝岌岌可危的財政問題,可惜還是挽救不了崩潰的大明寶鈔。】
光幕出現了幾張彩繪,明朝寶船抵達西方國家港口的圖案。
【現在再回頭來看,大家應該明白紙鈔為何能當做錢來用了,因為國家賦予了信用,紙鈔就是國家的信用貨幣,一旦無力兌換,國家會遭遇信用危機,民間對紙鈔信任產生懷疑,紙鈔自然會大幅度貶值,發展到後來被拋棄,這個時間其實不長,也就幾十年時間。】
彩繪消失,
光幕變成白色,出現了信用兩個字。
國家信用一詞首次出現在古人耳中。
聽著有點怪。
再聽聽,好像有點領會了。
【隻是元朝因為軍費、天災,加快了信用貨幣被拋棄的進度。】
光幕出現一表格,列舉了元朝短短幾十年經曆的戰爭和自然災害。
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基本上除了打仗就是治理黃河。
【不過在朱元璋在位期間,大明寶鈔雖然不能兌換金銀,還是可以拿來繳稅,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寶鈔價值,可是經過元朝的不斷變鈔,百姓已經對手裡的寶鈔不那麼信任,再加上當時還有銅錢一塊流通,銅錢是實物不會貶值,老百姓又不是傻子,當然是藏著銅錢,使用不斷貶值的寶鈔。】
【這跟宋朝出現錢荒一樣,大量銅錢被藏匿,無形中市麵上流通的銅錢變少了,銅錢變少再次出現錢荒,無錢可用就得發行紙鈔,紙鈔一多又會貶值,簡直是進入了死循環!】
朱元璋頭痛,可不就是這個道理?
難道就沒有完善之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宋朝出現錢荒是因為宋朝經濟繁榮,周邊國家跟宋朝貿易,隨著貿易往來,宋朝的銅錢進入這些國家,宋朝的銅錢遠比當地國家銅錢□□,自然而然代替本國貨幣,大量銅錢外流,又加上本土銅錢隱匿,令宋朝幾次出現錢荒,不得不使用紙鈔,這也是元明兩朝的痛點。】
朱元璋在建國之初就頭痛過錢少,後來追尋過原因,隻知道宋朝開始中原的銅錢無端端少了,元朝也出現了錢荒。
他一直不知道這些錢去了哪裡,甚至懷疑是不是被人帶入地下,現在才知道錢去哪裡了,恐怕帶去地下的隻是一部分,周邊幾個國家共同吸血,宋朝哪怕鑄造再多的銅錢也扛不住!
很快他又注意到天音所說少了後麵的清朝,思索了一下很快聯想到大明中後期大量白銀流入一事。
看來是便宜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