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抬頭目光如炬。
【孝廉講白了就是挑選道德品德高的人才,這種製度一開始是好的,後來變了味,成為世家大族相互吹捧的手段,底層人才若是不投靠世家大族,連孝名都傳播不開,更不要說什麼養望,這玩意是世家大族才能玩得轉。】
【兩漢蜀漢的秀才,源於舉薦,就是地方官員舉薦人才,這種後期也被世家貴族壟斷,發展到地方官員舉薦的全都是當地世家。世
代當官千年門閥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
秦王政心裡點評,這項選拔人才製度不適合大秦,大秦選人隻從官學挑選,靠孝出名的人才……
秦王政了然。
這不就是儒家認定的人才嗎?
【察舉製做官途徑被世家貴族壟斷,從曹魏開始,不再接受孝廉和地方秀才,既然你們推選的人才我不滿意,我就派人親自下地方去挑選人才。】
【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製就是朝廷自己選官,中正是選官的官名,有大小之分,大中正是各州郡推選的中央官員,需要德名兼具,小中正就是地方選官之人,先由各地小中正統計地方人才,這種人才靠的是鄉裡推薦,並不是小中正寫上誰就是誰,人才列在表中後,小中正還要寫評語,再協助大中正根據這些人才劃分等級,因人才分九個等級,被稱為九品中正製。】
劉徹驚喜,這個法子好,完全可以補足察舉製的不足。
將天下人才儘入彀中。
【中央再根據大中正的列表選官,這種製度顯然要比察舉製先進,避免了地方官員弄虛作假,可惜任何一種製度發展時間一長都能找到漏洞,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選官的中正出身世家大族時,選官時的評語自然也傾向對家族有利的一麵,九品中正製再次成為世家門閥手中的工具。】
劉徹無所謂,政策嗎?到最後都會變樣,不過沒關係,變了再改就是。
不會有人一套政策用到頭,改都不改的吧?
【到了隋文帝,為了減弱地方世家對人才的壟斷,廢除了九品中正製,恢複了漢朝的察舉製,隻是隋朝的察舉製跟漢朝不同,選的是誌行修謹、清平乾濟兩科。前者有德,後者有才,這兩樣人才被地方推給朝廷後並不是根據地方評語選官,而是多加了一道殿試。】
【很好理解,楊堅接受地方推舉的人才,隻是這些人才能不能做官,先考個試吧,楊堅出題,麵試,挑選符合他心意的人才。】
咦,學到了,下次試試。
劉徹修修改改完善自己的選才之舉。
【直接將人事權從世家門閥手裡轉移到皇帝手裡,楊堅在位期間還是世家推舉人選中挑選合心意的人才,大致在世家門閥可以接受範圍內,畢竟皇帝再怎麼挑選,都是世家門閥推舉的人選。】
【可到了楊廣時就不一樣了,為了將人事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他直接改進了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公元607年,楊廣下詔頒布進士科,每年定期考試選拔人才,“進士”就是通過考試的備用人才,考試內容以詩賦為主,儒家經典、時事政治為輔。】
“報,晉王到。”
大雨中,楊廣被帶到殿門外等候,雖然披著雨具,臉上卻被雨水打濕,披散的長發增添了他的狼狽之色。
“讓他滾進來!”楊堅冷哼一聲。
心中惴惴不安的楊廣進來,剛跪下喊了一聲“兒臣叩見父皇母後。”
話音剛落就被楊堅出其不意踹了一腳,楊廣在地上翻
滾不敢反抗。
“你這個孽障,敗家子,今日看我就打死你!”
獨孤皇後重重咳嗽一聲,被提醒的楊堅冷眼刺了次子一眼,坐回原位,“滾去跪好!?[]?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楊廣鬆了口氣,一瘸一瘸走到太子楊勇身邊跪下。
有阿娘在,父皇就不會殺他。
自從知道未來自己是皇帝,楊廣心裡滿是興奮,哪怕知道未來要跟關隴貴族對著乾,他也不在乎。
他可不像大哥傻乎乎的當那些親戚是好人,還親近被父親警惕的世家,他早打定主意,等他掌權就完成他爹都沒能完成的壯舉,他才不會像他爹這般委曲求全,對親戚退讓。
有些人哪怕知道未來,脾氣也不會改變,隻會變本加厲,一條道走到黑。
楊廣在知道未來自己的失敗經驗,已經打定主意,當皇帝後將關隴貴族下一代一網打儘。
【每年考試選舉大量人才,這些人才哪怕大浪淘金也能找出世家門閥遺漏的人才,那麼楊廣是要吸納這些民間遺珠嗎?不是,楊廣的目的是要打破北方關隴貴族對人才的把控,同時引進南方世家人才來打破北方高門大戶的壟斷。】
【楊廣在位時期,關隴貴族對楊家的態度發生急劇改變也就了然了,楊廣的科舉製無疑在撅世家對根基。】
【千年世家之所以被稱為千年世家是因為其對知識的壟斷,這些門閥士族將家族利益高於國家利益,國可以破,家族利益不能損,這也是楊堅之後,楊廣走到世家敵對麵的原因。】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楊堅短短九個月摧毀北周的反抗,殺死宇文贇的後代,建立了隋朝,因為得來太輕易,就注定了這一切要由子孫來還。】
楊堅如遭雷劈,所以他跟老上級一樣斷子絕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