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2 / 2)

他將會成為罪人,一個什麼沒乾,被釘在曆史上的罪人!

楊廣跌跌撞撞往護城河跑去,縱身一躍。

楊堅做了一個噩夢,驚醒過來更是滿頭大汗。

守夜的內侍聽見床上動靜,點了蠟燭走進來。

楊堅就著內侍的手喝了一碗溫水,然後才躺了回去。

他睡不著了,腦海裡又浮現起幾日前接到的密信。

江都來的傳信,一想到信的內容,楊堅就心如刀割,他沒想到二郎性格這般倔強。

想到楊素描述二郎被救回後,一直不說話,宛如沒了生氣,他就痛徹心扉。

若上天再給他十年時間,他也有精力斬斷朝中亂象,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他老了,就像獸群裡已經步入年邁的王,是個年輕力壯的猛獸都想挑戰他。

知道二郎未來所為,全天下都不想要一個亂來的君主。

好不容易得來的安穩,沒有人想要再進入亂世,亂世中死人太多了,誰也不知道自己會成為彆人的墊腳石。

人老覺少,楊堅能夠感受自己的精力大不如從前,看折子也變得費力起來,還是那些字,放在一起卻變得很難理解。

楊堅在恐慌,他這時大概跟秦皇能夠產生共鳴,那種不甘心生命力喪失的恐懼,他是皇帝,是所有人的君主,掌控著天下萬物,他怎麼能死?

怎麼能在知道自己建立的王朝在死後不久跟著覆滅呢?

楊堅不得不承認他畏懼死亡。

歎息一聲,楊堅無聲開口,“二郎啊,阿耶能為你做的都做了,不要辜負阿耶對你的期望。”

足足走了半年才越過崇山峻嶺來到嶺南。

嶺南不僅多山,還多山林,路邊蛇蟲更是隨處可見。

從江都遷徙跟著過來的人,都是一臉嫌惡,骨子裡冒出對蛇的恐懼,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恐懼基因。

途中遇見商隊,商隊遠遠跟在隊伍尾處,看到路邊被打死的蛇,搖了搖頭,“這都冬日了竟還有蛇出沒。”

商隊其他人看了看仍然蔥蔥鬱鬱的樹木不說話了,嶺南有冬天嗎?

嶺南的冬天就跟北方的秋天一樣,不怎麼有存在感,車隊跨越蔥嶺改坐船,順風順水船隻行了半個月就抵達了廣州。

此時的廣州已經有夷人出沒,這並不稀奇,從漢時期,周邊國家就已經跟這塊土地通商,知曉這邊情況,沿海派人過來通商再正常不過了。

廣州進貢的香料犀角象牙等貢品不少就來自周邊小國。

楊廣一行人到來,廣州刺史已經提前收到消息,殷勤在港口等待。

楊廣並不喜歡廣州這個名字,這跟他名諱衝了。

楊廣情緒很低落,在自己搏命反抗玩笑似結束後。

他無法忍受這樣的結局,他寧願享受過之後轟轟烈烈死去,也不願意什麼都沒做卻要背負不屬於他的罵名苟活於世。

楊廣情緒不高,對待這偏僻之所的刺史也是愛答不理。

廣州刺史仍然很諂媚,儘所能為這支特殊的隊伍接風洗塵。

幾日調整過後,連年幼的皇孫都恢複了過來。

楊廣卻沉醉在酒水中,試圖用酒精麻痹自己。

皇孫楊昭前來請安,醉醺醺的楊廣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冷笑一聲,“不是最寵愛的皇孫嗎?還不是送來一起流放。”

楊昭自小被養在祖父母身邊,深受二人影響,獨孤皇後支持楊廣上位,未必沒有最愛孫子的功勞。

人都會偏心,一個是跟父王對著乾,總想試圖將母親權力從朝堂中驅趕走,一個早早生下嫡長孫,還聽話,讓娶誰娶誰,府裡乾淨,在外也是眾人稱讚。

更不要說楊昭還是嫡子,太子至今未生出嫡子,嫡孫分量直接在獨孤皇後心裡加重分量,在獨孤皇後看來,嫡孫才是孫子,庶出就是給口飯吃的阿貓阿狗,長大後分個爵位打發了,想要覬覦皇位是想都不要想。

楊昭生來就要做皇長孫,突然受到父親牽連,祖母病重,祖父翻臉二話不說將他驅趕出京,年少的他還要照顧母親和弟弟……

此時還受到父親的譏諷,楊昭心裡不是不難過,但更多是鬆了一口氣。

他低下頭奉上一封信。

“祖父讓兒子抵達廣州後交給您。”

老頭子還有信交給他?

楊廣遲遲沒動,楊昭也沒收回去,就這樣父子二人僵持著。

不知過去多久

,楊廣嗤笑一聲接了過去。

楊昭手放下,悄悄捏了捏發酸的手臂。

楊廣麵無表情打開信,信裡還是老調重彈,讓他好好經營嶺南,不過多了一些內容。

“最南邊的海島隔著大海還有一片不小於中原的土地,那塊土地上土著少,都是平原地帶。我兒暫時在廣州多經營幾年,造船去找這塊陸地,未來大隋一旦有個不幸,你可將封地的人口一塊都帶走。”

“萬萬不要再逐鹿中原,你父我一生不自由,以前在宇文家統治下兢兢戰戰,後來稀裡糊塗當了皇帝也備受製約,中原王朝壽命有數,天音言之不過三百,父深以為然,反倒是交趾等小國國祚更長,我兒可跳出中原去海外開辟新土地,等中原再陷入戰亂,子孫可挾持百年積攢奪回我大隋江山。”

楊廣嗤笑一聲,說這麼多不還是告訴他幾百年後再奪嗎?那時候他骨灰都不一定存在了。

隨手將信扔給楊昭,“這任務交給你了。”

他喝了一口酒,覺得這提議非常不錯,老頭子安排的任務就交給他最疼愛的孫子,他是不管了,他今生哪怕是死,也要埋在中原!

新一年是個豐收年。

朱棣看著城外土地很開心,種紅薯好啊,隻澆幾次水,需要的水比種植小麥還要少。

哪怕結出的果實也沒有後世的誇張,畝產也沒那麼高,光耐旱這一點就足以彌補其他不足。

種玉米好,高高的玉米稈子可以拿來喂牛羊,不嫌拉嗓子玉米棒芯也能一塊磨成麵。

重要的是耐旱,隻澆幾次水。

特彆適合旱田極多的北方。

種土豆好……

想不出更多誇讚的詞了,朱棣也不介意,滿臉喜悅看著望不到邊的田地,像極了辛苦一年等待豐收的老農。

“種土豆好,種紅薯好,種玉米好~”朱棣哼著自創小調,轉頭問身邊的農官。

“玉米可以采了?”

農官忙點頭,“玉米可以,紅薯還要晚半個月,土豆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

朱棣意氣風發道:“馬上就到中秋節了,俺要在中秋節前知道玉米產量。”

農官也是一臉喜氣洋洋,“下官這就去安排。”

皇莊裡的佃戶已經整裝待發,除了佃戶,還從外征了一群農戶提前服明年的役。

浩浩蕩蕩的人穿梭在玉米地中,先掰下已經老了的玉米棒子,很快一筐筐玉米從田間運送到田頭,再倒在地頭上。

田頭也有驢車將一車車玉米棒子送到莊上,莊子已經提前空出了一大塊平地,堆積的玉米棒子被老少女工扒皮係在一起,掛在搭起的竹竿上晾曬。

所有人都是一臉豐收喜歡,皇帝老爺可是說了,這些糧食也有他們的份,外麵各種找關係買新糧的,得知皇莊佃戶今年也分了新糧,就提前出大價錢瓜分了佃戶分到的新糧,準備拿到南方去種。

每家每戶分到不少錢,這些錢拿去買陳糧,可以吃兩年了,就算明年鬨起饑荒

他們也不用再怕了。

家裡有糧,心裡不慌。

朱棣沒在田頭多待,錦衣衛搬了一筐皇帝親手從田間掰的嫩玉米,將皇帝護送回宮了。

回到宮中,皇帝吩咐全煮了。

自己隻留了四根,其他都高興分享給留在北京城的官員。

因為玉米有限,每人隻分到半根,半根嘗嘗味道,不僅不難吃,味道還帶著甘甜。

不少人發出質疑,“這還是粗糧嗎?”這分明就是細糧!

河北皇莊大豐收,新糧產量遠高於現有糧食產量,這可是不少人親眼所見,皇莊所在的田地又不禁止人靠近,采收時有人親眼看見。

多少糧食,心裡一算都能算出個大概。

“上天保佑我大明!”不少人喜極而泣,這麼多糧食,尋個旱地,種上個十畝,哪怕遇見旱災其他田絕收,隻侍弄這十畝也夠一家人活命了。

更不要說土豆和番薯的果子是埋在土裡,埋在土裡意味著什麼?

不怕蝗蟲啊!

農民抵抗力太差,不就是在抵抗災情方麵太差嗎?

有人已經盤算將屬於自家的荒山也給種上,也就辛苦幾日,種在山上不用擔心洪災。

哪怕種得少,隻種一畝地那也能活命了。

皇帝老爺可是說了,第一年收獲的新糧拿來做種子。

第一批玉米曬乾脫粒,沒等儲存就被送去地方官府售賣。

價格不高,一分錢兩粒,買上一百文,就有兩百粒,足夠種一畝地。

家境貧寒的相互抽錢買個兩百粒再分分,反正種上一年,明年可以用自家的種子,雖然不明白官老爺為何囑咐玉米地最好跟鄰家挨著,但大部分還是聽從了。

頭一次種新糧,心裡也沒個底,還是聽從有經驗的官老爺。

買到新糧的老農剛走兩步,又聽到不遠處有詳解講解新糧種植的農官。

“玉米要育苗,怎麼種,棉花怎麼育苗,玉米就怎麼育苗,正月過後就能育苗,平時用草蓋起來,日頭好的時候掀開稻草曬曬太陽,咱們這邊比南方要冷,最好等清明過後一個月,氣溫徹底變暖再移栽,種的時候旁邊可以點些豆子,能讓玉米長勢更好。遇見什麼問題,就來問,村裡有識字的鄉佬也可以帶一本農書回去,都是後世結合的經驗,可能不怎麼對應我們現在的氣候,大家可以拿來做參考。”

老農一下走不動路了,他正好有個識字的孫子,腳步一轉老農擠進人群中,“俺要一本。”

“都有,都有,大家彆著急,這是皇上開恩給咱們印的。隻要兩文錢,兩文錢可是連紙都買不到,更不要說是一本農書了。”

“皇曆要不要?今年的皇曆改了,下麵多了些田間常見藥材,大家遇見可以采了自己用。一些藥材藥鋪裡也是收的。”

老農二話不說,“要!”

一翻書,上麵還有繪圖,他認出來了是隻豬。

皇曆上印隻豬做何?

老農懷揣

著這個疑惑回了家,一回到家先將玉米種子掛起來⒗⒗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避免被老鼠啃了,然後慈眉善目將小孫子叫過來,將兩本書遞過去,讓他幫著念。

小孫子念得磕磕巴巴,但好在沒有生僻字,都是常用的字,也不是饒舌難懂的文言文,全是大白話。

老農也聽得懂,聽到怎麼堆肥眉飛色舞,聽到怎麼在冬日做豆芽,兩眼放光,聽到豬難產怎麼處理,以及母豬產後該怎麼護理,直接興奮起身。

他孫子很不理解爺爺的興奮,“咱家又不養豬。”

老農拍了孫子的小腦袋瓜,“現在不養,不代表以後不養。”

他看皇曆眼神都不一樣,這哪裡是皇曆,分明是皇帝老爺贈予他們的致富秘籍!

“還是現在的皇帝老爺好。”

以前的皇帝老爺也好,殺了不少貪官,可是窮呐,跟他們一樣窮,現在的皇帝老爺好,能帶他們致富。

朱棣最近蕩漾百姓熱情吹捧中,已經被捧得暈迷糊了,哈哈哈,老百姓說他比他父皇做得好!

哈哈哈……

朱棣快要樂瘋了,以後誰還敢拿他奪了侄子江山這事說事?

他可是得到百姓擁護的明君,就跟那唐太宗李世民一樣,哪怕殺手足逼親爹,隻要對百姓足夠好,誰也抹去不了他的功績。

朱棣摸了摸眼角,不行,他要穩重。

他是要做明太宗的人!

悄無聲息在皇帝群裡炫耀了一下,哎呀,這種好事就應該跟大家分享,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應該敞亮,他朱棣不是那種對家人有所保留的漢子。

朱元璋沉默盯著群,許久未說話,腦子裡還是嗡嗡作響。

他坐在椅子上冷靜許久,還是無法想象,百姓心目中,老四做皇帝竟然比他做得好。

朱標已經看到了四弟炫耀內容,笑了笑,另一位四弟雖然當了不少年皇帝,但還是讓他感覺到有幾分熟悉。

以前爹在外打仗,娘忙著管理府外的事,幾個弟弟基本是他帶大,老四什麼性子,他可是比老父親還要清楚。

老四現在的模樣像極了知道老父親無法拿棍子打他,隔著時空,躍躍欲試來招惹父親。

彆看他是炫耀,話裡話外取笑老爺子皇帝沒他做得稱職,說再多也掩蓋不了他想要爹誇他。

說他這個皇帝做得好。

朱標就不信爹看不出來,偏偏老爺子就是不說,父子就這樣僵持著。

朱標倒是無所謂,就是可憐這個世界的老四,每當爹被另一個四弟氣著,這個世界的四弟都會挨一頓打。

想到昨日跑到太子府哭訴這日子沒法過了,想要他幫著求情說服老爺子放他回北平的四弟,朱標抿嘴,用老爺子的賬戶發了消息。

【明太祖朱元璋:四弟,我是大哥……】

朱標詢問另一個四弟做了什麼,那邊沉默半日,發上來數萬字解說,顯然一下午都忙碌這件事上了。

朱標拿到了指南,也拿到了朱棣命人整合的農書、皇曆。

他粗粗看了,覺得這計劃完全可以拿來用。

“爹,老四這皇帝當得也不錯,雖然時常打仗,也沒像漢武帝一樣被罵窮兵黷武,後世名聲也不錯。”

這就很難得了,得位不正的皇帝不少,曆數下來也就李世民和朱棣沒有背負太多罵聲。

朱標也沒怪罪老四奪位,隻怪自己死得早,他死後,老爺子應該選下麵弟弟才對,為了他才選擇皇孫繼位。

允紋一上來就想要弄死自己叔叔,不能說錯,可輸了就是輸了,曆來皇位之爭哪能不流血。

上位的是四弟,他還很欣慰,大明好歹沒二世而亡。

朱元璋正大光明看朱棣傳過來的消息,也翻了翻新皇曆,皇曆中還有牛馬常見病症,病症起因和治療藥物都寫得清清楚楚。

老朱心想,當年他要是有這麼一本指導書,也知道怎麼放牛,不至於牛病了挨劉地主的打。

要是能過得下去,他也不至於做了皇帝。

“讓翰林院整理一下,不能輸給老四,咱也要印。”

幾次科舉選出來的人朱元璋都不滿意,一個個問啥啥不知,就知道四書五經,老朱眼不見為淨全扔進翰林院養著。

養了幾年覺得不劃算,連科舉都停了,正好可以讓這些吃白話的乾點活,當官不行,編皇曆總該行了吧?

再不行,滾回家吃自己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