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地裡的糧食陸陸續續成熟了。
知青們跟村民一起被派了農活,農活有高工分和低工分。
劉瑜婷每個月都有一三門冰箱的食物,不需要讓自己太辛苦,因而選擇了最輕鬆的活,與大隊上的老人一起在打穀場翻曬糧食,每天就五個公分。
便是如此,忙碌了半個來月,劉瑜婷也累的夠嗆。
雖累,可看到了一擔擔糧食入倉,個個甚是滿足。
可,轉天大隊長便帶上大隊上的青壯年,將大部分糧食送去公社,上交公糧。
在女知青屋內,三個姑娘正有一搭沒一搭的合計著要吃幾頓飽的,汪玲玲提議殺隻雞。
“再等等,入冬前吧,反正冬天不會下蛋……”詠梅點頭。
“那入冬後要不要全部吃了?”汪玲玲想想便流口水,可是有三隻下蛋雞呢。
詠梅點頭之前,問了問劉瑜婷,劉瑜婷無所謂:“你們同意,我也同意……”她在給自己按摩手腳,真的很累哦,皮膚曬黑了兩個度,就算是戴草帽和口罩也無濟於事。
“……好好歇兩天,便可以跟著村裡一起進林子摘山貨……”詠梅對著炕上兩個挺屍的姑娘提醒道。
自己轉身去做飯,她多付出一些也沒有報怨過,劉瑜婷和汪玲玲平常都聽她安排。
“摘什麼啊,詠梅姐……”對吃的,汪玲玲很是執著,大聲喊道。
“木耳蘑菇之類的乾貨啊……曬乾了,可以寄點回家的。”詠梅知道汪玲玲很是顧家,這一點,她是支持的。
之後一連一周,白天知青們跟著村民進林子,晚上將收獲晾曬起來。
接著大隊長通知要分糧了。
知青隊長又帶著大家去排隊分糧,到手的大部分是粗糧。
還因為知青沒有人頭糧,糧食是絕對吃不到下一個收獲季節的,好在每個月有知青補助。
“姐,詠梅姐,不夠吃,咋辦啊?”汪玲玲欲哭無淚。
“不是還有每個月的知青補助嗎?不會還要寄回家吧?”劉瑜婷不可思議的道。
“哪像你啊,父母雙職工,隻有一個弟弟在念書,我家就我爸爸一人上班,下頭三個弟弟三個妹妹……嗚嗚嗚……”汪玲玲想想自己為了八個公分累死累活的半個月,不由的悲從心來。
“好了,彆哭了,也不是沒有法子,入冬後,你就在炕上貓冬,一天就喝兩頓稀的,熬到了開春,你又可以進林子找找野菜……”收成不好時,百姓就是這樣過來的,當年饑荒時,一天喝一頓,也都活下來了。
“要不,你的母雞換給我了,我給你五十斤紅薯……”劉瑜婷聽了有點心酸,道,也是自己不想吃太多紅薯,吃的燒心。
“真的?”汪玲玲一擦眼淚,又確定一回。
“真的,你去大隊借大稱吧。”劉瑜婷轉身對詠梅說:“我殺一隻,留一隻,明年就不必從小養起了。”
詠梅笑著點頭。
……
過了十月,地處北方的店家屯天氣漸漸變冷。
這天,劉瑜婷睡到半夜,被睡在中間的詠梅推醒:“瑜婷,玲玲,快快,要地震了……”她來的久,知道這裡隔上兩三年便會震一震。
“啊……”三個女知青披上衣服就往屋外跑,跑到門外,被冷風一吹,立馬清醒,又不約而同的跑回去,有抱被子的,有提包裹的,有一手包裹一手被子的。
這個時候,知青隊長也帶著兩個男知青跑出來了,正在隔壁大喊著她們的名字呢。
男女知青屋是有一堵牆隔著的。
聽到她們的聲音,知道沒事,鬆了口氣,知青隊長大聲喊:“走,一起去打穀場。”說著讓兩個男知青去搬一袋紅薯和一捆柴禾過來,自己又冒險回了屋,抱出三個人的被褥。
六人深一腳淺一腳的去打穀場。
路上遇到大隊的民兵們在敲著鑼,用三節手電筒四下檢查,看看誰家塌了房子,誰家有人在地震中受了傷。
到了打穀場,才發現大部分村民都到了。
一堆堆火燒起來,紅薯的香甜味從四麵八方飄入鼻端。
“去那邊吧。”知青隊長指一指最邊上,又道:“你們先站著等等吧,我用火將地烘一烘,再坐下來……”
“辛苦隊長了。”汪玲玲甜甜的道。
劉瑜婷就抱出一床被子,這個時候,將被子一抖開,將修長身子一包裹,挺暖和的,錢與票,她是縫在運動內衣和單衣兜裡,那屋裡除了課本,也便隻有幾套換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