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水稻套作(2 / 2)

也不怪林老二會這般動心。

主要是這年代糖為奢侈品,蜂蜜等物尋來又頗為危險,因此老百姓們想嘗一點甜味都很是艱難。便是林立文做官後,家中條件開始變好,林家也無人會為了一點口腹之欲去花費許多錢財來購糖。

至於林立文,他一個大男人對甜食的喜愛度一般。於是從穿越來至今也有幾年,他好似也未怎麼食用過甜食。

*

將江縣大致巡查完後,林立文與林老二便打道回府了。

回到牧州屯田司府衙時,已經是傍晚了。

“大郎,你們回來啦!”見到林立文,錢秀秀很是高興:“這一路巡查辛苦了吧?餓了沒?我去讓人給你們準備點吃的。”

林楊氏還說道:“還得燒點熱水,讓他們泡泡熱水澡,身子好能舒坦些。”

這次巡查前,林立文就有做好了夜宿驛站的準備。因此出發的人便隻有他與林老二,並未帶上錢秀秀與林楊氏同行。

“哎!”錢秀秀應了聲,趕忙下去吩咐人準備了。

之後林立文與林老二吃了頓熱乎乎的飯菜,又泡了一個熱水澡,換上錢秀秀與林楊氏分彆給他們準備好的乾淨衣裳後,整個人便懶洋洋的了。

林立文回了房間裡,趴床上就準備好好睡上一覺時,錢秀秀推門進來了。

“大郎,你晚一點在睡。”隻見錢秀秀手裡麵正拿著藥膏:“我瞧著你脖子上似有好幾處蚊蟲叮咬的紅腫,待我給你抹點藥後,你再睡吧。”

原來之前林立文吃飯時,錢秀秀就注意到這一點了。便特意去找了藥膏來,等著林立文洗完澡後,她好幫忙抹上。

“多虧我家秀秀心細,我正癢得難受呢!”林立文便笑著解開衣服:“我後背也還有一些,勞煩秀秀幫我一並抹上。”

衣服解開後,錢秀秀發現林立文後背果然不少紅點,頓時就心疼壞了:“怎被叮了這麼多地方!”

這些都是入住江縣驛站裡被叮咬上的。

畢竟林立文這官做的不夠有錢,舍不得花錢去打點驛站裡的差人,這免費的住宿條件便可想而知了。

林立文便道:“越往南,這天氣便越熱,蚊蟲便也會多些了。”

這也不是假話,比如之前在吉州時,林立文也有這個時候去巡查。那邊天氣就遠不如南縣江縣這邊暖和了,林立文也就沒受到蚊蟲叮咬之苦。

但雖然沒有蚊蟲,晚上睡覺時的天氣卻是冷的。這便導致林立文與林老二在吉州去往各縣城巡查時,都是自帶棉被上路的。

不過這些事沒必要跟錢秀秀說了,說了也不過是讓她平白擔憂一下。

待到錢秀秀替他抹完藥膏後,林立文終於也能舒舒服服的睡個好覺了。

這一覺直接睡到天大亮。

林立文早起食用過朝食後,便帶著林老二先去那五十畝官田處查看一番。見著稻苗長勢良好,沒什麼問題後,才回的府衙。

在巡查完的第二日,也是他們從南縣江縣巡查完回來的第三日,林立文便又帶著林老二去往最後剩下的兩個縣城去巡查了。

待到這次巡查完回府,林立文便將自己關進了書房裡,開始對所巡查的筆記,進行整理與統計。

當初跟永興帝提議在牧州進行試種前,林立文就有對皇朝所有的府州大致情況,進行過細致的查閱。

在那次查閱當中,使得林立文發現,林家所處的衡縣竟然是牧州整個府州最靠北的一個縣城。

衡縣的氣候情況,擁有原主的記憶且還自己親自體驗過的林立文很是清楚。所以當時未被永興帝召去京城前,林立文便已經開始準備在衡縣進行早熟稻種的培育了。

早熟稻種培育還是林立文計劃裡的第一步,而第二步便是雙季稻。

而這次的巡查也不過是讓林立文越發的確定,整個牧州轄下十個縣城的氣候,都是適合種植雙季稻的。

然還是那句話,現如今的稻種性能還未經過林立文的親自試種,具體成效如何,林立文也不敢保證。因此他不打算隻采取這一種試種方式。

於是等到早熟試種稻田裡的稻苗長至一定程度時,林立文這日去田裡瞧完回來後,便吩咐人再次進行些許的稻種處理。然後他再讓人將處理好的稻種,播撒至又再度耕耙好,且施了底肥的那留下來的一分水田裡。

在秧苗長成到能被移栽的高度時,林立文又安排人將其種植到十畝已經種植過早熟稻田中。(注1)

那十名農家好手對此吩咐大驚,因為田中之前播種而下的早熟稻穀距離成熟尚且還需要一段時日!

然還不止如此,林立文又命人弄來了豆種,做一些種子處理後,此時田間早稻已經處於半黃狀態。於是林立文再讓人於前一日放乾十畝早稻田裡的水,待到第二日時,他再安排那十名農家好手將處理好的豆種,播種於這十畝放過水的早稻田中。(注2)

這般新奇的兩種種稻方式,也莫說是那十名農家好手覺得震驚不已了,便是跟著林立文許久,自認在種地一事上算得上見多識廣了的林老二,也很是被震驚了一把。

那些個農家好手顧忌著林立文官身的身份,心中雖大感奇異,但卻都老老實實的按照林立文的吩咐去做事,沒什麼人過來親自詢問一下。可林老二卻不同,他當即便對林立文問出了眾人心中最想問的:“大郎,為何要這般種植?”

林立文說道:“我就是想試一下……此時再重新種植一些稻苗或是豆苗於隙中,看看是否能成活……若後種這些還能成活,此法便可使得老百姓田中每年皆可多種上一茬糧食。”

其實這不過是水稻套作法中的稻稻套作與稻豆套作。

隻不過在時下,還未有人用這法子去種植過,因此大家才會覺得震驚。

作者有話要說:注1:

稻稻套作出自《江南催耕課稻篇》林則徐著:“即植於早稻之隙,若寄生然而不相害,及早稻刈則晚稻隨而長,田不必再耕,且早稻之根即以糞其田,而土愈肥,可謂極人事之巧矣。”

注2:

稻豆套作出自清《三農紀》:“泥豆,早稻半黃時漫種田中,經一宿,放水乾。苗二三寸,刈稻留豆苗,去水耕鋤,八/九月熟。”

第一更完成,第二更照舊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