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番外(三)(2 / 2)

甚至皇朝時期,一些貴族還會用玉雕的豬樣式做陪葬。

而史書上的那位林大郎,除了善種植外,他也十分擅長養豬。之前便說了,他養的豬被人稱之為狀元豬蹄,尚未被永興帝發現其種植才能,賜予他官職之前,便常有富戶鄉紳們來林家村尋他購豬。

為的便是那豬蹄。

因為即便當時的豬蹄還未因其堂弟林立澤中探花郎,而得狀元豬蹄這個稱號,但在當時豬的地位本就崇高,豬蹄便也一直都有金榜‘蹄’名的好寓意。

但除了狀元豬蹄外,實際上那位林大郎養殖出來的豬還很是肥碩。在這一塊,曆史學家曾經很驚訝的表示,皇朝時期的養殖家畜的技術也一樣很是驚人。

因為在那個時候,那位林大郎便率先提出來了豬飼料的概念。他懂得如何促進豬的生長發育,還知曉用青草發酵成青糖,去刺激豬的食欲。而且這豬飼料不僅能用在養殖豬上麵,如牛羊等家畜也是可以用這種方法去喂養的。

……

伴隨著導遊小姐姐的講解,趙慕新他們一行人也跟著參觀了一圈當地一些遺留下來的養豬場。

“這些豬圈的設計,也是那位林大郎教授大家的……”

整個養豬場一看便是經過仔細設計的,如哪一部分是專門盛放豬食的,哪一部分是通風散味的,哪一部分又是用來排屎排尿的……都規劃的都很到位。

真的很難相信,這竟然會是一千五百多年的古人便懂得的養豬技巧。

待到參觀完這些曆史遺留下來的養豬場後,便來到了今天下午的重頭戲——參觀林大郎故居。

其實說是故居,準確一點來講應該是林家後人在他原居住的地方,重新修繕了一遍的房屋。畢竟曆經一千五百多年的曆史了,林家那時候條件又並不好,房屋修建所用材料自然也扛不住這麼長的時間。

後來林家條件確實也好起來了,但那位林大郎不是在外放,便是留在京城的農學院裡任教。連帶著他的父母祖父母還有妻兒子女,都一同被接去了京城。

以至於這處的房屋,有好長一段時間其實處於無人居住的狀態。

不過那位林大郎故去後,這房屋被林家後人保管的很好,這才有了他們今日能參觀到的景象。

*

他們這一行人一踏入林家門,首先瞧見的便是一較大的榨油物件。

這物件其實在往前二三十年時,還有一些偏僻一點的山林鄉村也在用。隻如今,這種榨油法已經被稱之為古法榨油了。

“傳聞,林大郎製作出這榨油物件後,以免費給村民們使用的方式,換取一部分大家榨油後所剩下的豆渣,用作肥地和喂養家畜……”

當然,如今擺給大家看的這榨油之物,顯然也不是那位林大郎在時製作的那個,而是後人仿製的。

看完了前院,眾人便來到了堂屋。

寬敞的堂屋裡,擺放著幾樣農具,牆壁上還掛著幾樣農具。而在這些農具前,拉了攔截繩,為的便是不讓遊客們隨意觸碰。

若說外麵的那些古法榨油工具,大家不怎麼認識的話,此刻堂屋裡所擺放的這些農具,好些人便眼熟了。

比如那麥釤,穀風車,曲轅犁還有打穀機等,至今還有好些地方的農民在使用呢!

趙老頭更是興奮的指著一些農具,對著趙老太和趙慕新說道:“這個,這個……咱們家也都還留著呢!”

趙家家裡條件是直到趙慕新的父母那一輩才好起來的,在這之前,是趙老頭和趙老太靠著種地,很是辛苦的才把四個子女拉扯大的。

所以趙慕新小時候不止見過這些農具,有些他也用過。如那穀風車,農忙的時候,趙慕新便搖過它……

趙慕新此時一樣一樣的瞧過去,心中的感觸比之前在學校裡老師講的,和一些資料書上所看到的,來得更為深刻了些。

……

堂屋參觀完後,便是林大郎曾經住過的房屋。

房屋不允許人進去,眾人便隻能在外麵瞧。隻見裡麵端坐著一個林大郎雕像,在他麵前的桌案上擺著五穀的碗碟,而在他的身後的那堵牆上,還掛著一道牌匾。

牌匾上麵寫著四個字——“五穀豐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