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交給了定天司,後麵的秦陽就不管了。
可是定天司這邊審了一下,按這位偏將自己的說法,他隻是想要抱大腿,趁著巡狩隊伍路過臣右州,自作主張的前來借靈脈,前幾天在其他地方的時候,周王的人已經來過了,他還真不知道。
然後,跟隨周王的一個人來說,這人之前是跟隨趙王的,根本沒跟隨他。
兩邊鬨騰了半晌,這個偏將卻成了犧牲品,真假都已經不重要了。
於是,因為這件事,兩邊鬨騰的更凶了,趁機互相懟了起來。
不過這一切,跟秦陽卻沒多少關係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巡狩隊伍也開始順著南境,向著西境前進。
本來來南境,除了察看軍務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防備南蠻之地。
可因為秦陽在,最近南境和南蠻之地之間的衝突都變少了,各方麵的交流也隨之變多了,起碼大門派大勢力都是以交流為主了,下麵的小魚小蝦不在計算範圍。
南境的巡視非常順利,一路到了西境,西邊也沒什麼外敵,沙海荒漠裡,輪轉寺跟屍骨脈最近鬨騰的正歡實呢,那有空去招惹大嬴神朝。
至於北境,更沒什麼好說的,將北境放到最後一站,就是因為嫁衣在北境的聲望最高,前些年才在北境,將妖國和大燕拾掇了一遍,如今威勢更盛,更不用說了。
所以這接下來的路程,若是沒什麼意外的話,就隻需要按部就班的一個一個的串過去就夠了。
秦陽也在接連不斷的遇到前來借靈脈的人。
趙王這邊是實在下不去手了,倒不是因為臉皮薄,是到目前為止,他一個人就借走了二百顆,是最多的一個。
而且他跟葉玄這邊的事,到現在還沒搗鼓明白,再繼續貪心不足去找秦陽借靈脈,前麵發生的糟心事,就成了他自導自演整出來的借口,再去借走最後一百顆的借口。
玩花樣沒什麼,玩的誰都能看出來,那就太低級了,對於他來說,得不償失。
所以後麵呢,陸陸續續又有人來借靈脈,卻沒有了趙王的人,但同樣也沒有打著周王名號的人了,可能都覺得秦陽好欺負,打著自己的名號來了,說是借點靈脈用用,日後歸還什麼的。
本來秦陽還不準備跟這些人玩的,可發現來一個,竟然都是青田君名單上的人,秦陽忽然就懂了。
代國公捅出來這些消息,本來怕是要坑死他的,可誰想秦陽壓根不在意,當了個地主家的傻兒子,散財散的很是快樂。
他們現在便起了彆的心思,大大方方的從秦陽這要走,秦陽肯定是會給,不給前麵做的就失去了意義,這件事也就不完美了。
隻是,秦陽有些納悶,名單上的這些人,怎麼敢這麼做啊,他們拿回去靈脈,真的敢交給前朝麼?
每一個來打秋風的,都是以自己在大嬴的身份來的,甚至為了不讓秦陽說他們是騙子偽裝的,每一次來,都是順手做了驗證的手段,讓人不會懷疑他們的身份。
初到一州之地時,來迎接嫁衣的隊伍裡,亦或者是正式來拜訪嫁衣的時候,這種時候,騙子肯定沒法偽裝成這些大人物的身份。
但還是那個問題,他們拿到了靈脈,也隻能在大嬴用。
秦陽記下這個問題,繼續跟著隊伍廝混。
如今他算是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五百顆名額全部送出去了,誰想因為這件事再針對他,已經沒有可能了。
而另一邊,離都裡,因為這件事掀起的波瀾,引出的爭鬥才剛剛開始。
祭祀魁山的事情,已經快要到了,先期的籌備也已經開始,嬴帝不去已成定局,爭奪這個主事人的事,趙王和周王本就在明爭暗鬥,如今也算是徹底撕破臉,變成了明鬥。
趙王給皇室寶庫裡塞了一百顆靈脈,這些都是他手裡的全部了。
但跟著,周王就以此攻訐他私心太重,明明有兩百,卻隻給一百,明知道神朝如今特彆需要靈脈。
南境就不說了,老問題了,而西境因為沙海荒漠連年擴散,已經眼中影響到西境,種下新的靈脈維持神朝疆域,已經迫在眉睫。
攻訐完後,周王直接拿出來兩百顆!
其中一百顆是他借來的,另外一百顆是神朝中一些人或者門派,心憂天下,所以都給了周王,讓周王代為上繳神朝,也算是報效神朝了。
趙王眼睛珠子都藍了,立刻想到了最初騙走秦陽一百顆靈脈的騙子,可是跟著又想到,不對,那就隻有借走秦陽最後一百顆靈脈的那些人了。
周王什麼時候跟這些人勾搭上的?
這些都是他一直沒拉攏到的中立派,也就是不參與皇子爭鬥,隻忠心不二,為神朝辦事,效忠嬴帝的那一批人裡的一部分。
他不明白也沒辦法了,他已經落入下風。
支持周王代替嬴帝去祭祀魁山的風聲,已經近乎成了大勢。
莫名其妙的,幫周王說話的人也越來越多,除了本身就支持周王的,還有不少中立派。
回到了府中,一個人關進了書房之後,趙王便再也無法壓製自己的情緒,無法維持著在其他人麵前的自信模樣。
他紅著眼睛,一臉陰沉,眼中寒光閃耀。
他不能輸,輸了就徹底完了。
祭祀魁山乃是大典,按理說應當大帝親自去的,可如今的情況,大帝本尊還未出現,法身也沒有要去的意思,自然而然的,這個重任就隻有一個人選了。
太子。
嬴帝讓誰去祭祀魁山,那誰基本上就是太子了。
在所有人眼裡,都是這樣。
嬴帝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遲遲未定下人選。
但隻要定下人選,就等同於告訴彆人,他定下的新儲君是誰了。
趙王急也沒辦法,他找不到什麼可以攻訐的破綻了。
因為周王這些年太穩了,太低調了,雖無赫赫之功,卻也沒有什麼破綻。
在如今的嬴帝眼裡,不犯錯比立功勞重要。
一個不犯錯的穩健太子,自然是最好的。
這種態度,已經在有意無意之中表達出來了,大家心裡其實都有數了。
而同樣的,這一次周王辦的事,任誰看,都是周王更穩,得到的擁護也更多,各方麵也都比趙王更勝一籌。
身為大帝,會選擇誰,已經沒有太大懸念了。
畢竟,除了當年的老太子之外,其他人對於嬴帝來說,沒什麼區彆,連一點點血脈親情都不會有。
……
“嘖,周王?”
秦陽得到消息之後,簡直是震驚。
他一直沒想明白,最後名單上的那些人,借走的靈脈,又無法交給前朝,那他們怎麼用。
如今總算是明白了,他們竟然全部給了周王。
讓周王在沉默多年之後,在最關鍵的時刻,反將一軍。
祭祀魁山的人選,沒有什麼懸念了。
隻是秦陽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是周王。
前朝這麼做,肯定是對他們有利,為什麼?
難道周王已經跟前朝勾結在一起了?
閉著眼睛回憶了一下,似乎就是在嫁衣回來之後,周王的行事風格變了,變得跟嫁衣一樣低調,隻做事不爭不搶,在趙王跟太子鬥的時候,周王都成了透明人。
如今卻在最關鍵的時候,一口氣爆發出了超越趙王的戰力。
難道就是那個時候勾結到一起的麼,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有高人在背後給周王出謀劃策麼?
秦陽揉了揉腦袋,想的越來越遠,心裡一股寒意,慢慢的升騰而起。
是不是自己,都是代國公,或者說前朝大帝籌劃的一環?
是不是以前沒有提起靈脈,這個時候捅出來,連自己可能做出的反應,都是他計劃之中的一環。
一個若隱若現的念頭在腦海中沉沉浮浮,卻連個線頭都沒有。
算了,不想了,還是按照自己的計劃走吧。
那些瓜皮,不會真以為從自己這裡拿走了靈脈,轉身就罵他瓜皮,他還會樂嗬嗬的毫不在意吧。
有本事借走靈脈,就要有本事承受借走靈脈的代價。
秦陽讓自己的人開始散布謠言。
之前是前朝的人故意散布謠言,因為他們用強也沒法弄死秦陽,搶不走靈脈,所以換了個方法智取,以謠言將秦陽推到風口浪尖,明麵上是想要逼死秦陽。
可是秦陽的性子是出了名的,肯定不會要錢不要命,自然會想辦法脫手,所以他們就想方設法來騙走靈脈。
半個月時間,這條謠言在秦陽撒出去大把靈石的情況下,散布的極快。
定天司也開始重新審問當時給他們吐露這個情報的人。
但這種謠言,對於前朝來說,實在是虱子多了不癢,毫無反應。
鋪墊的差不多了,秦陽又給手下派了個活。
“聽說趙王最近找周王的黑材料,找的挺辛苦的,這個情報拿去,讓趙王自己查出來。”
……
十天之後,趙王在書房裡,手捧著一堆情報,仰天大笑。
“好,這件事辦的不錯,在給周王進獻靈脈之前,本王也想不到,他早就投靠周王了,如今更沒想到,這位西境鎮守軍侯,竟然是前朝的人!”
“前朝處心積慮,先是逼迫秦陽,最後將靈脈轉到周王這裡,看這次周王怎麼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