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在食品廠上班,平日下了班會先去趟菜場,買點菜回家燒飯。
今天廠裡臨時加了會班,菜場隻剩下些黃瓜和豆角,張淑芳嫌老沒有買,想著家裡還有一塊老豆腐,半個冬瓜,隨便炒炒就夠娘仨吃了。
誰知打開家門,許久沒回來的小姑子竟然在堂屋裡坐著,旁邊還坐著新姑爺,看樣子正在詢問她倆兒子的功課。
張淑芳頓時有些後悔剛剛沒買點菜,她公公婆婆都在紡織廠上班,一個是車間主任,一個是廠委副廠長,這段時日紡織廠天天加班,她公婆每天都要等到半夜才回家,她丈夫趙建平是個貨車司機,前兩天出差去了外省,因此晚飯的時候家裡一般隻有他們母子三人。
趙家日子不錯,解放前家裡有鋪子有產業,解放後都歸了公,一家人守著個四合院,撈個鐵飯碗日子也能過。
對於小姑子,張淑芬觀感十分複雜,愛打扮愛漂亮,雖然家裡不缺她那點工資,但也從沒想過掙了錢給爹媽侄兒買點什麼,被寵著長大的女孩子嘛,在所難免。
結婚後好了一點,每周日都會買點東西回來看看父母,今天不是周日,張淑芬心裡不禁有些疑惑,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
“秀娟,還沒吃飯吧,你和青啟先坐著,我去做飯。”張淑芬招呼了一聲,放下包洗洗手去了廚房。
趙秀娟忙跑到廚房,跟她大嫂說:“彆炒菜了,今天廠裡有炒肉片,我打了一份帶回來,順便打了幾個素菜,嫂子把饅頭熱熱就行。”
張淑芬客氣了兩句,打開煤爐子燒水熱饅頭。
倆孩子正被姑父抽背課文,說來也是奇怪,平日裡天不怕地不怕的皮孩子,就怕他姑父,明明姑爺瞧著挺斯文一人,沒想到倆孩子一見到他乖得很。
吃過飯,趙秀娟從包裡拿出兩台小風扇,讓徐青啟組裝好,對張淑芬說:“這個是我們廠裡新研發出來的風扇,掛在蚊帳頂上,晚上開著睡覺一點都不熱。”
倆侄兒正是對什麼都好奇的年紀,聞言搶著要看,趙秀娟怕他們扯壞了,便把風扇交給徐青啟,讓他給孩子講講這東西是怎麼做的。
“這個外麵還沒得賣,廠裡內部優先供應,我多報了幾台,這兩台你跟爸媽他們先用著,我讓青啟等會給你們裝上。”趙秀娟笑著道。
沒想到是回來送東西的,張淑芬謝了又謝,小姑子確實比以前懂事多了。
這邊趙秀娟的房間並沒有裝風扇,夫妻倆沒多待,給他們裝好就騎車回了廠裡,張淑芬給倆兒子洗了澡,扔到床上讓他們自己玩。
“彆碰扇葉,小心割到手。”張淑芬不放心的囑咐道。
晚一點的時候,她公婆下班回到家,看到兒媳婦房裡的燈已經熄滅,也沒打攪他們,躡手躡腳去洗漱。
張淑芳聽到動靜,出來跟他們說了小姑子和姑爺回來的事,“那風扇可真好用,拉下繩子自己就能轉,下麵風呼呼的,小軍和小虎玩了一會就睡著了,一點汗都沒出。”
聽說女兒今天回來了,她公婆十分開心,匆忙洗好澡回了屋。
“這個就是秀娟拿回來的風扇?”兩口子坐在蚊帳裡仰頭朝上看,“打開試試。”
繩子就垂在床頭,拉開後,蚊帳裡立刻有了一股不算小的風,他們剛洗了澡,風吹在身上涼涼的,剛剛升騰而起的熱氣立刻消失的乾乾淨淨。
“閨女長大了,知道疼人了。”
自打入了夏,兩口子從來沒有睡過這麼舒坦的覺。
相同的一幕在京市的部分人家同時上演著,隔天這事就傳開了,紛紛打聽哪裡有賣這種風扇的,家裡有親戚在機械廠上班的,更是托關係也要弄一台。
張廠長忙的很,廠裡的供需滿足之後,外麵的訂單一個接一個,催貨的電話一直不斷,生產部加班加點的乾,機器就沒停過。
高廠長和塑膠廠的廠長說好了,讓出一台機器專門給他們生產扇葉,把京市這邊的市場先滿足再說。
這個夏天終於不再難熬,機械廠家屬院裡家家戶戶都裝上了風扇,有的人家還裝了兩台。
蘇榆之前也定了好幾台,家屬院這邊還要再裝一台,市裡的臥室也需要一台,再給王慧和葛秋亮每家送兩台,江南那邊張大娘家也要寄回去兩台,算下來總共八台,錢倒是沒花多少,到時候直接扣工資。
晚上洗好澡,蘇榆換了件吊帶裙坐在書桌前,頭發用毛巾裹著,打開蘆薈膏的瓶蓋,用手指挖了一點出來,在臉上點了幾下,慢慢按摩直到被皮膚吸收。
眼瞅著天越來越熱,蘇榆不禁有些擔心剩下的蘆薈膏會變質,當初隻簡單的加溫消毒並且調試PH值,並未在裡麵添加防腐劑,沒有冰箱保鮮,很難確保能撐過三個月,蘇榆已經打算儘快把它用掉。
韓尚光著膀子靠在床頭看書,頭頂風扇嗡嗡的響。
蘇榆挖了一大塊走過去:“彆動。”
按住她他的臉,把蘆薈膏給他塗上,粗魯的搓了幾下,看還有剩下的,又讓他把頭抬起來,脖子裡也塗了一層。
“手上要不要擦?”蘇榆又問。
韓尚連忙搖頭,表情有些一言難儘。
這玩意擦上去除了有些清清涼涼的,能有什麼用,真是搞不懂她們這些女同誌。
好在除了剛開始有些彆扭之外,等皮膚徹底吸收後,倒沒有黏膩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