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府屬於保定府, 稱為北直隸, 這次院試的主考官是都察院正七品監察禦史充任,名為孫韜。
孫韜也是進士出身, 被皇帝欽命派往保定府當學政, 任期三年。
而院試同府試一般,分兩場進行, 第一場是正考,試兩篇八股文一篇試帖詩。第二場是覆試, 一文一詩。
與縣試和府試不同的事,在院試正是開考前, 先由主考官學政出三類題,經解、史論和詩賦, 而考生自備紙筆, 任選一題或者數題。
這是為了測試考生的水平是否與之前的縣試和府試一致,也會有專人比對之前試卷的筆跡, 確認不是人代考。
其餘的與前兩場考試就大徑相同, 點燈排隊,點名入場,考場紀律都是一樣。
謝青雲因為是府案首, 座位也是離主考官最近的。
孫韜看到謝青雲這麼小的孩童時還有些驚訝,不免多加注意了幾分。
發現謝青雲開考後, 先是不急不緩的將試卷試題一一看過,然後再在草紙上打草稿,雖說是草稿, 但那字體依舊乾淨整潔,而且筆下流暢,似乎不用經過思考。
寫完之後就直接謄抄到試卷,又接著下一題,謝青雲的思維轉的很快,這讓孫韜都有些好奇他卷子上寫的什麼,不過作為主考官,為了避嫌,他也隻能坐在原位,且隻等著發案的時候才能一觀。
謝青雲做試卷的時候是全身心投入的,所以也沒發現孫韜的打量。
經文兩篇,打草稿和謄抄,不過隻花了一個時辰,試帖詩,也隻不過半個時辰,一上午的時間謝青雲就寫好的試題。
出於前世的習慣,又將卷子細細看過一遍,才搖響鈴鐺,謝青雲這般嚴謹的態度全被關注他的孫韜看在眼裡。
孫韜撫撫胡須,心中暗自點頭,若是名次過得去,便推薦給老友。
考完後,接下來就是等待揭榜的日子。
這次都是不像縣試和府試那般,風平浪靜,或許是院試最為重要,最終一個省城也隻選中五百名,意味著又有一半的童生被刷下去。
三日後,第一場考試發案,謝青雲不無意外的又取得了頭名。
隔日去將覆試考過,再放案也是三日後。
謝青雲期間和周清他們聚了,也知曉周清等人的名次,雖不靠前,但也有驚無險的取得了生員的資格,接下來就看是去縣學進學還是府學。
他們也知道了謝青雲又是頭名,第二場沒有意外便是院案首,“小三元”已是囊中之物,也肯定能被招進國子監,便是一朝踏入了上層人士的圈子。
心中雖然很是羨慕,但也是真誠祝願謝青雲能走的更遠,畢竟謝青雲才不過六歲。
到了除彌封,放榜這日,謝青雲沒去湊這個熱鬨,隻能人散的差不多,親爹去看了謝青雲的名次,隨後兩人便迫不及待的收拾東西要上京城。
他們走後,六歲神童第一次下場就取了“小三元”的消息傳遍了保定府,還有那沒考中回鄉的童生,也把這個消息帶了回去。
更多人好奇謝青雲是何許人物,隻都打聽不到謝青雲的消息,更是不知道人早就啟程上京了。
周清這些知道些底細的也都紛紛否認,隻說考完後就沒再見了。
謝青知雖院試的名次不在前三,但也是取得了廩生的名額,也有進入國子監的實力。
想成為國子監的監生有三種法子,第一種就是你的父輩是三品以上的京官,或者是皇帝親自批準,第二種就是謝青雲這般,從各地秀才中選拔出來的,第三種便是捐銀子,這種在國子監中是最不受待見的,稱為“捐監”。
國子監作為官學,也是古代的最高學府,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一般被稱為太學生,
而國子監也有自己的一套體係,除了教授孔、顏、曾、孟四氏的從九品教授司外,另有四十五名在職學官。
內設繩愆廳、博士廳、典簿廳、典籍廳、掌饌廳,還有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誌、廣業六堂。
最高的便是從四品祭酒,隨後便是正六品司業,都是各一名。
正八品監丞一人,掌管繩愆廳,五名從八品五經博士坐鎮博士廳,六堂共有一十五名從八品助教,正九品學正十名,從九品學錄七名,一名從八品典簿掌管典簿廳,典籍廳也有一名從九品的典籍。
掌饌兩名,都是不入流沒品級的,衍聖公是孔氏世襲,為正二品。
這便是國子監的全部,宣德帝上位之後,極度缺乏人才,最先優選的便是國子監的太學生,而朝中官員有一半便是出自國子監。
可以想見,國子監在國家中的地位,也難怪那麼多人擠破了頭都想進去。
謝青雲在成績院試成績出來後的當天,便收到了一張帖子,雖未言明是誰,但打開一看,竟是能直接推薦他去國子監的拜帖。
這幾日都在趕路,謝青雲閒著沒事便在圖書管裡翻找關於國子監的資料,也發現了了一些樂趣,祭酒便是校長,司業是副校長,衍聖公是榮譽董事,其餘的也各有分配。
這裡的世界是本,以明朝為背景的架空,裡麵並沒有具體的說過國子監的事,謝青雲主要查看的便是明朝的國子監。
發現比較有趣的坐監積分製,為了能培養學生,激勵學生成才早日入仕,明朝創立了學年學分隻的坐監積分製。
其中具體的比較麻煩,隻需知道坐監積分是要考核的,分彆以坐堂、考課和學生成績進行考核,以此決定學生是否能畢業,每季度考三次,三次皆在三等以上便可升學,然後接著六堂再考,積分製累積。
謝青雲研究的津津有味,對國子監就更是期待起來。
這邊他們還在趕路上京的時候,謝青知已經回到了鬆陵縣,而他取了廩生的消息也早就傳了回來。
不過鬆陵縣人更加好奇的則是那個傳聞中六歲神童,今年的小三元。
謝青知一回到縣城便去見了他的老師,林老先生時刻派人能兩邊通知謝青知的消息,也早就知道考試期間發生的事。
看到謝青知的時候,林老先生莫名的有些複雜,自己這個弟子雖在讀書上很有天賦,隻是為人處事太過死板。
如今又知曉謝青雲取了小三元,林老先生心裡有些後悔,當初該在謝長時為難那孩子的時候,就將那孩子守在名下,那這時候就沒有趙朗的事了。
得罪他的楊成和謝長時成了如今這模樣,一個徹底毀了名聲,一個卻隻能蝸居鄉下。
雖不全是謝青雲的手筆,可他一個小小的孩童能讓人幫他,便是最好的證明。
可比謝青知這古板的性子好上太多,林老先生其實也憂心,若是以後進了官場,隻能進翰林院當個閒職。
若是考的好了,能中榜眼或者探花,進了翰林院便是正七品的編修,雖無實權,但最適合謝青知不過。
隻是這樣便對自己起不到幫助,對那位也毫無用處,真是浪費了這讀書的天賦。
想到這裡,林老先生不免歎息,到底是當初一時錯了念頭。
“老師,我想要回家看看。”謝青知淡著一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