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定大明未來走向的一戰(2 / 2)

必須一場大勝,也隻有一場大勝,才能改變局麵,否則拖下去就是死,在這樣的局勢下,梅殷決定孤注一擲。

他要吞掉明軍的一條線,以及這條線上的一個人。

朱高煦!

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朱高煦那邊的兵力,是由京營地方衛所加江浙一帶的衛所屯兵構成,戰力不是絕對精銳。

而且朱高煦還是朱棣的二兒子。

這裡麵有個很是微妙的地方:朱高煦也是最有可能問鼎儲君的人之一。

另外一個是朱高熾。

但朱高熾在應天坐鎮,所以若是朱高煦陷入危機,朱高熾會不會為了江山,故意整點幺蛾子事情出來,借梅殷的刀來殺朱高煦?

完全有可能!

這就是梅殷選擇朱高熾的原因。

戰爭,打的不僅僅是士卒、糧草和金錢,也打的人心。

隨著梅殷的調兵遣將,平叛的朱能、鄭亨、徐輝祖和朱高燧發現,壓力驟增,梅殷似乎將所有兵力都壓了上來——這個錯覺不難理解。

因為福建地形複雜的緣故,斥候撒出去,都要三五日才能傳回一點消息。

甚至有時候撒一標斥候出去,能回來一般就算運氣好。

地勢複雜,山險水惡,大部分犧牲的斥候,並不是死在地方斥候的刀劍弩箭之下,而是死在各種自然環境中。

是以徐輝祖等人,根本沒偵察到,不是梅殷把兵力全部壓上來了,而是梅殷將應付朱高煦的兵馬,給撤到他們這邊來了。

朱高煦是一員猛將。

衝鋒陷陣他是無敵的,但論起謀略來說,還是比不過梅殷這位儒將。

一看全麵防線空虛了,還以為是徐輝祖他們大捷,導致梅殷不得不回防,於是大喜,率領著兵馬直接殺向泉州。

這也怪不得朱高煦,這個時候的大明,消息傳遞確實很慢。

等朱高煦發現其他進攻路線並沒有大捷,而他的深入是梅殷的誘敵之計後,已經來不及了,他已經率領大軍孤軍深入到了興化府。

距離泉州,僅僅數百裡。

朱高煦知道上當了。

但他不是朱高燧,沒有選擇找個好地方駐兵等待徐輝祖等人的並進,而是帶領著人,繞開有可能被埋伏的路線,直奔泉州。

他要擒賊擒首。

有些時候,危機也是機會,如果讓他此舉成功,那麼將來的儲君位置,天平將極大的傾斜向他,而且朱高煦也明白一個道理:他要是再被圍困在興化府,絕對等不到支援就會團滅。

他率軍太深入了。

而且他自以為是,覺得這樣的情況下,老大朱高熾肯定巴不得自己死翹翹,所以一旦被圍困,老大肯定會用各種理由,讓距離自己最近的鄭亨和徐輝祖,不來支援自己。

所以朱高煦的選擇很直接簡單而粗暴。

兵貴神速。

以最快的速度突入泉州,然後和梅殷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

然而梅殷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在泉州和興化府交界處的楓亭,叛軍最後的兵馬和朱高煦的兵馬兩軍對壘,一場將決定大明未來走向的大仗,即將登場。

天下共矚目。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