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雲南、沿海、以及甘肅一帶要留兵力駐防,所以可動用的兵力也隻有幾十萬,加上又不是傾國打仗,是以這一次朱棣隻動用了三十萬大軍。
對外宣稱的就是二十五萬。
僅有京營? 神機營,邊軍? 其中京營十八萬,邊軍九萬? 神機營三萬,為了穩妥起見? 隱藏了神機營? 另外一個原因? 朱棣是要誘導韃靼迎戰。
所以兵力要往少了說。
要不然你說一句甲兵百萬,韃靼就會想你大概是誇大了的,號稱百萬的話五十萬、六十萬應該是有的吧?
震懾於朱棣以前的鋒芒,哪怕就五十萬,韃靼都不會主動迎戰。
到時候彆人一跑,朱棣難道帶著大軍在草原和韃靼主力捉迷藏,等到下雪的時候灰溜溜的退回關內,淪為笑柄?
這當然不行。
不過也不能說得太少,少了影響己方軍心,同時你是在侮辱韃靼的斥候,有多少人,韃靼的斥候多少還是能偵察到一點。
所以率兵三十萬,隻說二十五萬,完美的策略。
兵分四路。
其中徐輝祖在最西線,率領定邊關、大同、雁門關、武寧、太原的兵力,出定邊關,在歸化城彙聚雲川、榆林、玉林、東勝幾個衛所的兵力,共計七萬人。
徐輝祖為總兵官,李遠、火真為輔。
除了這兩位,沒有其他侯爺了,這是朱棣為了確保徐輝祖絕對的指揮權,所以派了一個聽話的李遠和一個蒙古出身的火真來輔佐,就是怕重蹈去年覆轍。
獨石關那邊,由朱高煦率領京營精銳兵力七萬人,朱高煦為總兵官,朱高燧和隆平候張信為輔,當然,不止張信一個侯爺,還有好幾個。
隻不過張信格外得朱棣信任而已。
這個信任其實就要牽扯到朱棣登基造反的[如雲閣網 .rygxs.top]時候了,當時朱允炆派了一堆人去北平要捉拿朱棣,然後張信就是朱棣派的人之一,結果張信帶著旨意跑去告訴朱棣,讓朱棣趕緊應對。
因為這一層關係,張信在朱棣那邊極其受信重。
這五六年沒少貪贓。
不過……朱棣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和對待李景隆一樣。
山海關那邊的總兵官則是淇國公丘福。
兵力亦是七萬人。
輔佐的侯爺中有泰寧侯陳圭、保定侯孟善、靖安侯王忠、武城侯王聰、成安侯郭亮,這陣容相對韃靼而言,堪稱豪強。
而朱棣則在居庸關。
兵力共計九萬,其中神機營三萬,皆由朱棣統率,麾下更是一大堆的侯爺,除了留守雲南、交趾和遠海以及甘肅那邊,大明能打仗的,包括靖難之後的各種侯爺,全部齊聚在朱棣麾下。
陣容已經不叫豪強,而是叫奢侈了。
在朱棣的謀劃中,四路大軍同時出兵草原,相互配合,在草原上形成四支長箭,進可彼此配合形成合擊之勢,退可互成犄角拱衛之態。
當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擴大視線,壓迫韃靼的戰略空間。
不過最大的優勢,還是故意分兵麻痹韃靼,讓他們誤以為有機可乘,會來襲擊朱棣所在的中軍大營,到是就可以牽製住韃靼主力,然後側翼包抄,最後神機營出擊,全殲敵軍有生力量。
反正一個思想:不能和韃靼陷入追逐戰中,務必讓敵軍有一戰到底的錯覺。
至此,大明四路大軍劍指韃靼。
全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