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 67 章(1 / 2)

() 在軍訓結束的第二天, 既定的田徑國家隊冬訓就如期展開了。

冬訓是運動員每年最為重要的訓練周期之一,也是運動員備戰全年比賽之前的準備期。在這個周期中, 將會根據運動員自身的情況, 進行技術改進調整和專項身體素質提升等相關方麵的訓練。

而之所以將這個訓練周期安排在冬季, 主要還是由於冬季的氣候不利於運動員發揮自身的實力,如果在冬季進行室外比賽, 很容易在熱身和室外身體快速冷卻之間切換, 從而使得運動員在比賽之中受傷。

因此, 冬季階段,基本默認為運動員的休賽期, 同時也是運動員積蓄、提升自身實力的一個良好的儲備階段。

此次冬訓從11月9日起,將一直持續到3月初,然後運動員們將迎來2020年的第一次重要賽事——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

按照慣例, 在田徑世錦賽舉辦的次年,都將舉辦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 而在即將來到的2020年,這一屆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對中國國家田徑隊來說,尤為特殊。

因為2020年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將第一次落戶中國舉辦!

在自己家門口舉辦的比賽,不跑出個好成績來, 這能對得起自己嗎?出於這個原因, 田徑隊的各個教練,都將3月初也標記為了重要節點,以便及時調整運動員的競技狀態。

對比田徑項目的室外比賽, 室內賽的項目比起室外田徑賽來說雖然多有削減,關注度上也不如同樣兩年一度的田徑世錦賽,但是它仍舊是國際最頂級的田徑賽事之一,同時,想要在項目削減的室內賽上獲得獎牌,其難度或許比起室外賽來說,還要更難幾分。

就以蘇哲自身的項目來說,室內賽不存在男子100米、200米的區彆,所有100米和200米的世界強手,都會在室內賽中,爭奪60米賽道上的勝利。

而跨欄的情況也一樣,在室外賽中的男子110米欄和女子100米欄,在室內則統統都是60米欄。

“總之,彆覺得在世錦賽上取得的成績還不錯。不論是100米還是110米欄,你的前半程實力都還不足,明年3年的室內賽,必然是對你的一次重要考驗。”

田徑館中,蘇寅生正在和蘇哲分析2020年的重點賽事,首當其衝第一條的,就是3月份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

根據蘇哲當前的成績,在男子60米和男子60米欄這兩個項目上,他已經達到了賽事的參賽標準,國家隊當然也已經為他準備好了相關的報名石像。

但正如蘇寅生所說的,在這兩個項目上,蘇哲的前半程實力都有所欠缺,在更看重起跑和加速這種前半程實力的60米賽上,蘇哲的優勢被極大地削弱了。

而除了3月的室內賽之外,2020年度中,最重要的賽事,自然是四年一度的奧運無疑了,在7月24日至8月6日的奧運周期內,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被這場盛會所吸引。

蘇寅生指了指手裡的訓練計劃表,對著蘇哲道:“接下來一年的訓練計劃,都是單周期訓練計劃。我已經和老呂商量過了,會圍繞奧運這個周期,全力把你的競技巔峰調整到指定的時間段,務必保證你在奧運周期中的競技狀態最佳。”

蘇哲掃視過手裡厚厚的訓練計劃書,當然明白自家老爹還有教練組的成員們為此花費了多少心力,他在仔細看過相關的訓練項目和目標後,認真點了點頭。

“放心吧,蘇教練,我一定全力配合教練組的計劃進行訓練。”在隊裡參加訓練時,蘇哲一直是跟所有隊員一樣,管自家老爹叫教練。

看著蘇哲笑眯眯的樣子,蘇寅生哼哼了聲,勉強點頭表示知道了,倒是邊上的張燁樂嗬嗬地回應蘇哲:“阿哲你的自製力我們是肯定放心的,彆看你爹這張臭臉,他對你的訓練執行力可也沒懷疑過……哎呀,老蘇,你瞪我乾嘛?我這說的不是大實話嗎?”

就在國家田徑隊開始進行冬訓的同時,此前在田徑隊世錦賽封閉集訓階段,跟組拍攝了將近一個月的體育紀錄片,也在網絡上放出了相應的預告。

《沒有任何一個成功,得來容易——記田徑世錦賽備戰之路》

這個係列紀錄片,被拆分為了田賽與徑賽兩個篇章,記錄了各個項目參賽人員在集訓階段的辛苦與疲憊。

在紀錄片的徑賽篇章預告中,製作組特地將蘇哲在集訓階段,一整天的訓練量,用單獨的計數標簽記錄在了畫麵的左下角。

從上午的100米短跑訓練,到下午的110米欄訓練,蘇哲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沒有任何偷懶耍滑的時間與動作,在其他隊員完成一項訓練,然後汗流浹背地稍作休息時,同時身負3項訓練內容的蘇哲,仍舊在抓緊一切時間,完成自己的訓練項目。

汗水從他的額頭滑落,作為畫麵中的訓練主人公,可以看出,他的身體狀態也已經極為疲憊,但是他的眼神仍舊十分堅定,在訓練的間隙之中,隻是接過工作人員為他送來的體能補充飲品,在簡單地喝了幾口後,就繼續完成下一個項目的指定訓練。

而在預告的最後,夜幕已經降臨,所有運動員都已經返回宿舍休息,突然畫麵中的工作人員一陣忙亂,當機器重新架好時,夜色下的田徑場地上,蘇哲的身影又再度出現……

除了這個預告片外,體育頻道的編導也十分懂得大眾心理,還另外準備了一條頗具趣味的預告片。

片子中,田徑隊的所有受訪隊員和受訪工作人員都被問到了同一個問題。

【對於蘇寅生教練被稱為短跑冠軍之母這件事,您怎麼看?】

當時正是蘇寅生“冠軍之母——母老虎”這個稱號驟然出世的時期,哪怕是處於封閉式集訓這麼艱苦的環境中,也無法阻擋隊員和工作人員們八卦以及暗中偷笑的心。

但是吧,八卦歸八卦,他們可不敢當著蘇伊的麵表示自己聽到過這個稱號。

隻是,千防萬防,記者難防。

對於預告片裡的每個受訪人來說,這個問題都來得十分突然,並不具備表情管理技能的受訪人們在聽到冠軍之母這個稱號後,就下意識地噗嗤笑了出來。與此同時,他們還要欲蓋彌彰地表示,不不不,自己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個稱號。

而在一連串人中招之後,在預告最後出場的則是蘇寅生他的親兒子——蘇哲。

在視頻中,蘇哲一臉冷靜的微笑,在聽到編導突襲問出的問題後,仍舊是淡定地搖頭地表示從未聽過這個稱號。

最終,編導在蘇哲的微笑的表情上p上了一個冠軍王冠以示敬佩。

這個有些好笑的第二條預告視頻,被體育頻道官微的小編冠以了《震驚,國家田徑隊所有隊員最想銷毀視頻第一名!!!》這個驚悚的震驚體標題,很快在普通吃瓜路的哈哈哈聲之中大範圍的傳播了開來。

而所有人在看到蘇哲最終淡定的神情和頭戴王冠的姿態時,都忍不住轉發笑道——佩服佩服!

田徑王國中,在吃瓜路們正紛紛轉發體育頻道第二條紀錄片預告並哈哈哈的同時,就已經有人將第一條預告的鏈接搬運到了論壇之中。

樓主的標題是:【看看這個預告,大家什麼感想??】

在留下鏈接的主樓內,樓主又留下了另一句話:【之前總覺得哲少是天才,現在我tm覺得天才都拚成了這個樣子,我自己仿佛一條鹹魚,從來沒有努力過……】

在這個帖子下方,不少看過了視頻的壇友也陸續回到了討論帖內。

1l:【……其實我當初有看體育頻道的這個直播,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看到哲少的時候,他確實好像一直都在訓練的樣子,不過我總以為他應該會在其他時段抽空休息才對……】

3l:【我也……我當時就覺得,哲少的訓練量大了,我記得當初壇子裡還有人討論過哲少的訓練量,那個大兄弟記錄了哲少一整天的訓練量貼到了壇子裡,不過當時隻看文字版本,沒有對照視頻,還覺得這個訓練量雖然大,但大約也在合理範圍內。】

10l:【我就是當初一直在記錄哲少訓練量的那個,封閉訓練的直播,我基本跟了全程,專門扒了哲少的訓練項目,最早放在壇子裡的那個文本,還隻是哲少前期的訓練量,後期就像預告裡說的一樣,他又增加了接力項目的相關訓練,導致整個訓練量再一次提升。就我個人的意見來說,這個訓練量絕對不是一個運動員普通的訓練量,它對運動員體能的要求已經超出太多。】

話題至此,眾人突然轉入了對蘇哲體能的討論之中,又有人提出了蘇哲前期曾經一日四賽的經曆,最終總結感歎道,蘇哲的體能實在是超乎想象。

33l:【我插一句吧,不論哲少的體能是不是真的天賦異稟,單隻他能夠全神貫注,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我訓練之中,百分百完成訓練指標的專注力,就不是我等凡人能夠做到的。】

34l:【樓上的兄弟說得對,其實我看到這樣的訓練量,心裡也有點慌,這種級彆的訓練量,真的不會讓運動員產生心理和生理的雙重疲憊嗎?但是哲少居然真的都扛過來了,而且在比賽之中,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真的不得不說,蘇老虎敢和呂飛一起製定下這樣的訓練計劃,真是個狠人,而哲少能把這些計劃一絲不苟地完成,也是個狼滅。】

想想也是,多少人一天8個小時上班,期間都要溜號走神,或者刷刷手機換換腦子,或者和同事閒聊兩句舒緩一下。

真正將全部的心神投入到大量枯燥、乏味的訓練中,並且能夠長時間堅持下來的,毫無疑問,都是值得讓人敬佩的英雄。

國家田徑隊,田徑館中,張燁也正對著蘇寅生,這樣感慨。

“嘖,老蘇,你們家阿哲,這個自製力和專注力,真的絕了。”

張燁摸著下巴,將視線瞥向正在進行力量訓練的蘇哲,助理教練正在蘇哲的身邊全程緊盯,防止蘇哲在大體量的力量訓練過程中出現意外受傷的情況。

蘇寅生和張燁則在記錄分析與蘇哲有關的相關數據,同時在與數據組進行溝通——之前的世錦賽集訓後期時,他們發現蘇哲的身高已經增長到了1米79.5,或許是由於幾個月以來不間斷的訓練,促使蘇哲的身高意外增長。

這2.5cm的身高,完美按照最佳地比例長在了蘇哲的身上,這是個讓人驚喜的好消息,但是當時,蘇哲已經按照數據組的計算結果,達成了步幅與步頻的最佳協調數值的練習,如果再根據新的身高重新計算步幅,在當時是絕對來不及讓蘇哲完成相應訓練的了。

因此,調整步幅、步頻的計劃在當時就暫時擱置了。

此次冬訓開始,教練組當然不能錯過這次新的調整機會,眾人根據蘇哲在世錦賽預賽、半決賽與決賽中的實戰表現,結合他的身高增長幅度和當前的具體身高腿長等數據,在建立了相對應的人體模型後,通過計算組的大量模擬計算實驗,終於再次得出了當前最適合蘇哲的步幅與步頻。

這個數據成果,就是此次冬訓中,希望蘇哲能夠達成的重要技術內容之一。

在蘇寅生幾人在研究數據的同時,蘇哲仍舊在一絲不苟地完成自己的指定力量訓練內容。

不論是在係統空間內的訓練,或是在他家老爹蘇寅生為他製定的訓練計劃中,力量訓練對於短跑運動員而言,都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有一句形容短跑的話說得非常精準——短跑是以快速力量為根基、技術為紐帶、充分動員身體能量進行速度對抗的體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