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1 / 2)

() 1月12日這天, 因傷暫離的陳誌將正式歸隊。

這天上午,整個田徑隊的短跑組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 蘇哲在訓練中都能感受到周圍工作人員愉快的心情, 寬闊的田徑訓練館中, 也有不少人在休息的時候談論起這個話題。

在短跑組的訓練範圍內,訓練氛圍顯得格外的輕鬆。

上午九點多鐘時, 田徑訓練館的大門被從外推開, 然後, 久違的陳誌和他的教練田方正、外教泰勒威等人在所有人的矚目下踏進了田徑館之中。

偌大的田徑館安靜了一瞬,隨後, 田徑館中想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歡迎歸隊!

所有人都一起喊道:“歡迎回來!”

這是大家對陳誌送上的最簡單也最真誠的歡迎儀式。

“謝謝。”陳誌有些感慨地看著隊伍裡或新或舊的隊友們,然後鄭重地對所有人鞠躬道:“謝謝大家,我回來了!”

陳誌的歸來, 宣告著一麵屬於中國田徑隊的精神旗幟正式歸來,從他22歲進入國家隊以來, 他一步步扛起了短跑項目的大旗,不論是對外或是對內,他的存在都讓人足以產生一種安定感。

同時,大家夥兒心裡也在期待著另外一件事——在蘇哲這顆新星冉冉升起的現在,中國田徑隊的短跑項目將不再由陳誌獨立支撐, 在兩位天才選手的帶領下, 又將為國內的短跑項目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不僅是外界,國家隊中的所有人,對此也感到無比的期待。

“小哲, 我回來了。”陳誌在走到短跑組的訓練區後,徑直來到了蘇哲的跟前,笑著和蘇哲擁抱了下,順手擼了擼蘇哲的頭發。

蘇哲頗為無語地拍開了陳誌的手,歎氣道:“歡迎回來,不過,小誌哥,我已經要22了,不是12歲,你這擼我頭發的習慣是不是也該改改了?”

陳誌溫和地笑笑,舉起雙手投降狀:“哈哈,好的,咱們小哲長大了,我以後會注意的。”

在蘇哲與陳誌的邊上,眾人都頗為好笑地看著兩人的互動,隻有蘇寅生虎著個臉,像是個老父親在看著自家兩個不省事的崽。

陳誌在和蘇哲打了個招呼後,回頭也看向蘇寅生,笑著道:“師父,我回來了。”

作為從14歲進省隊就一路住在蘇寅生家裡的陳誌來說,常人懼怕的蘇寅生的臭臉,對他來說已經可以輕而易舉地讀懂其中的情緒,多年的師徒默契讓他清晰地知道,蘇寅生對自己的關心,絕不亞於自己的家人父母。

蘇寅生在上下打量了他一陣後,才擰著眉頭道:“這就準備回來訓練了?術後恢複得怎麼樣?康複訓練做得怎麼樣了?”

看著蘇寅生,陳誌自信地笑道:“一切都好,我的傷勢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

與陳誌同來的田方正這時也在邊上開口道:“沒錯,陳誌這次的術後恢複,德國那裡醫生也感到很驚訝,一切的恢複狀態都非常好,康複訓練的狀態也非常理想,現在已經是可以進行恢複訓練的狀態了。”

應該說,蘇哲當初給陳誌送去的一次性恢複光環不愧是係統出品,也無愧於蘇哲付出的900萬聲望值,陳誌的傷勢恢複效果,遠遠地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想,也讓田方正幾人對陳誌接下來的狀態有了更好的期盼。

這些信息,國家隊這裡其實一直有和田方正方麵進行對接,蘇寅生也都知道地很清楚,隻是在看到人後,還是忍不住重新確認一番。

在看到陳誌確實狀態挺好後,就擰著眉頭道:“回來就回來了,接下來的訓練,你給我悠著點,要是再出什麼問題,看老子怎麼削你!”

對於蘇寅生威脅式的關心,陳誌一麵笑著,一麵全盤接受了這種威脅背後的關懷。

哪怕是陳誌的歸來,對所有訓練中的運動員而言,也隻是耗費了短暫的歡迎時間,所有人,包括蘇哲在內,都很快重新投入到了訓練之中。

而陳誌和田方正、泰勒威幾人,則與蘇寅生等,在角落重新進行了國家田徑隊短跑教練組的一次正式全員會麵。

在陳誌傷愈並進行康複訓練的中後期,田方正與泰勒威連同兩人的助手,已經為陳誌進行了一套完整的訓練計劃表,在陳誌今年的訓練計劃之中,目標隻隻為他調整出一個年度周期高峰,即在為他進行恢複性訓練的同時,將他的巔峰競技周期調整到今年度的奧運周期之中。

這份單周期的訓練計劃表,不止是田方正幾人,蘇寅生、張燁等人在此前也已經拿到了相應的計劃表格,並進行了一定的建議補充。

對於陳誌而言,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的主要任務都將是恢複性訓練以及技術調整,3月份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他也已經明確地被排除在選手名單之外了。

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恢複自己的體能、力量、技術狀態,然後在4月中旬開始的全國田徑大獎賽的分站賽中,開始逐步參與各項賽事,以賽代練,恢複、積蓄自身的競技水準,然後在6月29日之前,拿下奧運百米的參賽資格。

除此之外,蘇寅生也同樣與田方正、泰勒威兩人分享了當前短跑組中包括蘇哲、趙誌宣等人在內的訓練計劃,並共同對短跑組內的訓練計劃進行了更適配、科學的梳理。

在陳誌回歸國家隊後,對於蘇哲而言,唯一的變化大約就是又重新見到了訓練模式中的陳誌。

如果讓國家隊內的其他隊員來評價的話,蘇哲如今已經是一個標準的訓練狂魔了,而在陳誌回歸國家隊後,每天出沒在田徑館中的訓練狂魔就裂變成了兩個。

蘇哲與陳誌兩人,如今的訓練內容是完全不同的方向,蘇哲的日常訓練中,技術訓練和技術專項訓練的課程占比更高,同時課程中還專門針對即將來到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做了相應的課程安排,著重在提升蘇哲全麵技術、技術連貫性的同時,也能夠提升他賽段前60米內的相應成績。

陳誌的訓練方向則不同,他當前還處於恢複性的訓練周期內,更多的以恢複性的耐力訓練、體能訓練、速度訓練為主,正在不斷地調試他的整體狀態,以期將他的身體逐漸恢複到受傷前的狀態之中。

雖然兩人的訓練內容和方向不同,但國家隊的隊員們都可以看到,這兩個人在麵對每天的訓練上,有多麼地專注認真,即便是枯燥無味的訓練內容,他們都能夠一絲不苟地逐項完成,並且隨時確認自身的各項技術細節是否足夠到位。

短跑隊內,在兩人,特彆是蘇哲埋頭無聲的訓練狀態影響下,趙誌宣等人在訓練中也不由自主地更加拚搏,以期能夠不落後兩人太多。

而在跨欄隊內,則更不必說,日本的室內邀請賽之後,周天爵與葉俊的訓練狀態都同樣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稱霸三甲的這個勝利果實滋味太過鮮美,不論是對於周天爵還是葉俊來說,這次賽事都增強了他們對於自己的信心,以及對接下來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的賽果有了全新的期待。

想要勝利,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個信念,深深地鐫刻在了田徑國家隊每一個隊員的心中。

隨著訓練的逐日推進,農曆年也隨之到來。

過年這件事,就像此前的元旦一樣,對於國家隊冬訓中的這些重點選手們而言,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在爭分奪秒的訓練周期內,沒有人會特地為了過年而讓自己的訓練出現驟停,影響整個周期性訓練的成果。

唯一有些不同的,或許就是體育頻道的攝製組又一次來到了訓練基地之中,對所有選手進行春節的慰問以及采訪直播。

攝製組們來的這一天,已經是大年二十九,但整個田徑館中的訓練氛圍依舊火熱,各個訓練分區之中,所有人都還在埋頭鑽研自己在訓練課程中進行得是否到位。

在田徑館的大門被打開,攝製組進入田徑館中時,甚至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微博上,體育頻道的直播專區,不少已經放起了春節假期的體育迷們,早已經蹲守在直播間中,等著看看久違了的運動員們。

當攝製組的直播畫麵亮起,開始環視田徑館時,直播間的彈幕也開始活躍了起來。

【哈哈哈,直播開始了!彈幕前排來了!】

【運動員們辛苦了,大過年的還在艱苦訓練。】

【啊,兄弟們,邊上那裡好像是陳大神在進行訓練,我看到他了!哎呀,太好了,看到陳神已經可以在進行訓練,放心多了。】

體育頻道這次做整體執行策劃的編導依舊是魏亮,在直播開始後,魏亮就一路跟著,不斷確認手裡的進度表和相對應的注意事項。

這次的直播時間並不算長,需要在整個田徑館內走一遍,時間上就需要好好把握,畢竟除了直播運動員們的訓練狀態外,他的策劃項目裡麵還有一個是征集自熱心觀眾們的問題表格,這些問題需要請相對應的運動們回答,算是給觀眾們爭取的新春福利之一。

魏亮按照手裡的計劃表,開始繞場采訪各個田徑項目的運動員,而邀請每個運動員們回答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

例如:為了增強力量,做過的最艱苦的訓練是什麼?

男女運動員,在做力量訓練的時候,最大負重能夠達到多少?

撐杆跳選手出國要怎麼攜帶自己的竿?帶的竿要是不夠了怎麼辦??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隨著選手們陸續回答完針對自己項目所提出的問題,並且對直播間的觀眾們送上春節祝福後,采訪也逐漸進入了人氣最高的兩個項目階段,即跨欄隊與短跑隊。

由於采訪當日,蘇哲還在進行短跑的專項訓練,因此直播間采訪到跨欄隊時,訓練中的人員就隻有周天爵與葉俊兩人,在他們倆接受采訪的同時,直播間內就迎來了一小波的觀眾高峰——畢竟,此前的日本邀請賽,跨欄組包攬前三甲這件事,給體育迷們留下了太過深刻的印象,因此人氣暴漲也是正常。

在回答了諸如接下來在本國舉行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中的目標等問題之後,魏亮將一疊照片交到了兩人手中,請兩人幫忙簽名,用以作為體育頻道轉發抽獎的獎品。

與此同時,魏亮帶著直播團隊徑直奔向了今天采訪的最後一站——短跑隊中,此時仍在埋頭訓練的蘇哲與陳誌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