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花滑篇(12)(1 / 2)

不論是蘇哲又或者是邵星辰,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都陷入了忙碌的狀態。

邵星辰在確定接下《詩說》謝如歸這個角色之後, 網絡上又開始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 特彆是邱振灝和霍亦家的粉, 和“衛星”之間撕得最凶。

甚至還有人在嘲申正, 居然也像流量低頭,之前那樣聲勢浩大的選角,最後選了個沒有表演經驗的流量來當花瓶。

“衛星”們當仁不讓,自然不能輸給對家, 於是擺出申正過往的實績,表示申正對挑選演員的目光一流, 目前為止從未錯判。

網絡上吵得不亦樂乎,但《詩說》的劇組在角色選定後, 已經進入全速籌備期, 主要演員也已經提前進組進行相關方麵的武打內容學習並開始參與各種劇本圍讀會。

蘇哲這裡,專業的花滑運動員每日的陸地訓練、冰上訓練都占據了大量的日程時間, 此時已經接近8月下旬,蘇哲如果想參與17-18賽季的大賽, 那麼在10月賽季開始之前,就必須將他的一套自由滑和短節目的內容打磨到接近成品的程度。

對於花滑的節目準備時間來說,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實在是有些太過勉強。

不過對於蘇哲來說, 他今年隻是第一年參賽,倒是也不必太過緊張,按照崔毅的計劃, 蘇哲接下來這一年的時間,參加的比賽應該大都會是B級賽,更多的目的是讓他適應賽場氛圍,比賽用的節目也可以在賽季中逐漸打磨直至最終成型。

話雖如此,在節目的準備上仍舊不能掉以輕心。

蘇哲萬萬沒想到的是,崔毅在讓他準備節目之前,做的事情不是其它,而是將花滑的小分表丟到了他的手裡,讓他把各種分數讀懂讀透,特彆是每個技術動作的基礎分,一定要背牢。

這一大串的技術動作分數,看得蘇哲僵在原地。

“……教練。”蘇哲難得地露出了頭疼的樣子:“這個一定要背嗎?”

崔毅有些好笑地看著蘇哲為難的樣子:“當然要背,我跟你說,隊裡每個選手對這些都滾瓜爛熟,你也知道,花滑的節目都是提前算好技術分數的,如果你在比賽的過程中有哪個動作失誤了,那你要不要考慮在後續的動作組中補一個分數差不多的動作補足分數呢?”

“這種時候,你人在賽場上,你的節目還沒有表演完,你要補動作和分數,除了靠你自己在場上隨機應變,你還能靠誰?”

“你要是記不住這些分數,怎麼及時在場上算分,想清楚應該補一個怎樣的動作呢?”

……

道理他都懂,但是他要是對數字足夠敏感,高考時就不會選擇文學院了。

哪怕當年被全世界稱為蘇神的蘇哲,也是有讓他感到煩惱的東西的。

蘇哲揉了揉腦袋,苦笑著接過了崔毅為他準備好的表格,準備老實聽話,塞也要將這這些基礎分值塞到自己的腦子裡。

在背誦小分表的任務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極限測試’。

這是崔毅自己叫出來的說法,實際上,就是根據選手自身的能力,確定選手在比賽之中可以做到怎樣的技術難度,根據這個還有花滑的算分規則,算出適合這個選手實力的一套動作分數。在這個基礎上,再由編舞配合,將技術動作和呈現音樂主題的舞蹈動作結合到一起,編排出最後的一整套完整的節目。

蘇哲雖然曾經有著在係統訓練空間中學習了20年花滑相關技術的經驗,但是沙雕係統唯獨沒有考慮讓他學習這些動作與評分之間的關心,因此導致他現在,雖然有著足夠的技術實力,但是並不知道怎樣正確地運用這些技術實力。

他隻能在崔毅和伊莉莎、愛娜等人討論他的節目音樂快慢節奏剪輯、編排,技術、舞蹈與分數之間的關係中,乖乖蹲在一邊聽講。

蘇哲萬萬沒想到,自己跨項目到花滑來之後,遇到的最大的難題竟然會是算分。

“要注意安排步法後立即起跳,還有接續步的編排……”

討論的時候,通常都是崔毅和伊莉莎在互相琢磨著些什麼:“這些不僅和goe加分有關,而且也關係到節目質量分……”

在崔毅的手裡,還有一套名為goe分數與pcs分數相關分析表的表格內容,其中記錄了跳躍、旋轉、步法在goe分數和pcs分數雙項評分時的關聯係數,看得蘇哲一陣頭禿。

說起來,他以前也不是沒看過他爹還有呂飛給他準備的各項短跑訓練數據,但是對比起花滑項目對數據的研究,田徑項目看起來就要簡單得多了。

由於此前已經確定了《墮落的守望者》這首曲目作為自由滑曲目,而且在這套曲目上,他的個人表演風格崔毅、伊莉莎等人心中都已經相對清晰,因此這套節目也優先進行了編排。

對比他隨意性強烈,隻憑借自己喜好編排的內容與動作,經過伊莉莎和崔毅指導調整的《墮落的守望者》加強了步法與技術動作上的編排與銜接,同時不再像是此前蘇哲自由展示時的隨意,伊莉莎在節目中按照崔毅的要求和藝術上的呈現效果預判,增加了諸如跳接旋轉、蹲轉之類的動作,同時在節目中削減了蘇哲一些無意義且對藝術呈現沒有特彆幫助的動作。

重新梳理過的《墮落的守望者》在整體編排上已經有了一套完整自由滑節目的雛形,但是在接下來時間裡,還需要根據蘇哲練習中的狀態,進行不斷地適配調整以及具體表現細節、上肢動作、調整後的音樂主題表達、表演服裝的設計、準備等等一係列工作要進行。

“這套動作目前大致是這樣的。”伊莉莎在介紹完全套動作後,有些遺憾地道:“可惜這套節目的總分還是不夠高。蘇目前掌握的4周跳隻有4t,這對我們來說還不太夠。”

按照ISU17-18賽季的評分規則,3周以上的跳躍,最多隻有兩個允許出現2次,也就是說,同一種跳躍,在一套節目中最多隻能出現兩次,第三次無效,並且兩個相同的跳躍還不能是單跳,至少其中一個必須是連跳。

在這種情況下,蘇哲的4t在節目中最多隻能單跳1次,第二次的4t必須是連跳如4t+3t,才能獲得計劃中的分數。

從16-17賽季以來,崔毅他們就已經看到,目前在賽事中,選手掌握多種4周跳以及在同一套節目中使用4周跳的頻率已經越來越高。

按照這個趨勢,17-18賽季中,這種強跳躍的趨勢隻怕會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其他選手如果多掌握一種4周跳的話,那在最終節目中的跳躍組合就比蘇哲要多上許多的可能性,在總分上也會更具備優勢。

崔毅擰著眉頭道:“動作先按這套的走,但是準備一下升級版本的,以後等這小子掌握的4周跳多了,總能用得上的。”

說著,崔毅扭頭對蘇哲道:“你的4周跳已經很穩,其它的3周跳躍也都沒有什麼問題,既然如此,在排練節目的同時,也準備一下新的4周跳訓練。”頓了頓,崔毅又補充道:“新的4周跳可以考慮從後內結環(s)或後外結環(Lo)中選一個進行嘗試。”

對於蘇哲這意外收獲的弟子,崔毅是抱著十二分的期待的,雖然這段時間以來蘇哲在算分和記分上的進度有點慢,但是在整體技術和藝術上的表現卻始終維持著極高的質量水準。

崔毅不知道蘇哲之前的花滑是跟什麼人學的,但是他紮實的基本功底比藝術表現力還要來得讓崔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