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番外三:穿越者(1 / 2)

小千秋(明) 冼池 4918 字 3個月前

米蓋爾踏上了回鄉尋根的旅途,他是葡萄牙人,當然,從人種角度來說,他是中葡混血,再精準一點,他的先輩是明葡混血,他的父母則是中葡混血。雖然這些血緣早已經變得稀薄,但是始終流淌在米蓋爾的身體裡。

雖說一般人都對混血的感覺比較微妙,但米蓋爾一直為自己血緣感到驕傲。

——他的身體內一直流淌著葡萄牙瑪麗亞女王的血液,雖然至此已經十分稀薄,但無法組織米蓋爾對瑪麗亞女王的崇拜。

當然,在葡萄牙阿維什王朝以瑪麗亞為自己君王的名號的女王並不止一位,但卻沒有一位“瑪麗亞女王”能夠媲美瑪麗亞一世的光輝與燦爛,就如同一束花中的主花和伴花,瑪麗亞一世正是熱烈的玫瑰花一般的存在。

更加傳奇的是她並非葡萄牙人,甚至都不屬於歐洲,而是來自神秘的東方,彼時的中國還被稱作“大明”,而瑪麗亞一世正是大明的第一位女親王,在東方被稱作“徽王”。

也正因如此,她的長子阿方索六世還有屬於大明的名字——朱翊錚。

瑪麗亞一世本是大明的公主,因為海上貿易的逐漸盛行,葡萄牙與當時的大明建立了貿易合作關係,從大明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瓷器、茶葉、絲綢等等,但在麵對眾多國家的競爭的時候,葡萄牙很難保持優勢。在這種情況之下,葡萄牙國王若昂三世決定與大明進行聯姻。

因為當時的明朝皇帝已經是瑪麗亞一世的兄弟,於是最合適的聯姻人選當然是還未婚配的國王,在此決心之下,若昂三世決定迎娶瑪麗亞一世,在1530年,若昂三世與瑪麗亞一世首先在大明進行中式婚禮,隨後在經過五個月的航程回到首都裡斯本進行天主教婚禮。

為了表示自己對葡萄牙的忠誠,在大明叫做朱濯英的瑪麗亞一世主動接受天主教洗禮,學習並掌握了英格蘭、法蘭西、葡萄牙以及伊斯蒂利亞四國語言,同時在葡萄牙使臣的建議下為自己挑選了新的名字——瑪麗亞·阿維什,自此之後,這個名字便跟隨她在曆史之上閃爍出了新的光輝。

嫁到葡萄牙的瑪麗亞一世不僅僅為葡萄牙打開了大明的航道,獲得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豐厚的嫁妝和大量的財富,同時,在她的帶領下,為了解決葡萄牙的糧食問題,她主動送出自己從大明帶來的種子,鼓勵農民耕作,並不斷救助窮人和農民,甚至成立了許多當時的福利機構以及教育機構,讓被香料所環繞和困擾的葡萄牙煥發了新的生機。同時,她也表現出了對天主教耶穌會的虔誠信仰,和她的丈夫一起大力推行耶穌會,同時加強和大明的往來,為葡萄牙換取更多財富,使葡萄牙成為了歐洲最大的進口大明工藝品的基地。

也正因為如此,她很快便獲得了葡萄牙上下的尊重,也贏得了丈夫的愛,被稱作裡斯本的瑪麗亞,這無疑是一種對她的喜愛和認同。

在婚後第二年她就已經懷孕,受當時前來歐洲旅行的大明太上皇和太後的照顧順利誕下一個男嬰,正是日後的阿方索六世,在那之後她還誕下了一個女兒伊莎貝拉和小兒子弗朗西斯科。

虔誠者若昂三世在1547年不幸去世,當時已經獲得葡萄牙民心的瑪麗亞順利登基,稱為“瑪麗亞一世”,為了安撫民心,她立刻冊立長子阿方索為科英布拉親王,即葡萄牙王儲,成功地獲取了所有人的信任,而那一年她僅僅隻有三十六歲。

在她統治的三十年內,葡萄牙帝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宗教安定,百姓富足,對內寬和治下,對外則勇猛異常。

如果用俄羅斯用“大帝”來形容偉大的君主,那麼葡萄牙會用“瑪麗亞”來形容偉大的女王,瑪麗亞一世成為了歐洲傳奇一般的女王,更是許多王室女王效仿和學習的對象。

米蓋爾驕傲地說道:“我是弗朗西斯科那一支流傳下來的血脈,所以無論是對瑪麗亞一世還是明朝,我都非常的感興趣。”

兼職導遊的大學生微微頷首,隨後笑道:“不過在當時的明朝,對於徽王朱濯英的記載少了很多,我們這裡最知名的是睿宗毅皇帝和孝德毅皇後。”

兩個人在故宮內漫步,米蓋爾有些好奇地問道:“睿宗毅皇帝?”

“就是在朱濯英生產阿方索六世之後照顧她的明朝太上皇和皇太後,他們是瑪麗亞一世的父母,我說的是他們的諡號。”導遊笑眯眯地說道:“比起在葡萄牙聲名鵲起的萬泉公主,在中國,他們兩個很有名氣。如果你是弗朗西斯科親王的後代,那麼恭喜你,你也擁有大明皇室的血統。”

米蓋爾有些好奇地問道:“他們是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