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 / 2)

胤祝在工部待的也沒有他五哥想象的那麼順心。

工部的工作主要涉及涉及到整個清朝的土木、水利、農業工程,此外還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機器製造,礦冶、紡織等其它,以及與戶部聯合,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1]。

具體部門包括營繕清吏司、都水清吏司、虞衡清吏司、屯田清吏司、製造庫、節慎庫、料估所等等。

以上這些,胤祝哪一個都不想去。

好在他不像胤祁,把自己定格在了禮部清吏司,而是全工部上下都可以嘗試,在多且雜的事情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一開始他目標是製造庫,但製造庫這個名字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匹配,製造庫在乾什麼?他們可以研究關於皇帝車駕、冊箱、寶箱、儀仗等一整年[1]。

“好無聊……”

但既然來都來了,胤祝也不打算空手而歸,不是手上橡膠正好搞出來了嗎?

把汗阿瑪的車馬改一改、修一修,也能讓他刮目相看。

橡膠輪胎先搞出來。

什麼?

造辦司已經有啦,那就省掉這一步。

減震裝置不止橡膠問題,彈簧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東西。

彈簧又包括片簧與螺旋簧。

片簧最先被人類運用,最典型的利用在於弓,簡單的片簧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的防震,可缺點也多多;

螺旋簧在過去也有應用的痕跡,但往往都屬於個人或皇室機關秘密,幾千年來時不時傳承斷一下,近些年,還是榮妃母子的機械時鐘,正式讓彈簧一詞進入工匠們視線,有了固定的概念與名字。

對於工部想給彈簧取名“祁簧”或“祝簧”,雙胞胎是拒絕的。

現在可以把彈簧也跟著運用起來,

其實胤祝不是第一次運用彈簧,機械時鐘、玩具車上都有,但馬車畢竟不是玩具,對螺旋簧材料性能要求更高。

抗拉強度等級不同。

也就是說,胤祝先要把彈簧鋼材更新一下,於是來到與金屬更有關係的虞衡清吏司,詳細了解冶鋼過程。

鋼這種材料下限到上限都很高。

古代最早出現鋼,在春秋時期,已經傳說中的銅格鐵劍出現,且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製造的兵器簡直就是天下聞名。

其他人讀史書的時候讀史書,胤祝讀史書的時候,與五哥一起討論,關於《史記·》和《苟子》中描寫的楚國刀劍的鍛造過程,並且根據其刃鋒象蜂刺特性,一致判斷這不是鐵,鐵製品會過於柔軟。

可是傳承早已消失。

不過郭羅瑪法已經在宮外為他們搜尋到兩把據說上千年的寶劍,是楚地某一位富商收藏,說是祖上流傳下來的。

但懂得人都懂。

富商家中頂多能追溯個三、五百年,這種千年寶劍很有可能來自於春秋戰國的民間盜墓。

因涉及鬼神之事,每個朝代

都會明文禁止此事,但總有人為了利益鋌而冒險,戰亂時候,盜墓更是猖獗。

扯回來,雖然煉鋼出現那麼早,但冶煉技術千年來進步卻很有限,主要包括炒鋼、炒鐵滲碳、灌鋼、百煉鋼等幾種。

胤祁現在能做的也很有限。

首先是幫助不同地區的鐵礦石分析成分,很顯然,不同地區的鐵礦石需要不同的高爐,而不是現在的統一化生產,讓刀劍的質量自由發長,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

其次,鋼的目標作用不同,對於強度鋒利度要求不同,生產程序也大不一樣。

再者,增加一個預處理的項目程序,舉個例子,湘南某縣大量出土的鐵礦石需要先除當中的磷類等雜質。

然後才是對於煉鋼高爐的設計與提高,溫度與隔空環境的升級等。

……

工部的工匠們沒多大的求知欲,但他們盛在懂事,幾乎是說什麼做什麼,一個個做事效率還很快。

胤祁對他們不能再滿意了,還為自己和他們設計了防塵口罩與防毒麵具等等,再加上安全常識科普課程。

胤祁不過隨手做這些,但光是他的態度,已經讓很多忙碌一輩子的工匠感激涕零,甚至有不少人下跪謝恩。

“……”

倒不必如此。

胤祁感受到了工匠的地位有多低,實際上工匠在之前還有“工籍”一詞,這可不是什麼好詞,與樂籍、藝籍一樣,還是康熙在機械時鐘出現那一年廢除這種不人道的製度。

自此過後,工匠們的工作氛圍也不一樣,還有老工匠給出一些非常有效的建議,他把為他們請功也記在工作本子上。

至於工部官員,一半以上對於工程之事了解甚少,一問三不知,或許他們的定位在於——文職人員?

剩下一小半,至少看得出來在努力學習,但能夠講出點實質性內容的也就那麼兩、三、四、五個,而且還以木製品居多,或者黃金白銀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