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1 / 2)

胤祉親自將他們一一扶起,對他們的忠心與能力再一次誇讚。

六人忙回不敢當。

雙方都是一陣謙虛。

隔壁桌的胤祝,在坐下後已經喝了兩杯半茶,不耐煩他們繼續推來推去,他插·入進來拍了拍手,以宣揚口吻:“行啦行啦,華夏海商聯盟正式成立,簡稱‘華夏商盟’。”

馬佳芸蘭對於如何成為海上霸主並無經驗,但懂得一個團體的核心,除了利益外,企業文化與凝聚力也很重要。

一個名字,一個標識,便是能夠增強凝聚力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張平剛剛從《尚書·周書·武成》中找到華夏一詞最開始的起源。

李修竹的子曰基因一下子被觸發,他的背誦脫口而出,“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也立馬意識到到自己打斷了張正的話,忙對他歉意一笑。

張正似乎並沒有計較此事,且李修竹的背誦卻讓和他第一見麵的寧爾納、莽古爾泰側目而視。

一個藍眼睛不僅把漢語官話與滿語說的比蒙古人還溜,而且還會通過一兩個字背誦古文,難怪也是候選人之一。

“對啊,華夏。”胤祁眨了下眼睛回答。

他一直對曆史故事挺有興趣的,這算是他科學以外為數不多的愛好。

喜歡史書的他當然讀過史記、資治通鑒等著名書籍,也曾了解過三皇五帝、炎黃部落等,但從未想過,額娘口中改編自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不知真假的神話竟然如此有趣。

當然得分享一部分給他人。

譬如華夏上下五千年、女媧補天、遠古十二巫、封神傳奇等等,在彆人聽得津津有味時,末尾來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張正等人:

“……”

連胤祝都可以聽進去的洪荒神話,他們當然也十分感興趣,而且這故事的描述像白話又不像白話。

說它像白話,因它很簡單,可能比說書人講故事更簡單,懂官話的民間普通百姓大多數也能聽得懂;但它又不像白話一樣乾巴巴,很多形容詞生動活潑,還挺有韻律意境的,總而言之,聽起來很美。

胤祉抓起桌上的折扇往胤祁頭上敲擊一下,胤祝則往後移了兩分,三人動作十分熟練,胤祉又對其他人說:

“舍弟頑皮,讓你們見笑了。”

話雖這麼說,他不阻止也是因企業的核心文化來源於華夏。

曆史神話的傳播都有助於增加認同感,假如他們未來幸運建立的基地也得打上華夏的標簽,文化融合才屬於真正的占領,首先必須要有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類似於榮憲長公主現在在中亞與蒙古邊境搞的這樣。

而在海外發展的他們,當然有必要了解更多華夏文化,肩負一定的華夏文化傳播的責任,不要小看文化,《馬可波羅遊記》,對於海上探險與海外貿易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

不管如

何,華夏商盟建立。

馬佳芸蘭毫無疑問是這個華夏商盟真正的操控者,但明麵上的盟主還是安寧伯,塔娜、胤祉、胤祁、胤祝都是當中的榮譽會員,此外,還有馬佳富勇以及在場六人等,都是商盟的核心會員。

當然,馬佳芸蘭不會留下任的紙質證據。

免得一不留神被人拿出當結黨營私,甚至於造反罪、叛國罪之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且她身居後宮,也不適合暴露自己的文字筆記等等。

一個有象征意義的商盟徽章,既可以提升凝聚力,又能麻痹敵人,但凡有個“商”字,便能受到很多歧視,而他們的情況,本來就是從商業經濟開始。

接下來便是商盟規章,規矩並不多,做到也不難,因為這是非常基礎的法律品德方麵的問題,難在於一直堅持。

張正等人一聽都覺得這些規章很簡單,因其中有待補選項,有人建議要不增設兩條,又被其他人聯合否決。

自己也察覺到不對勁。

以上都屬於錦上添花,最重要的還是工作,在原有商業貿易網的基礎上,一步步參透,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板塊。

有人負責搜尋海外港口基地,有人負責商貿建,也有人繼續情報暗網、隻是和以前的情報探查又有所不同,有人還是在大清海關坐鎮,隻是暗中多了個管控關係網、成為其他成員的後勤支柱等等。

歐洲的確是重點,像是美洲大陸、澳洲大陸,乃至於亞洲,大清的鄰居國們,通通得作為觀察與探查的對象。

隻能說榮貴妃娘娘的野心比他們想象的可能還要大還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