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掩下自己受到的震撼,讓自己不要過於失態,但還是忍不住對身後兩人問道:
“爾等也算見多識廣,可知組織三十二萬兵力,多難?”
多難?
主父偃扯出一絲苦笑。
自從天子有發兵匈奴之意,主父偃也惡補了很多軍務,正因為懂,他更明白天音所說的駭人之處!
“陛下。”
主父偃道:
“大軍撥動,萬人軍隊,不算補給損耗,隻軍隊吃用,一日便需六百五十石糧草,三十二萬,至少要兩萬八百石,以萬戶大縣供養,兩個縣一年的糧稅,也隻夠他們吃一天半!從調兵、征糧……到治災結束,若是由我大漢支出,全國一年的糧稅都不夠!如此大手筆,隻為救一場洪水之災——”
算到這裡,主父偃已經無法繼續下去,他深吸一口冷氣,平複心情,才能繼續道:
“實在是不可思議!”
“是啊。”
劉徹輕歎一聲。
主父偃說的內容,正是劉徹最熟悉的方麵。
想攻打匈奴,儲糧,運糧是重中之重,劉徹將大漢國力背的滾瓜爛熟,能調動多少糧食、能開拔多少大軍,他再清楚不過了!
可越清楚,越覺著震撼!
如今整個大漢的軍隊,也不過六十萬人而已!
這六十萬軍隊分散四方邊境,根本無法聚集一處。
強行聚集,也不過一二十萬。
其餘兵力必須駐守邊境,防止邊外敵人侵擾。
對於大漢來說,倘若聚集二十萬兵力,絕對是遭遇國難,處於生死存亡之時!
不聚,國將亡!
可天幕上,竟然因為長江決堤,就出動三十二萬大軍搶救。
實在是不可理喻!
而不可理喻的背後。
是兩個國家,懸殊到極致的國力!
如今黃河泛濫成災,百姓無數田地被淹,劉徹難道不想修河堤嗎?
是根本修不了啊!
治河所需的人力、物力,是一個天文數字。
若想治理,那需要舉國之力,才能修築河堤!
而如今匈奴野心勃勃,胃口越來越大,黃河泛濫,兩岸飽受苦楚。邊郡又好到哪裡去?
從漢初至今,足足被匈奴掠走百萬民眾!
可若想打匈奴,同樣需要舉國之力。
修黃河,打匈奴,如魚與熊掌,隻能二選一。
劉徹選了抗擊匈奴。
可天幕上的人,根本不需要做選擇!
他們的天子,可以毫不猶豫的調動三十二萬大軍,可以供應如此充足的糧草,甚至軍隊麵對如此天災,仍然士氣如虹,絲毫不見畏懼!
如此強悍的國力,實在是難以想象!
這必然是一個比大漢強大無數倍的國家。
劉徹神色複雜的看著天幕。
片刻,他終於對主父偃問道。
“若這天幕說的不是天界,是人間,你覺著如何?”
陛下終於問了麼?
主父偃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可剛落地,又被提了起來,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斟酌起來。
天幕變化無窮,那些畫麵,於自己而言,不過是管中窺豹,實在是看不透徹。天音倒是什麼都沒隱瞞,沒明說,話中含義,隻要稍微深入想想,就能分析出背後蘊含的大量信息。
史書,古人,如今,政府,以及和大漢相同的疆域……
太多太多的詞彙和細節,都在指向這天幕,極有可能是後世之人所做!
隻是這個想法,還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
後世之人,怎麼會有如此手段?
聽天音的意思,她屬於‘弱者’,需要國家保護。
要是這樣的弱者都能操控時序,讓他們這些‘古人’觀看天幕,那後世豈非人人成仙了?
可天幕上的後世之人,在麵對洪水之時,仍需要青壯用肉身去抗!
所以猜測後世之人成仙,為錯。
那天幕如何出來的,還是無法解釋。
說起來,傳聞仙人能縱古閱今,堪透未來,天幕,會不會是仙人從後世截來這些內容?
要真是仙人將後世‘天幕’搬過來,那搬此天幕的仙人是誰?
是自稱才淺的天音?還是另有其人?
它放出天幕的目的,又是什麼?
每一條猜測,都代表著不同方向,決定著不同應對的辦法。
一旦想錯,應對也會出錯,後果極為嚴重,
主父偃需要有一個萬全的應答。
還沒等他思量周全,就聽得落下閎道:
“天音與天幕都應是後世之人所做,若臣沒有猜錯,天音之主才淺,便這製作天幕的主人。不過這天幕怎麼出現的,臣就不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