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不僅沒有理會,還直接閃過,放起了其它書法。
蔡文姬的《我生帖》衛夫人的《古名姬帖》顏真卿的《多寶塔碑》《祭侄文稿》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宋徽宗的瘦金體……
秦朝
喜好書法,未來還因為字體書寫優美,而成為小篆推廣標準字體的李斯看著天幕,眉宇間多了幾分向往。
“後世文風之盛,源之於紙,可恨如今未有!”
好在天幕已經將造紙之法講出,嗯——看起來他得常去紙坊看看,加些厚賞,如此,才能早日用上紙啊。
漢朝
“這紙的產量,看起來可不是一般的大。”
劉徹對書法並不迷戀,哪怕天幕展出的這些書法字體的確賞心悅目,但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它們多美,而是練出來這樣優美字體,得用多少紙張。
畢竟,要是紙不夠,練的不夠多,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好字?
看著天幕上方方正正,頗好辨識的楷體,劉徹瘋狂心動。
“要是紙坊也能達到這麼高的產量,朕就下令讓官員全寫這種字體!”
以後,朕再也不用受那些大臣五花八門的字體茶毒了啊!
唐朝
各地的文人看著天幕上展示的書法字體,全都瘋狂起來。
“蔡文姬,是蔡文姬!這字奔放俊逸,還帶著幾分嫻雅婉麗,甚美!”
“昔日文姬歸漢,書古籍四百餘卷,大才啊!可恨此生不得見真跡!”
“是衛夫人的書法!古樸端莊,嫻雅婉麗……我書之啟蒙,就是她的《筆陣圖》啊!”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
“顏真卿,唐?他是我大唐之人?!”
“可有人聽聞他何在!”
“還有柳公權!”
唐朝,邢國公府
“顏真卿之正楷,端莊雄偉,堪稱大家,如此好字,既為唐人,我竟未曾見過,這不應該啊。”
房玄齡注意力全放在了‘唐’上,下意識思索周圍出名的書法大家,卻怎麼也找不到對應的人,倒是旁邊的杜如晦先反應過來,他笑著說道:
“大唐三百年國運,這顏真卿和柳公權,現在指不定還沒出生呢!”
房玄齡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他有些哭笑不得搖著頭:“糊塗了,總覺著一提到唐,就是我們這時候。”
“誰讓天幕總說千年,千年?王朝更替都算不上什麼,可對我等而言,五十年,就已經過去整整一代人了啊——”
杜如晦說的有些唏噓。
個人之壽去對比漫長的人類曆史,撲麵而來的便是無力蒼涼之感,杜如晦不想在冬至末尾說樣的話題,他笑著道:
“說起來,現今天幕放出顏、柳這兩位後唐大家的真跡,不知道多少姓顏、柳的人家,也要起這個名字了!”
杜如晦頓了下,腦海中浮現出一堆‘顏真卿’‘柳公權’互相爭論書法之優劣的場景。
“噗——”
這個損友啊!
【中國傳世名畫很多,寫意寫實人物山水風景花鳥魚蟲範圍太廣,這裡就不一一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UP主隻說個人最喜歡的是清明上河圖吧。
古代的史記惜墨如金,文物也多為帝王將相所留,這使得我們大多隻能看到上層人士個人生活,極少整體的看到古代百姓生活,而北宋畫家張擇端在長達五米的紙上,記錄了都城汴京的一貌。
它不僅是當年繁榮的見證,更能讓我們在千年之後,如此直觀的看到當時的上至達官,下至百姓的服飾、出行、勞動、建築、商業發展……】
伴隨著天音,天幕上,一張長長的黃色畫卷展開,而後又從頭到尾緩慢移動,讓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的看到那畫紙上的一切。
唐朝,皇宮
“北宋?”
唐後的朝代,這顯然讓李世民上了心,他細細觀察起這幅畫,想要看看宋時首都到底有多麼繁榮。
這一看,畫上的北宋還真的是屋宇鱗比,商船雲集,百姓各居其業,頗為盛世之景。
隻是看著看著,李世民突然覺著有些不對。
“城防渙散,守備懈怠,船過橋險,這畫……不簡單啊。”
李世民果然充滿了帝王的敏銳,宋時以畫呈民情之事頗為興盛,張擇端也是想通過此畫向宋徽宗暗示當時社會上的種種弊端,可惜,宋徽宗隻想沉迷奢侈和自己享樂,甚至不惜放縱蔡京等人打著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他這樣的人,即便是看出了這幅畫中的問題,也是無動於衷。
李世民不知這是一副‘悲畫’,反而覺著,這樣的畫作,更能讓人直觀感受民間疾苦,激勵自己改進,他對著身邊的長孫皇後問道:
“觀音婢,你說,朕命畫師走訪天下,多畫些這樣的畫來,如何?”
長孫皇後略一沉吟,搖了搖頭:“隻怕,最後畫的不是民間疾苦,而是一片歌舞升平。”
“這倒也是。”李世民稍做一想,便明白長孫皇後所說必定會成為現實,畢竟,哪個地方官員願意將地方上的問題展露出來,這豈不是明晃晃的說自己理政能力不行嘛!
他有些失落的搖了搖頭,道:“那便算了。”
隻是想著北宋能有這麼好的傳世之作,而大唐卻沒有,李世民實在是不甘心。
看出這點的長孫皇後微微沉吟,又道:“聖上若想留些畫作傳與後人,也不是不可,隻是——
“我知。”李世民擺了擺手:
“不加體察民情,隻以平常畫紙,記錄大唐河山和百姓勞作便可,雖不為傳世名畫,卻也是大唐之景,若能流傳下去,也能佐證我大唐盛榮。”說到這裡,李世民又來了興致,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