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秦孝公任用的商鞅來自衛國,秦惠文王任用的張儀、公孫衍來自魏國,秦昭襄王最器重的丞相範雎也是魏國人,而到了秦始皇,他重用的是楚國李斯。
簡單來看,這就是戰國時期秦朝為了提升國家實力,向六國不斷招攬人才的緣故,但當我們從秦的角度來看,問題就出現了。
為什麼秦朝治國的人才要從六國招聘,秦國本土的,能夠在國家層麵製定戰略的人才哪兒去了?
答案是,他們都去打仗了。】
秦朝
天幕剛說時,嬴政還沒有反應過來,六國向著秦國的人才過來給他執政,秦國將領負責打仗不是挺好的嗎?
可等到天幕提問後,嬴政便頓覺不妙。
一兩個頂尖執政丞相的稀缺看著好像沒什麼,可連續數代都是如此問題可就大了,這代表整個國家在文士培養方麵的極其乏力,畢竟,優秀的執政人才除了天賦高,還需要有環境在。
通俗點的話說,就是得有大量中下層文士,才能卷出來實力水平高的人才,而秦國——
平民百姓還想讀書?簡直不將商鞅韓非子的五蠢六虱放在眼裡!
無書可讀,平民百姓也隻能去擠耕戰,如此一來,秦國不缺秦吏秦官才有鬼,等到現在需要的時候,再培養也來不及了。
想到這裡,嬴政不由得扶額。
“這還真是一飲一啄皆有定數,秦因戰興,也因戰亡,哈,和那漢朝竟這般相似!”
秦朝,本地
在軍中學會寫字的秦卒撓了撓頭。
“天下都打下來了,以後也沒戰可打了,我要是能當個秦吏,也挺不錯啊。”
秦朝,韓地
一個貧寒的文士扯了扯自己打著布丁的麻衣,他看著天幕,神色猶豫。
文士在的縣城內也是缺官吏,所以他專門學了秦字,想在縣衙中謀個職位,可秦法規定,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他,沒有資格當秦吏。
看著天幕,文士忍不住說道:
“如果秦法沒這麼嚴苛,能讓我也能做個小吏,那該有多好?”
“嗯,最好秦法在減減,小罪重罰,平民哪裡受得了?小吏也要被累死的!”
秦朝,後院
一位成年女子照顧著因上戰場受傷,無法自主飲食的父親。
她透過窗戶看著天幕,不由得說道:“父,秦好缺官吏啊。”
父親看著天幕,歎息:“我兒通讀《管子》,也會秦字,做個佐吏也綽綽有餘,可惜秦不似漢和後世,不招女子,又太過嚴苛,唉。”
還有更多的文士看著天幕,衡量著局勢:
“武人攻伐,文人治國,千年至理,秦法無力治國,我等是入秦,還是……”
“罷了,再觀望觀望。”
【這事兒,得從秦孝公開始說。
彼時秦穆公建立的霸業已經遠去,幾代君位動蕩使得國力消退,被魏國奪取了河西地區後,還得割地才能與之講和,已經形成的戰國六雄將秦朝視為夷狄,連諸侯的盟會都沒有資格參加,貧瘠的資源和危機的局勢使得秦孝公必須變法改革,於是,他的一生之友,塑造整個秦國的商鞅來了。
商鞅變法,總結一下就是八個字,利出一孔,獎勵耕戰,所有的政策都為了耕戰服務,為此還設置了大家所熟悉的二十爵位製度,商君書言: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隻要殺敵,就能取得爵位,看著很美好,可統治者怎麼會設置這麼簡單的晉升規則?
這麼說吧,白起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斬首幾十萬,奪城六十一座,才從十二級的左更,晉升到十六級大良造。】
六國貴族麵露厭惡,指著天幕,罵道:“秦法,騙術爾!”
楚國偏支王室對還在追隨自己的義士許諾道:“若我能複國,必封諸位為君,得食邑,世代相傳!”
王翦微微歎息。
商鞅的二十爵啊,哪裡是那麼容易拿的。
秦卒們看著天幕,雖然也覺著這個餅太難吃到,但好歹有餅啊,而且還真有人吃到了。
六國連畫餅都懶得畫的,平民還想要有爵位?想得美!
就是現在天下都被打完了,還能上哪兒打仗升爵位?
【想升爵,殺的人得是有爵位敵人的腦袋,而晉升之後,士兵基本上便會成為伍長開始帶領隊伍殺敵,這時候的殺敵規則又變成了團隊作戰,隊中逃跑、將官死亡、都會受罰+扣除人頭,想要繼續晉升,要在扣除己方損失人數之後,再殺三十三個人才能晉爵。
在冷兵器的時代,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做到的規則。
但,秦給了平民其它六國都沒給的晉升的通道,於是秦人聞戰則喜,秦國所向披靡,六國敗退。
壞處嘛,就是老秦人全都追求戰場殺敵去了,這樣的環境下還想培養大量的基層秦吏乃至治國人才?
做夢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