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父子談話(1 / 2)

兩儀殿內。

皇帝捧著李承乾給他送上來的牓子,初初一開始,他也是不理解的,因為此時相比起規範整個科舉試的公平性,無疑,若是哪個能夠更好地挖掘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行卷跟公薦固然有它們的弊端,然而,說到底,這其實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因為當下正好合適,所以,就用這種方式。然而若是按照李承乾這牓子上所說的來,那無疑,已經把科舉試拔高到了一種很高很高的地步。

以至於,讓皇帝都不禁認為,太子這麼做,他所提出來的這些舉措,是不是有些用力過猛了。

他以前卻從未發現,太子竟然還有成為酷吏的潛質?

他歪著頭,用餘光看了一眼下麵的太子。

感覺,還是太過於急著表現自己吧。

事實上……

皇帝會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更彆說,李承乾這哪裡是‘關於這一次科舉試的想法’,若是說它是‘關於這一次科舉試的改革’怕是都可以說得過去了。

不過,這畢竟是他唯一的皇子,他總不能在此時打消他的積極性。

他斟酌再三,這才說道:“如此一來……會不會太過於大鋪大設?而且這辦法好是好,不過你也應該知道,我們北辰之前為何要實行行卷和公薦,就是考慮到有一些考生的真實水平,或許在卷子上,並不能完全體現,這才多方考察,為的,就是不浪費一個人才。”

若是讓李承乾把這個推行下去的話,朝堂之上,肯定會頗有怨言的。

更彆說……

此時肯定已經有人找人投了行卷,那到時若是沒考上。

皇帝不得不用最陰暗的想法去想那些沒考上的人的想法,若是真的如太子所說的那樣……然後一想,他便有些暗暗心驚了,因為,可能各種行賄的案件,或者是誣告的案件,說不定就會因此而多了起來。

不過……難道還真的有人敢如此做?

漸漸地,他這才品味到了李承乾這想法的好處來。

與此同時……

李承乾聽得了他的話後,也是直指問題的要點,回道:“為了不浪費人才,這一點,兒臣當然明白,所以,其實在牓子上,還有一點是兒臣沒有說的。”

“哦?”

“為了能夠更好地挖掘人才,所以,兒臣提議,在進士科與明經科之外,還另外再設置一門考試,這門考試雖然不設科,不過卻是進士科與明經科的一個補充,父皇大可按照自己想要的人才的標準,而專門設置一些問題,若是真的有人能夠回答得上來,而且回答得很好,不妨,也可以對他們進行破格的錄取。而若是他們連這個都回答不好……兒臣以為,已經給了他們兩次機會了,還不如讓他們再好好回去讀書,下一年再來考。”

李承乾接著道:“至於這一門考試的試題,跟進士科與明經科又有何區彆,兒臣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體現。”

“第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就出什麼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既可以比進士科與明經科簡單,也可以比進士科與明經科難,簡單的時候,錄取了以後可以放到各部,甚至是地方去去為官,做最下層的工作,進行磨礪,直到一定年限期滿,再召回,委以重任。”

“第二,題目也可以五花八門,不限方向,而且,不以答對的題目的數量定高低,答對一題跟答對一百道題,效果相當,隻要是能把問題都答好,不過同樣,既是如此,要求自然相應的也是要比進士科與明經科高,甚至,可以用半個秀才的標準來取仕。”

“……”

……

顯然,這一次李承乾是有備而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