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1 / 2)

張偉和胡力在熱身的時候簡單地交流了一下,都估摸著蘇白是想要看看他們的百米最高速度是多少。

他們原本都以為, 蘇白也會更改他們的速度控製方案, 讓他們跟邱文進行相似的訓練,

沒想到的是,蘇白在接手他們的第一天下午,就讓他們熱身準備100米跑的測試了。

難道, 蘇白是打算拉升他們的100米絕對速度, 從這個方向上提升他們的400米成績嗎?

江東見看著蘇白的安排,也有些不太明白他的做法為何如此,畢竟之前邱文的成績提升,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仰賴於蘇白指定的速度控製訓練,

教練組的成員們私下討論的時候, 也都互相聊過,覺得蘇白對於張偉和胡力兩個選手,很有可能也是按照速度控製訓練的模式來重新調整兩人的速度節奏。

不過,想到這裡,江東見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小白, 之前教練組討論過你訓練邱文時候的問題, 同樣都是400米的速度控製訓練,為什麼你之前給邱文采用的,

是國內原本認為和國內運動員水土不服的那種訓練模式?”

這個問題,

隊裡短跑教練組的教練們之前也已經有過一輪討論了,包括江東見他們這些助教在內也參與過討論和發言,其中大部分人認為或許是蘇白從國外的具體訓練方式中看到了一些更適合邱文的訓練細節,

但是之前終究還是沒和蘇白當麵討論過,所以也不知道蘇白的真正想法。

這問題涉及的角度其實挺複雜,蘇白眉頭微皺,認真地想了想,才道:“其實沒有什麼所謂的國內的訓練方式和國外的訓練方式之分,有的隻有適合邱文的訓練方式,和不適合邱文的訓練方式。”

“目前國內的速度控製訓練,對時間的精確控製上其實並沒有特彆刻意的要求,但是對於邱文不行,邱文他本身缺乏對節奏的敏感度,所以需要提升這方麵的訓練,讓他直接用訓練和身體來記住這種訓練,所以我對他的速度控製訓練上,對時間的限製格外嚴格。”

“國內的速度控製訓練,往往是以200米的不同速度控製跑和長距離變速跑來進行的,我之所以沒有用這些訓練方式,主要也是因為這些訓練方式和我想要給邱文進行的訓練方向不同。”

說到這裡,蘇白頓了頓,然後講出了最重要的內容:“其實,我認為,大家或許是在訓練的想法上,先限製了自己,這樣其實不太好。”

“例如,咱們隊裡原本對運動員的訓練也是速度控製,我對邱文的訓練也是速度控製,甚至國外頂尖運動員在400米項目上追求的也是速度控製訓練,但是我們對速度控製的理念、設計和需求,都是有著很大區彆的。”

“平時大家對運動員進行控製訓練,想的是’控製速度,儘可能讓運動員在當前速度上,進行最合理的分配,跑到有可能跑到的最好成績’。”

聽到這裡,江東見若有所思,他看向蘇白,問道:“那你在給邱文進行速度控製訓練的時候,需求是什麼呢?”

蘇白非常認真地看向江東見,然後道:“他隻有學會掌控自己的速度節奏,才能突破自我,以最適合自己的節奏,跑出更好的成績。”

這兩個答案,聽起來十分類似,但是江東見在聽過之後,愣了片刻,終於若有所思起來,如果非要再翻譯一遍的話,蘇白的話或許可以轉換成一句國內自古以來的名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蘇白的這個回答,其實從表麵上來看,已經遠遠脫離開江東見最初的提問了,但是江東見絲毫不覺得蘇白這個回答跑偏了,相反,在想通了之後,他深吸了一口氣,當即將自己腦子裡的信息速記了下來。

他明白,蘇白之所以會說這麼多的內容,就是對s省田徑隊沒有任何藏私的念頭,他完全在以最為認真、真正無私的方式,在給省隊的大家分享他的想法和理念。

在看到江東見在一旁奮筆疾書後,蘇白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看了眼已經慢跑熱身完畢的張偉和胡力。

“教練,我們隨時可以開始測試了。”

張偉胡力兩人跟蘇白打了聲招呼,蘇白點了點頭,邊上的江東見也立刻跑到了跑道邊,拿起發令槍,開啟了電子計時器的相關設備記錄,然後示意測試隨時可以開始。

蘇白點點頭,對張偉和胡力道:“記住,100米,全力跑,不要給自己留任何退路。”

在蘇白交代完這句話後,張偉胡力就兩人到了百米的跑道起跑處,蹲踞到了起跑器上,做好了起跑的準備。

兩人這會兒心中略有一些緊張,但心裡都將蘇白方才的那句話牢牢地印在了自己的腦海之中——全力跑,不留餘力!

就是帶著這種信念,在發令槍響之後,張偉和胡力兩人迅速反應、應聲而出,開始了這場在100米賽道上的速度爭奪戰!

張偉和胡力兩人都不是擅長100米的選手,但是他們畢竟是專業的運動員,哪怕速度上比不過100米的專項選手,但是此時在賽道上,也是迅疾如風。

作為常年遵守400米的速度控製式跑步方式的張偉和胡力兩人,他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徹底放開自己的速度,在100米的短跑上追求這種極限速度了。

這種極限速度的追求,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賽道上浪費體能的一種跑步方式。

不過今天,在蘇白的要求下,他們徹底放開了自己!

賽道上,張偉和胡力兩人在起跑之後,在第一步蹬踩起跑器發力後,借著這種強勁的蹬踩力道,他們迅速完成了起跑加速跑的過程,擺動手臂,拉升步頻,控製著自己的呼吸與節奏,在100米的賽道上,追求著他們各自的最高速度!

胡力和張偉兩人的實力差距不大,因此賽道上兩人的百米爭奪就顯得更加地刺激,兩人在途中跑階段不斷地拉鋸著,上一秒或許是張偉在前,下一秒胡力或許立刻就追上了他的腳步甚至反超!

這種拉鋸與爭奪讓兩人在賽道上跑出了一點火氣,於是更加拚命地試圖向前衝刺。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拚命地跑100米了,原本,以他們400米短跑選手的能力來說,他們的身體速度耐力會比普通的100米選手來得高,但是此時,激烈的速度拉升讓他們在幾秒之中就迅速地感受到了身體肌肉缺氧的疲憊感,這種疲憊感刺激著他們的神經,讓他們有一種疲憊的亢奮感。

當張偉和胡力兩人先後衝過終點線時,兩人緩衝了幾步,都覺得這短短的100米,跑起來不比他們平時400米的比賽來得輕鬆。

兩人的100米成績也很快都被亮了出來,張偉和胡力兩人的速度分彆是10秒99和10秒95。

“咦?”

江東見看了眼這成績,有些驚訝:“這速度,也還行嘛。”

男子100米短跑的國家一級運動員電計時標準是10秒93,蘇白當初練了10年,他的100米成績最好成績也不過是10秒88,張偉和胡力這兩個多年都沒認真進行過100米專門訓練的選手,能夠跑出接近100米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標準,確實也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甚至於說,他們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100米訓練的話,很有可能100米成績也可以跨過10秒93的標準,達到男子100米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標準。

胡力和張偉對於自己的100米成績也有些吃驚,他們知道,在跑200米訓練還有在跑400米的時候,他們的第二個百米分段成績都可以跑進11秒以內,但那是因為第二個百米分段時他們已經不需要起跑加速這個過程,所以速度會比從零開始加速的百米速度要快。

他們倒是沒想過,單跑100米,他們也已經可以跑進11秒以內了!

等到他們有些懵逼地走到蘇白跟前時,蘇白沒有給他們什麼新的指示,而是問了他們幾個問題。

“你們兩年前進行100米測試時,成績是多少?”

胡力和張偉愣了下,分彆回憶了一下,才答出’11秒11’和’11秒14’。

“兩年前,你們的400米成績是多少?”

胡力猶豫了下,答道:“……47秒73。”

“……47秒75。”

蘇白聽到這裡,突然對他們微微笑了一下:“那麼,兩年過去了,你們百米的絕對速度提升了這麼多,對比起來,400米的總體成績提升,是不是不太夠呢?”

胡力和張偉這會兒人也是懵的,蘇白要是不說的話,他們都沒想到自己的百米絕對速度比兩年前提升了這麼多。

他們都知道,影響400米成績的因素,分彆是選手個人的絕對速度以及他們的節奏控製,現在,兩年過去了,節奏控製的能力上,他們肯定是有所提升的,而他們的絕對速度也提升了這麼多,那麼為什麼他們的400米成績還沒有同樣幅度的提升呢?

當然,百米絕對速度的提升幅度,不能完全折算為400米成績的提升幅度,但是這至少是說明,他們在400米成績上,這兩年應該要有更大幅度的成績提升的!

想到這裡,原本一直以來因為自己的成績提升緩慢,現在甚至追不上邱文這個隻訓練了兩個月的400米新人,從而心中都略有些擔憂,覺得自己未來成績有限的張偉和胡力兩人,這會兒心裡突然升起了一股新的希望。

他們忽然覺得,自己可以看到自己未來的成績進步空間了!

在蘇白對張偉和胡力提問的時候,江東見一直都站在邊上沒有說話,他隻是認真地看著蘇白所做的事情和蘇白所提出的問題。

然後他就發現,張偉和胡力兩人,原本還隻是認真地聽蘇白說話的模樣,沒多久,他們倆人身上就忽然有了一股自信和期待的感覺用上眉間。

這可真是……太了不得了!

親眼看著下午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的這一係列事情,雖然都隻是訓練上很小的細節,但是蘇白調動運動員情緒和自信的能力,蘇白對於運動員訓練的理念想法,都從這些細節的小事上麵透露了出來。

在此之前,江東見從來都不知道,隊裡400米項目上原本僅有的兩個隊員,似乎對自己缺乏信心——一個缺乏信心的運動員,哪怕在訓練上十分努力拚命,但是這些努力和拚命給他們帶來的成果,也未必能夠很好地轉換為賽場上的成績。

因為缺乏自信,會影響他們在賽場上實際上的發揮,再加上現在國內400米項目運動員之間普遍的在賽場上比較’疲’的狀態。

那麼,運動員自身不自信,賽場上的其他對手也不怎麼有衝擊競技的熱情,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怎麼能夠指望運動員創造佳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