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1 / 2)

從蘇白給出訓練方案的第二天起,國家隊400米項目的分組也開始進入了正式的賽前訓練循環。

前一天,蘇白在給出訓練方案的同時所留下的目標和賭注都擲地有聲地留在400米項目的這些選手們耳邊,讓隊裡的選手們心中免不了忐忑懷疑但又隱隱地期待。

幾個相熟的選手私底下也一起討論過——蘇白給出的訓練目標到底有沒有可能?B市隊裡的郭盾還悄悄找到王挺,打聽蘇白的這個訓練目標到底是不是認真的,結果得到的答複就是王挺讓郭盾自己去看看蘇白之前帶的3個選手的成績變化曲線。

蘇白之前帶的3個選手的成績變化曲線?

那他們挺熟呀!

不就是邱文、胡力還有張偉嗎?

那他們的成績變化曲線……郭盾、張子義還有林川幾個人一回顧,立刻就想到了張偉、胡力兩人在蘇白的指導下,和邱文一起包攬了Z省大獎賽400米前三的這件事,受害當事人郭盾那可就正在當場呢!

而張偉、胡力原本是什麼水平,被蘇白指導後,又是什麼水平呢?

那兩位原來可是48秒開外的常客,個人pb都沒闖進47秒60的,可是在蘇白指導訓練了約1個月時間後,成績直接飆到了47秒50範圍以內,遠超原本的pb,並且在後來亞運選拔賽上,兩人的成績也又有大幅度的進步。

可以說,蘇白是以一己之力,讓兩個原本常年成績徘徊在48秒開外的選手,一下將個人的常規水平提升到了47秒50以內。

想到這裡,郭盾等人又忍不住想到——那如果是自己獲得這樣的進步幅度呢?

從48秒開外,可以一下邁入47秒50以內的世界,那他們這些憑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跑進47秒的選手,要將成績穩定在46秒50以內,似乎也並不像預想之中的那麼困難?

懷抱著這樣的猜想,這些暗中交流的選手們都咬咬牙,決定接下來這一個月拚了——實在是今天的那個練習賽對他們的刺激也確實太強了,讓他們都沒有了任何逃避的餘地。

既然他們的教練蘇白這麼說,那他們就這麼相信試試吧,畢竟,就像蘇白說的一樣,這個嘗試對他們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第二天,以張子義為首的選手們也見識到了蘇白的訓練手段。

蘇白的訓練習慣確實與王挺又或者他們所經曆過的其他教練員完全不同,除了要求他們在訓練期間換掉專業跑鞋,換上運動鞋之外,對於他們的訓練時長也沒有明確的要求,隻是規定他們必須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計劃上的一係列訓練項目。

對邱文來說,除了換掉跑鞋讓他不太適應以外,彆的要求都是蘇白的老習慣,邊上的其他選手在看到邱文聽話乖乖地去訓練後,也都沒有多說什麼。

包括李俊豪在內,這些新加入到蘇白手下的國家隊隊員,對於訓練都有一種報複性的積極心態,前一天的練習賽中還有蘇白的訓話所帶來的刺激都還留在他們的心裡,此時不論是因為怎樣的原因,訓練場上的每一個選手在麵對訓練的時候都格外地認真。

國家隊的訓練場上,除了各位選手之外,還有4名助理教練隨時待命,幫助運動員們進行一些需要輔助和從旁觀察的訓練項目,作為主教練的蘇白和副主教練的王挺則站在訓練場邊,觀察運動員的訓練和技術動作是否符合計劃中的標準。

除此之外,在運動員的訓練計劃之中,也有分時段的技術調整課程,這種時候,主教練則需要全程一對一地盯著當前課程的運動員,保證與運動員能夠在相應的技術調整課程之中得到教練理想中的技術調整效果。

看著賽場上選手們拚命的訓練狀態,王挺頗有些感慨,他轉頭低聲對蘇白道:“蘇教練,你的這個計劃,遠的不說,這些選手現在在訓練的時候可比以前用心多了。”

倒也不是說過去的訓練中這些選手會劃水,隻是這訓練的狀態和勁頭王挺還是看得出來的,現在訓練場上的選手們,比起過去,感覺那就是憋了一股勁兒在心裡,想要通過訓練切實地獲得進步,再一次證明自己的實力。

蘇白對於選手們當前的訓練狀態也算滿意。

這幾天,在訓練計劃正式地開始執行之前,他就已經全天候開啟了“教練員跟蹤訓練模式”,並且因為他在係統中的教練等級已經升到中級,所以這個跟蹤訓練模式給運動員們帶來的訓練buff提升數值也比過去要高了不少。

除此之外,他在這些選手中,一開始就選定了張子義和李俊豪兩人,總共消耗了480點聲望值綁定了兩人的動態身體狀態分析。

隻不過,在前幾天的適應性訓練裡,張子義和李俊豪兩人的數據都可以直接反應出兩人還有點不在狀態,特彆是李俊豪,明顯並沒有打算認真對待那些不在教練計劃中的訓練內容。

今天則不同,張子義的專注與投入狀態就不必說了,李俊豪在今天的訓練中專注度也極高,不論是訓練計劃中的哪一塊內容,哪怕他臉上明顯帶著不爽,也都全力完成了。

看到這裡,蘇白也微微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雖然邱文並沒有察覺到什麼不一樣,但是蘇白現在給選手們的訓練計劃和過去其已經有所不同。

從他正式晉升為中級教練之後,除了’教練員跟蹤模式’的效果得到提升之外,他也獲得了新的名為’屬性提升’的能力。

所謂屬性提升,並不是憑空提升運動員的屬性能力,而是身為教練,他可以在觀察運動員的個人屬性缺失之後,在常規訓練基礎上,為運動員製定新的單項訓練計劃,如果他為運動員設計的單項訓練計劃能夠通過係統判定有效的話,那麼經過一定周期的合理訓練,就可以為運動員穩定提升自己的某項基礎屬性素質或能力。

其實,這個所謂的’屬性提升’在蘇白看來,就是常規教練訓練計劃中的諸如’力量訓練’、’耐力訓練’等,但是在係統的輔助下,蘇白的計劃製定可以做到更加細致的分類,並且確保隻要運動員能夠按照訓練計劃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訓練項目,就一定可以達到訓練目的。

自從發現這一點之後,蘇白基本是用爆肝模式擬定了針對國家隊這7名400米選手還有崔洛恒的附加單項訓練內容,希望在儘可能地梳理出他們原本應有的實力之外,再對他們的部分單項屬性做一些提升。

隻是,這些單項屬性點的獲取並不容易,這一次的集訓周期,到雅加達亞運為止,時間不多,如果想要讓運動員們成功通過單項訓練獲得自身基礎屬性的提升,就必須保證他們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訓練內容。

所以,蘇白在這個階段,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慢慢地獲得這些運動員們的信任,讓他們能夠令行禁止。

這也是蘇白之所以在訓練起始階段加入了’練習賽’這一流程的因素之一。

從整體的訓練正式展開之後,運動員們開始完全按照蘇白的計劃在進行整體的訓練,而這8名選手之中,除了邱文之外,作為400米的接力隊員,剩下的6位選手都還有一個單獨的接力訓練課程。

除了張子義、郭盾、林川外,李俊豪、周旭、張暢等3人還需要額外競爭接力隊最後一名正選隊員的資格。

按照過去國家隊的習慣,張子義會作為一棒,用他自身的400米實力儘量為後續的隊員減少追趕的壓力,林川和另外一位隨機選手則儘量保證在中間兩棒不要落後過多,郭盾作為最後一棒,要儘可能地在最後完成追逐。

在王挺向蘇白詢問今年的4*400米接力選手棒次安排時,蘇白則在除了張子義之外的名字上都畫了叉。

“蘇教練,你這個意思是?”王挺有些不太明白。

蘇白指了指剩下5個選手的名字:“在這次訓練的第20天,會進行一次隊內測試賽,到時候,郭盾、林川、李俊豪、周旭、張暢這5名選手,根據最終測試成績,直接選拔前三人作為接力隊正選選手,其中成績最好的一員作為最後一棒。”

?!

從這些天的操作,王挺就知道蘇白看起來年輕好說話,但是實際上莽得很,但是他沒想到蘇白這麼莽,就連接力隊的構成也打算直接調整了。

蘇白則對此十分平靜,他解釋道:“這一次的訓練結果,我們追求的是接力隊成績要達到3分05秒以內的穩定成績,而接力隊中的這6位選手,每一位選手對於傳接棒的技術以及和隊友傳接棒的默契都已經相對足夠了,既然如此,那正選選手當然要選擇其中成績最好的成員。”

“呃……”

蘇白的話很有道理,王挺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又猶豫了一下,道:“可是隻看那一次的測試成績,是不是不太合理?”

蘇白想了想,道:“王教練你說得對,選手們平時的訓練狀態和訓練項目的達成質量也會被納入考量,到時候如果選手的成績和預想之中的出入較大,會再結合平時的訓練完成質量進行考評。”

“那……接力隊員的選拔方式就這麼定了?”

蘇白點點頭:“嗯,就這麼定了。”

王挺沒有再二話,咬咬牙,直接就按照蘇白的決定,把這些消息告知了目前的這些國家隊隊員。

聽到王挺傳出的消息,原本的兩個接力隊固定隊員郭盾和林川不由得苦笑了下,不過這些日子以來,他們早就知道邱文口裡像個天使一樣的’小白’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物,於是都沒想著再去跟教練抗議什麼,而是轉頭就開始更加認真地訓練了起來。

而對於周旭、張暢兩人而言,蘇白的這個決定也大大提升了他們被選為正選接力隊員的概率。

一時之間,田徑隊400米項目組的訓練氛圍又更加地熱火朝天了起來。

對於蘇白的一係列訓練方案和指導,執行得最徹底的一位當然還是邱文,他原本就是對於訓練極為投入、認真的選手。

蘇白的訓練方案已經不需要甚至是禁止隊員們無意義的加練了,那麼邱文就換了個思路,將過去對於加練的熱情轉換成了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蘇白的訓練項目。

隊裡另外一位將蘇白的訓練方案執行得最徹底的運動員則是李俊豪,他對於蘇白的感覺當然是不爽和憤怒的,但是那天蘇白的對話激起了李俊豪賭氣的心態,他就打算看看,自己如果保質保量地完成蘇白交代的訓練任務,到底能不能像蘇白說的一樣,將成績穩定在46秒50之內。

正是抱著這種賭氣的幼稚想法,再加上自身確實有著較好的天賦,李俊豪的訓練成效反而緊緊地咬在了邱文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