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漿糊用得比封蠟要多。”周至解釋道:“糊鬥為文房中盛糨糊之器,加蓋以防鼠竊。明屠隆《考盤餘事》中載:‘糊鬥有銅質、陶質材料製成。有酒杯式、帶足長桶式等數種,今無此製作’。”
“到了清代,糊鬥和蠟鬥又開始進入文房,古人的書都是線狀,紙質裝訂和現在的書籍不可同日而語,經常都需要修理。”
“而日常臨課,創作,書信往來占據相當一部分的時間,經常都要用到漿糊。”
“普通信件用信封漿糊比較多,比較重要的才用葵箋寫了,封在詩筒裡,拿蠟封了讓仆從傳遞。”
“原來是這樣啊……”老先生恍然大悟:“老輩人說這是印章盒,我就覺得要是印章盒的話,對印章的大小和形狀都限死了,古代讀書人一輩子不可能隻用一方一圓兩枚印章,至少都是七八枚十幾枚,今天算是解了疑惑了。”
“是啊,不能小看漿糊,在古代,漿糊的製作也是非常精良的,配得上這樣的瓷器。”
“要先洗去麵筋,沉澱出澱粉,再用蘿卜水熬煮,熬煮的時候要加入明礬,中途加入冰片,最後加陸香粉而成。”
“這樣得到的漿糊芳香撲鼻,粘度可以用水自由調節,沒有暴性,就是乾濕兩種狀態時候的收縮性小,同時還能夠防蟲,防黴,酸堿適中,可是老大一門學問呢。”
其實古代熬製漿糊的方法遠比周至現在的科普複雜得多,比如《裝潢誌》的記錄就要用花椒湯抖入麵粉讓其慢沉,不可攪動,一夜之後攪勻,放置沉澱,如此持續數日後,在淋去花椒湯,用新水調明礬,乳香,用特殊手法熬製漿糊到煮熟,再切成塊狀加入之前的花椒原湯煮第二次,最後得到合用的漿糊。
而明代高濂的《雅尚齋尊生八箋》以及清代方以智《物理小識·卷八·裝潢法》中,添加的配料就更加複雜,而且還具備了季節性,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改變配方。
不過這些進階知識就不用在這兒顯擺了,隻講講基本科普就行。
“在古代,稀釋漿糊用的水都是從燒水的器口收集的,換成現在的話就是蒸餾水……”才說到這裡,周至突然一拍腦門:“我明白了!我想明白了!”
老王和鑒定老先生都嚇了一大跳:“明白什麼了?”
“我明白張大千《黃山遊》冊頁畫芯表麵為何如此乾淨了!”周至對於自己破解了這個謎題興奮不已:“一般的國畫裝幀完畢後都是砑光上礬,大千先生反其道而行之!《黃山遊》冊頁在裝裱完成以後,將表麵用清水刷洗過!”
“這麼搞……”老王有些不相信:“他就不怕畫芯和托紙命紙重新分離?”
“弄濕之後立刻用毛巾滾過。”周至樂得後槽牙都快要露出來了,就跟撿到了什麼大寶貝一般:“除了手法,也是他對於布頭箋和自己的漿糊有很大信心。哈哈哈,今天這趟沒白來,跟老先生聊聊,還想通了一道謎題!”
“他說的是另外一件事兒。你把東西收好吧。”老王見對麵老者一臉懵,對他說道:“東西沒問題,豆青釉蠟糊雙鬥,乾隆時期龍泉窯的。這樣的器物很少見,最難得兩個蓋子都齊整,一定要好好收藏。”,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