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零一章 吃整黃鱔的能力(2 / 2)

華虹去年隻能說一般般,甚至是「入不敷出」,因為連續三年幾條生產線的投產,改造,擴容,投入不是一般的巨大。

胡長風可以說幾乎是咬著牙堅持過來的,後麵還有周至的鼎力支持,將自身大部分盈利都投入到了張江基地的建設當中,要不然胡長風就算能力超群拔類,遇到的資金壓力也足以讓國家對他們的決定持重緩行。

現在這一關終於過去了,中國人靠自己的能力改變了存儲芯片的世界格局,雖然這一格局還沒有真正體現出來,但是從矽晶變成存儲芯片,堪稱「點砂成金」。

今年這五十個億當中,純利潤將高達小四十億!

華虹和四葉草,讓中國擁有了世界第三的存儲芯片生產企業,也當之無愧地成為國內盈利能力第一的信息技術集團。

除了周至和胡長風,這個巨大的成績,從技術層麵來講,離不開

兩個人的功勞。

桀岡富士雄,李光南。

周至不知道聯想後不後悔放棄了李光南,但是鬆下現在已經開始有些後悔放走桀岡富士雄了。

桀岡富士雄是當之無愧的閃存之父,周至為了讓他發揮出自己的全部能力,不惜花費巨資將桀岡富士雄所有科研成果、科研設備,甚至科研團隊,都全部買了下來,打包送往張江。

而舛岡富士雄也不負眾望,在拿到周至團隊研發出的浮動

在實驗室條件下,新型的閃存壽命相比過去延長了一倍,動態算法帶來的壞點規避,讓閃存空間降到出產時百分之八十的時候,依然還可以正常使用,而這個性能帶來的閃存壽命延長,比原來高了三倍。

這個算法還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進步,就是數據恢複功能,它可以讓數據受損降到最低,從而極大地保護了剩下的安全數據的恢複。

如果說舛岡是設計上的天才,那李光南就是生產轉化上的老黃牛了。

李光南在中科院的時候就提出過要搞芯片研發,雖然周至隻給了他存儲芯片研發的許諾,但是規模和產值卻是遠遠超出李光南預計的。

經過幾次長談之後,李光南的思路也被周至給扭轉了過來,與其生產高精尖的運算芯片趕英超美最後找不到運用場所束之高閣,或者隻能為幾款超算搞「定製服務」,咱們還不如降低一點要求搞存儲芯片,然後再把產能搞上去滿世界撈錢,同時鍛煉自身實力,再將賺來的錢投入到進一步的研發當中,這才是您當年提出來的學產研一條正路嘛!

思路轉變過來的李光南是非常可怕的,加上不如上一世那樣遭遇過一段時間的「學術擱置期」,翻身便以飽滿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了國產eda和asic的研發,高兼容掩膜設計文件研發當中,以及實現科研成果的具體落地,讓「洋人的生產線」吃下「國產的原材料」,立下了赫赫功勞。

對於兩人來講,這項巨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在科技上的巨大貢獻,還是一場揚眉吐氣的大勝仗,把前東家臉都抽腫的那種。

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