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又登了
“行了,喜歡就定幾個相框,等新家裝修好就掛起來。你是女主人,這些事兒你做主。我這裡還忙……”
“等等玉良……”
“怎麼?”
“我想……衝洗兩張小的出來,做成小相框,放在你我的辦公桌上。”
張芳玉說得有些小心,害怕華玉良拒絕:“我們雖然領了證,但知道的人還不多,又不準備操辦……”
“我想是不是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慢慢知道……”
“……你要是覺得不好,那就算了,掛家裡一樣的……”
“這辦法挺好。”華玉良笑道:“你弄好了再給我。”
“嗯。”
“那我先掛了?這邊還有一陣子。”
“掛吧。”
……
……
這次代表大會過後,工商局的馮長安調去了統計局,小升了一級。
老爸依舊是工商局長,而且已經又有風聲傳出,稅務、公安、工商、司法幾條線,國家開始進行管理方式調整,施行垂直管轄。
這招其實非常高明,加強扁平化,明確職權,精簡效能,減小地方乾擾,實現監督下沉。
還有一條沒公開說,提升腐敗成本——縣裡的事兒,從此光走通縣裡搞不定了。
當天晚上,周至上完晚自習回家,發現家裡罕見地來了老爸工作上的“客人”。
等到那“客人”走後,周至才問道:“爸,那誰啊?”
老媽沒好氣地說道:“工商局的張秘書,你動手術那次我打電話給他,結果工商局派不出車來,最後還是你關伯伯讓糖酒公司的五十鈴送的,你忘了?”
周至笑道:“也可能當時車的確安排出去了,畢竟晚上臨時突發,正常。”
老爸已經翻出鐵板來準備刻卷紙了:“是,我就這麼跟你媽說的,這張秘書,做得過於小心了。”
周至心中暗笑,不是過於小心,而是有人去統計局帶不走他,當然了,人家自己也不願意過去。
不過嘴上不能這麼說:“我倒是覺得不怪那張叔叔過於小心,這個事情,主要責任在老爸你。”
“哦?說說你的道理。”
“老爸你自己就是工商局秘書出身,我問你,什麼樣的秘書才是好秘書?”
“你爸就是好秘書!”老媽立刻給自己老公立FLAG:“當年老王局長任事兒不管,還不是你爸裡裡外外一手操持……”
“那現在呢?老爸給自己秘書操持的機會了嗎?”周至問道:“據我所知,老爸的材料基本都是自己動筆,這讓人家張叔叔情何以堪?”
老爸的鐵筆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
“所以我猜,真正給張叔叔機會,讓他有機會施展自己才華的,其實是馮叔叔吧?”
“爸,就算張叔叔文筆不如你,你也得讓人家來寫啊,最多幫著改改就行了。”
“就那些套路公文,帶幾次後,哪有誰不會的?”
“我覺得,能讓下屬實現自身價值的領導,才能算是真正的好領導。”
“這方麵,你反而應該向老王伯伯,馮叔叔學習。”
“原來是這道理啊……”老爸終於恍然大悟:“總算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敢情這位到現在還不知道底下人為啥要打翻天印呢。
不由得在心底暗歎一口氣,老爸這輩子,差不多也就這樣了,換了話題:“外婆呢?”
“家裡來了客人,外婆就進去先睡了。”
周至走到三姐房間,低聲問道:“外婆都睡了?”
“沒呢。”外婆在床上先說話了:“乖孫攻書回來了?”
“回來了,那外婆你接著睡,我就過來給你報個備,讓你睡踏實。”
三姐說道:“這一期的《人民文學》到了,好奇怪,上麵有個作家也叫周至,寫的也是蜀川。”
“是嗎?”周至說道:“我看看去。”
從外婆房間出來:“老爸,新一期的《人民文學》呢?”
“誒對了正要問你,你沒往《人民文學》投稿吧?”老爸問道。
“這麼可能,那是什麼門檻?”周至搖頭:“再借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啊。”
“我也這樣覺得,那篇文章筆力老辣,涵蓋的知識層麵既有深度,又有廣度。以你現在的學識,怕還達不到。”
“啥文章啊這麼牛?”
“作者跟你同名,文章借一篇遊記,闡述了農耕文明對蜀川的深遠影響,其實也是借由這個側麵,闡述了農耕文明對華夏民族的深遠意義。”
“啥?”周至趕緊翻開雜質目錄:“哈?”
“學蛤蟆呢?”老媽白了周至一樣:“可給老娘好好的啊!”
“爸,媽,這篇《望叢祠遊記》,的確是我寫的。”
“啥?”“哈?”
“這個照片也是我照的,就是池姐姐啊,你們認不出來了嗎?”
“給我看看!”老媽劈手奪過雜誌:“哎喲還真是!平時在節目裡都是盤著頭的,這頭發放下來一下沒認出來!”
“你寫的?!原稿呢?”
“這個……”周至不明白老爸為何一直執著地糾結於這個問題:“當時從旌城回來,池姐姐說要招待我們出去玩,正好有車,我想池姐姐是大主持人,去人多熱鬨的地方怕是有麻煩,就建議去了望叢祠。”
“回來路上,池姐姐就逼著要莪寫一篇遊記,我就寫了一篇交給她。”
“我也沒想到她會給我投到《人民文學》去,《人民文學》還真給登了。”
“文……文章最後引用了一首古詩……是什麼?背!”老爸聲音都在顫抖。
“岷山雪解亂雲馳,玉壘鵑聲立蜀時。許尺荊叢青望墓,近分萍水綠靈池。開江辟陸勞心死,導野催耕泣血知。殘碣於今阡陌下,邊人猶省舊王祠。老爸問的是這個?”
“啊?……啊對!那我再問你,這首詩是誰寫的?”
“我寫的啊。”
“我是問原作者是誰!”
“……?我啊?”
“……?你嗎?”
老爸瞠目結舌,瞪著周至看了半天,突然拿起電話話筒:“彆急!讓我先給你乾爹打個電話!”
……
……
第二天一早,周至才進教室開始早讀沒多久,徐老大就走了進來,一臉嚴肅:“周至,你出來。”
身邊穆如雲和身後的張辛夷,江舒意就開始擔心,肘子看樣子終於撞到徐老大槍口上了。
周至乖乖走出教室,徐有誌斟酌了一下如何措辭:“昨天的《人民文學》上,有一邊文章,算是遊記散文和曆史隨筆相結合,題材挺新穎的……你……看了嗎?”
“徐老師,那篇《望叢祠遊記》,是我寫的。”
“真是你!”徐有誌又驚又喜:“真是你寫的!”
伸手在周至肩膀上拍了一下:“怎麼都沒聽你說啊?!什麼時候投的?!”
“不是我投的,我寫完就給了池姐姐,應該是她幫我投的吧……我覺得以我的水平能上,還是僥幸因素居多……也可能省台那邊運作過……”
“更大的可能是體裁新穎,也有意義,不錯。”
徐有誌現在看這娃怎麼看怎麼順眼:“國家刊物啊,怎麼說上就上了呢……”
“還多虧了池姐姐督促,是她硬要我寫出來。”
“你這種謙虛的態度還是值得表揚的。”徐有誌繼續裝穩:“進去早讀吧,我現在去找趙校長。”
“哦。”
等到周至回到教室,江舒意先在背後小聲喊:“周至!”
周至將後背靠過去,拿著書沒轉頭:“嗯。”
江舒意將身子往前湊,聲音小得像蚊子:“徐老大叫你乾嘛?”
“沒乾嘛,他看到一篇文章,問是不是我寫的。”
鋼筆帽戳戳戳從背後傳來,這次是另一隻蚊子:“你用筆名了?”
“沒有啊。”
再次戳戳戳:“那徐老大看了名字不知道是你?”
“他怕同名同姓嘛。”
“哦,那是不是你寫的呀?”
“是。”
“周至你真太厲害了!又是《巴蜀文學》?”
“不是,這回是《人民文學》。”
“和《巴蜀文學》比哪個厲害?”
“呃……這年頭帶那兩個字的,都是最厲害的。比如……”
“人民日報?”
“不,人民……幣。”
戳戳戳再次傳來:“得意不死你!”
……
……
“這《人民文學》和《巴蜀文學》,哪個更厲害?”
“書記,這年頭帶那兩個字的,就是一等一厲害!一個是國家級刊物,一個是省級刊物,兩回事兒。”
同樣的問答,在書記辦公室也在進行。
“這文章好在哪裡?”
“書記,還記不記得幾年前的一部紀錄片,曾經引發軒然大波。”
“你是說……”
“那部紀錄片曾經斷言‘藍色文明’必將戰勝‘黃色文明’,以鮮明的反傳統文化,去華夏特征為立場,引發了廣泛而激烈的討論。”
“所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