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準備(2 / 2)

辜幼文想得要更多一些,這條路其實是非常適合這孩子的,信息工程技術和古代漢語言文學專業相結合,今後就算堅持不了興趣愛好,那在另一個專業上也不愁不能發揮,因為那也是國家急需的人才。

是人才,自然遲早會匹配相應的待遇。

不過今天周至來訪的主要目的卻不是這個,辜開來《宋史》大家,有此請教機會,豈容錯過。

剛開始周至還隻是打聽宋明時期眉山、蜀都、汴京的格局,跟著慢慢深入到官製、兵製、藝文、輿服、選舉之類。

不少問題問得辜開來都頭大,比如王安石的新法研究和剖析,以及當時的政治鬥爭,就問得非常的細致。

然後辜開來就發現這娃相當的靈透,知道那個時候的士大夫在書信,口語,章奏中所用的稱謂是三套,還和辜開來討論如果下級直呼上級為“知州”“知縣”“縣丞”,而不稱“太守”“大尹”“少尹”,算不算冒犯無禮這般細節。

還有就是物價,文科研究跨專業的極少,因此“鬥米五文”四個字,數千年來就是史家表達繁榮昌盛的標誌文字。

但是周至卻不這樣認為,覺得這種評論其實並不適合宋代,還對《唐史》和《宋史》做過糧價的研究,再結合到當代,認為糧食保持低價,不一定就能夠作為百姓生活好的證據。

無論哪個時代,百姓生活的好壞,都應該用收入減去支出之後的餘量大小,也就是家庭和社會的財富積累來作為標準,方才適合。

其實就這三個點,展開來論述的話,作為本科生畢業論文都已經算是合格課題了,這讓辜開來對周至也刮目相看。

不過感覺當然也更加奇怪,這娃啥意思?關注點怎麼都在如果置身在北宋,該如何與各色人等交往,學習,生活和工作上頭?

很多問題都如同天馬行空,比如那個職官的口語稱謂,是辜開來以前都沒有想到的,尤其是中下級的官員,基本都不是曆史大佬們關注的焦點,現在被周至提出來,就連辜開來都感到頗為有趣。

“大尹”“少尹”這樣的稱謂在明清幾乎就是定製,但是在宋代是否也是如此,就跟“大人”一詞一樣那也兩說,需要認真討論。

最終經過討論,辜開來找出了幾個例子,認為下級和平民稱縣官做“邑宰”,“縣尹”;上級對縣官稱“長吏”,“長民”,“百裡”,都比較合適。

稱“知州”為“太守”,在宋人筆記裡倒是有論述,且歐陽修為彆人做文章,裡邊用了太守稱謂,還被好朋友指出來不嚴謹——這說法口語用沒問題,落到墓誌銘之類的東西上,還是得用正式稱謂。

歐陽修當時也從善如流。

這些細微差彆,在對這方麵特彆較真,隻喜歡將事情搞得複複雜雜的宋人那裡,肯定是要體現出來的。

這是把專家也給帶溝裡去了,兩個人美美地YY了一晚上,討論得賊認真,過了一回穿越為古人的乾癮。

對於創作宋代穿越來說,這一晚的收獲可謂巨大,也基本定下了創作基調,那就是“體近當時現實”。

這是主人公真的穿越到了那個社會裡邊的真實生活,見到的販夫走卒,歌姬優伶,官員將相,君王後妃,都有他們當時真實的生活環境和語言背景,而不是主人公和一群現代人一起,披著古裝在戲台上表演一出古代話劇。

這是傳統文學的創作模式,僅這層立意,就已經比周至前一世那本“草就章”的格調高了很多。

而相應的,裡肯定就會出現很多對於現代讀者來說非常生僻的東西,上一世周至都是一筆帶過。

現在時間充裕,周至準備將那些小知識小故事的出處都給一一標注出來,作為章節底下的“凡例”,供讀者爸爸們自行吸收。

這無疑會讓這部增加很多的樂趣,同時也相當於一本“宋史科普”。

畢竟高考古文部分,在今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宋代史料都是重要的“題庫”,而書中的這段曆史,又是重點中的重點,一不小心就會打中幾道。

書裡還有不少男主人公的古文分析,思想剖析,詩詞酬和,文章著述的情節。

能夠將全書通讀完畢,那高考古文部分,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大問題。

加上這些,這部四百八十萬字將遠遠打不住,起碼也得再增加三十萬字,引用的文獻將超過兩百五十本。

不過周至認為自己這麼辛苦一點,是值得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