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七章 拖欠(1 / 2)

“那就一家推舉一人,正好單數,有事兒舉手投票也不至於打平。”大姑說道,她的性格永遠是低聲細氣文質彬彬,隻有一個地方是例外,就是這小院兒:“還有就是得推個領頭的,這事兒我覺得該我們老姐姐來。”

“那必須是何師姐。”劉姨也說道:“何師姐當年可是省代表,咱這大院兒裡的工友,誰不是她一手帶出來的?省裡領導都說了,何師姐是帶出能手的能手!”

這就能夠看出現在的人依舊保留著純樸,三觀還沒有被物欲衝擊的七零八落,何二嬢憑借自己當年在棉紗廠積攢的人品和威望,在大院一乾師弟師妹們心目當中,依舊還是帶領他們的最佳人選。

“哎喲我不行,我乾不來這個了。”何二嬢連連擺手:“我現在就是大家的拖累,你看剛剛說這事兒,就是我拖累了遠江。”

“老姐姐你可彆這麼說。”大姑趕緊說道:“當年要不是你天天去廠食堂要米湯,遠江現在還有沒有都兩說呢。”

當年大姑還不是棉紗廠的職工,年齡也還不夠,上麵父母雙亡,下麵還有一個妹妹一個弟弟。

是何二嬢看著實在不是事兒,仗著自己勞動代表的身份,找了幾次廠裡,又答應承擔一切責任後果,才把大姑兩姊妹安排進了棉紗廠。

後來二姑出師後有機會就去了渝州毛紡廠,在那裡開枝散葉,渝州表哥也在毛紡廠,當渝州物資緊俏的時候,是老爸在夾川幫忙買的彩電,趙大嬢做西服的手藝,也是表哥從渝州帶上來的。

最重要的就是棉紡廠的米湯,米湯加紅薯,還有何二嬢一半的口糧,養活了當時年紀還很小的老爸。

話題到這裡就轉入了憶苦思甜階段,大家對何二嬢當管委會會長一事兒都不再討論,似乎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說起當年的苦日子,大姑一家那就是這大院兒裡的典型,說起老爸十二歲頭發就白了一半,說起六歲就端著盆子去河壩下頭打水,用撮箕撈小魚仔烤乾拌鹽吃。

老爸端起酒杯笑道:“過去的苦日子就不說它了,那個時候領袖身上都浮腫,全國到處都一樣。”

“不過到底是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日子已經越來越好了,接下來,隻會更好。”

周至並不擔心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大變數和壞影響,無論將來如何,現在可謂是房地產最便宜的時候,將來房價打著滾地往上翻的時候,大家隻會對老爸今天的倡議感激不儘。

操作想來也不難,現在正是老爸他們這一代年富力強的時候,城建局,設計院,包工頭,水、電、氣……方方麵麵換做一般人來辦會覺得煩難,但是在老爸他們那裡,就是相對簡單的事情了。

這就是那種周末早上想要出個門吃個豆花飯,走幾步就會遇到老熟人聊三兩分鐘,走幾步就會遇到老熟人聊三兩分鐘,明明就五六分鐘的路,愣是能夠走出半個小時小縣城人脈。

周至更加感興趣的是老爸對這事兒的上心程度和尋找集資戶的信心。

大姑家的年飯是兩頓,吃過飯大家就坐著聊閒龍門陣,老爸因為提議集資建樓的事兒給大夥兒逮著多喝了一台,稍微有些過量了。

老爸的酒品就類似劉大川,喝到了就睡,將老爸送到大姑床上睡下後,周至陪著饒有興致的老媽巡視這院子的後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