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來龍去脈,承載了華夏一族‘主流思維’的發展變化曆程,成為華夏曆史觀、道德觀、價值觀的載體,也就標識了我華夏文明的基本基因。”
“它還催發出了兩大類華夏文明的美學——文學藝術和書法藝術。”
“其中文學藝術,除了可以模擬出全世界所有文學藝術裡的所有形式,還有獨有的,讓其它民族的文學藝術無法複刻的藝術形式——古典詩歌。”
“而書法藝術,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更是徹徹底底的獨一無二。”
“除了文字,音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卻長期被忽略的研究部分,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於生僻了。”
“但是其實很多學問,大多數人卻是天天都在用著,隻是都不自知罷了。”
“比如我們中國為什麼叫中國?首先我們要研究這個中字何來。”
“中字的一豎,其實是根旗杆,而中間的方框,則是一麵處於無風狀態的吊旗。”
“甲骨文裡,這麵大旗上下,還各有數根曲線,表示旗旒。”
“因此中字的本意,是‘測風之旗’,當無風的時候,旗旒不會飄向任何方向,吊旗也剛好對稱懸掛於旗杆之上,這個沒有任何方向概念的狀態,就是——‘中’。”
“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成周地區,而外麵旗旒會飄向的四個方向都有少數民族。”
“故而周人認為他們是居住在天地的中心位置,居天地之中者,是為中國,居天地之偏者,即外麵四個方向的少數民族,則稱‘四夷’。”
“隨著民族融合和曆史發展,華夏一族包含的民族越來越多,控製的疆域越來越大,最終中國,也就成了所有信奉和創造這個文明的所有民族,對於自己共建的國家的稱呼。”
“這些東西,不重要嗎?讓每個中國人知道其稱呼的來曆,沒有意義嗎?力所能及的科普一下,沒必要嗎?”
“現在就有個好機會啊!”要是周至引導到這兒,劉副主任還不明白的話,那他這個副主任也算是白當了:“這可不光光是文化知識的科普,這還有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啊。”
“對!”池薛荔也開始敲邊鼓:“另外還可以擴大宣傳和影響,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門學問的重要性,才有更多的人才願意投身進來。”
“其實老劉和薛荔說得都有道理。”乾爹是體製內的人,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說得隻是技能,卻沒有主觀目的。”
“提供服務,獲取報酬,這是理所當然,絕大多數人,也考慮不到‘為誰提供服務’那一層去。”
“現在社會上已經有了許多的亂象,比如‘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係統性文化自卑,比如‘拿手術刀不如拿切菜刀,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腦體收入倒掛,都需要從思想層麵去解決。”
“這些問題不可能隨著師公,師父的一次科普,一次倡導就消失,但是能夠數代人不計名利,皓首窮經,為民族精神文明的傳承持之以恒地努力,你們已經有了科普和倡導的資格。”